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預測2018年走勢,SUV市場持續看漲,轎車市場仍值得投入

近幾日, 國內一些車企公佈了2017年的銷量表現, 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國內汽車市場正式步入緩增長(預計增速3.5%)的市場環境下, 對取得增長表現的車企自然可以為其鼓個掌, 至於表現下滑者車業雜談則無從關心了。 而2018年已至, 不如透過2017年的銷量資料來看看今後的市場走勢, 寄希望于未來。

從以上已公佈2017年銷量的幾家車企來看, 除吉利汽車外, 其餘增長均較緩或下滑, 總體符合市場大趨勢。 再從各車企的銷量結構看, 三大合資品牌巨頭均以轎車市場為主, 銷量占比遠高於SUV、MPV的比重;中國品牌則不同, 儘管吉利汽車的轎車銷量占比幾乎與SUV銷量持平, 在中國品牌中獨一無二, 但考慮到吉利汽車只是在近兩年才頻繁推出SUV新品(博越、帝豪GS等), 所以也仍契合了SUV對中國品牌貢獻大的共性。 那麼, 2018年將如何呢?

市場及供給層面:2018年國內SUV市場銷量將持續走高,

但轎車市場依然值得投入。

在過去的2017年, 國內轎車市場總銷量預計約為1200萬輛左右, 有超過240個車型在售, 單車型的平均月銷量約為3935輛;同期國內SUV市場總銷量約為1000萬輛, 有200個左右車型在售, 單車型的平均月銷量約為4130輛。

目前來看, 國內轎車市場各級別車型種類較齊全, 市場容量與競爭格局接近穩定, 可以說市場發展幾近成熟。 相比之下, 國內SUV市場的總銷量不如轎車市場, 且仍有較高的增速(15%左右);車型數量較少, 單車型的平均月銷量較高, 競爭可謂不夠充分。 所以, 若參考轎車市場的發展歷程看, 國內SUV市場仍應有較高的增長空間。

而據車業雜談瞭解, 國內一些車企(包括合資車企)對SUV市場也同樣看好, 並有相應的新車計畫。 事實上, 從目前已知的車企新車計畫來看, 也可印證這一判斷。 比如, 一汽-大眾有望在今年推出懸掛大眾標的首款SUV, 打破無SUV車型局面;一汽豐田則繼續加碼SUV市場;中國品牌繼續強化SUV市場的則不勝枚舉。

但即便如此, 轎車市場亦值得投入。 三大合資品牌巨頭在2017年依然憑藉轎車市場實現了年銷200萬輛的突破, 且從目前公佈的資訊來看, 這三家車企2018年的產品線也仍是以轎車產品為主, 比如上汽通用別克在2017年底陸續上市了多款轎車新品。 幾乎可以預料, 三大合資品牌巨頭在2018年的轎車比重仍占大頭;側面印證了轎車市場的機會。

另外, 吉利汽車的轎車與SUV並重的產品策略收穫成功, 也證明中國品牌也不應忽視在轎車市場的耕耘。 而隨著長安睿騁CC、上汽名爵6、榮威i6的上市, 有綜合實力的中國品牌或將迎來新一輪的轎車升級潮。 當然, 合資品牌在轎車市場地位穩固, 中國品牌強化轎車市場的難度自然大於在SUV市場的努力。 若從短期經營的角度看, 中國品牌車企著力SUV市場的效率自然要高一些;但從轎車市場容量、車企長遠發展的角度看, 轎車市場無疑值得中國品牌繼續投入。

消費需求層面:偏好SUV的需求仍高漲,會有消費者在轎車與SUV間做出理性選擇。

在近段時間,筆者身邊的一些朋友在買車時,不少會優先考慮SUV車型;而據車業雜談對部分車企的使用者需求研究的瞭解看,其調查樣本中也同樣有較大比例的潛在消費者會優先考慮SUV車型。所以,基本可以判斷,偏好SUV的需求在2018年仍然會高漲。

誠然,SUV以其相對高大威猛的車身設計能契合國內消費者對大為美的偏好,進一步迎合其面子上的心理需求;相對高一點的離地間隙,則提供更好的通過性;相對高而開闊的駕乘視野,則提供一些優越感……但消費者也必須要知道,目前多數SUV的通過性實際並不突出,且隨著城市化進程及村村通的落實,多數路況已較好,多數SUV那一點點通過性優勢,其實並不太重要。另外,有人往往認為SUV的空間要好於轎車,但以同級別車型而言,轎車的駕乘空間並不弱於SUV,且三廂車的後備箱空間也較大。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SUV被賦予了太高的溢價;通俗來說,若同為緊湊型車,相同、相當品牌的緊湊型SUV的價格絕大多數比緊湊型轎車高。與此同時,轎車擁有的舒適性、駕駛感也多數好於SUV;至於安全性,若非追尾碰撞,轎車的行駛穩定性往往要好於SUV。

車業雜談認為,當SUV的“跟風”消費褪去,需求回歸理性後,SUV與轎車的需求應走向平衡才是;或者產品形態改變,兼顧需求的新車型出現。

如前所述,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市場將大概率進行結構化轉變,或是產品品質升級、功能升級,或是細分市場此消彼長。總體來看,2018年的SUV市場會持續走高,市場銷量將大概率持平轎車市場。

消費需求層面:偏好SUV的需求仍高漲,會有消費者在轎車與SUV間做出理性選擇。

在近段時間,筆者身邊的一些朋友在買車時,不少會優先考慮SUV車型;而據車業雜談對部分車企的使用者需求研究的瞭解看,其調查樣本中也同樣有較大比例的潛在消費者會優先考慮SUV車型。所以,基本可以判斷,偏好SUV的需求在2018年仍然會高漲。

誠然,SUV以其相對高大威猛的車身設計能契合國內消費者對大為美的偏好,進一步迎合其面子上的心理需求;相對高一點的離地間隙,則提供更好的通過性;相對高而開闊的駕乘視野,則提供一些優越感……但消費者也必須要知道,目前多數SUV的通過性實際並不突出,且隨著城市化進程及村村通的落實,多數路況已較好,多數SUV那一點點通過性優勢,其實並不太重要。另外,有人往往認為SUV的空間要好於轎車,但以同級別車型而言,轎車的駕乘空間並不弱於SUV,且三廂車的後備箱空間也較大。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SUV被賦予了太高的溢價;通俗來說,若同為緊湊型車,相同、相當品牌的緊湊型SUV的價格絕大多數比緊湊型轎車高。與此同時,轎車擁有的舒適性、駕駛感也多數好於SUV;至於安全性,若非追尾碰撞,轎車的行駛穩定性往往要好於SUV。

車業雜談認為,當SUV的“跟風”消費褪去,需求回歸理性後,SUV與轎車的需求應走向平衡才是;或者產品形態改變,兼顧需求的新車型出現。

如前所述,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市場將大概率進行結構化轉變,或是產品品質升級、功能升級,或是細分市場此消彼長。總體來看,2018年的SUV市場會持續走高,市場銷量將大概率持平轎車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