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打商戰,搞市場經濟,確定你不是穿越過去的?

管仲很著名的一個故事, 奠定了他商戰鼻祖的地位。 齊桓公想要稱霸, 但魯國、梁國發展迅速, 對霸主齊國構成威脅, 怎麼辦呢?齊桓公小白就問管相公, 有什麼辦法搞定這兩個國家?他想打仗又怕破了鄰國, 傷了自己, 還會丟掉與另外大國之間的緩衝地帶。

管相公知道小白的心思, 說:“魯、梁的老百姓擅長織絲。 請您和貴族們帶頭穿縞(是一種細白的生絹, 生產地主要集中在魯國曲阜)的衣物, 號召齊國內的有錢的人家都去穿進口的縞衣, 而且要限制國內工業不准生產。 如此一來魯、梁地主肯定放棄農事, 讓農戶產絲做縞衣。 ”

齊桓公按計行事, 一時間全國流行穿縞衣, 縞在齊國價格大漲, 國家也開始介入採購。 魯縞供不應求, 魯國百姓見織縞有利可圖, 便主動放棄了農事, 一窩蜂的織起縞來。

管仲又向魯、梁的商人說:“你們給我販來縞一千匹, 我給你們三百斤黃金, 販來萬匹, 給三千斤黃金。 ”一下就吸引了魯、梁二國的商人都把縞運到齊國賣高價獲取利潤。 魯、梁兩國財政收入大漲, 僅從商人處收稅就能滿足國庫開支。

兩國國君心裡暗喜, 紛紛鼓勵國民產縞, 一時間兩國貴族生活富足無比。 這樣一來, 更加催化了魯國的織縞熱情。 魯國百姓見錢眼開, 魯莊公也貪圖賦稅, 放任全國全力織縞, 不再種糧食。 於是, 魯國上下呈現出一片“家家紡機響, 戶戶織縞忙”的紡織狂潮。 如此一來, 魯國原本肥沃的田地都荒蕪了。

13個月後, 管仲派人到魯、梁國考察。 發現魯、梁國制縞業繁榮, 大批大批的車輛在不斷運輸出口到齊國的縞。 管仲說:“可以收網幹掉這兩個國家了!”齊桓公大喜, 忙問怎麼做?管仲說:“我們貴族改穿帛衣(另外一種工藝的絲織品), 全國不得穿縞, 封閉商道海關, 嚴禁與魯、梁國通商!”齊桓公答應照辦。

10個月後管仲派人調查, 魯、梁兩國農業已衰敗, 織縞又賣不掉, 賦稅絕收, 兩國老百姓陷入失業後的貧困中, 並普遍缺糧。 兩國君只好令百姓返農。 但為時已晚, 糧食不能在幾個月內就恢復生產, 饑餓的人民把種子也吃掉了, 陷入惡性循環。

於是,魯、梁穀價暴漲,魯、梁的百姓從齊國買糧每石要花上千錢,而齊國的糧價每石才十錢。24個月後,魯、梁國的百姓紛紛逃荒往齊國,十室六空,民間產業也被齊國商人壟斷。3年後,魯、梁國成為齊國的軍事附庸和經濟殖民地,被迫屈服于了齊國。

於是,魯、梁穀價暴漲,魯、梁的百姓從齊國買糧每石要花上千錢,而齊國的糧價每石才十錢。24個月後,魯、梁國的百姓紛紛逃荒往齊國,十室六空,民間產業也被齊國商人壟斷。3年後,魯、梁國成為齊國的軍事附庸和經濟殖民地,被迫屈服于了齊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