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火鍋、缽缽雞和串串這些川味有什麼區別?

天寒地凍, 對於上班狗來說, 要是下班後能來頓熱騰騰的辣鍋, 真的是最爽不過了~因為不僅能驅趕冬日的寒氣, 還能發洩一下負面情緒, 尤其是辣得冒煙兒那種。

說到辣鍋, 大家能想到的滿滿都是川渝地區的美食, 如川渝火鍋、缽缽雞、串串、麻辣燙、冒菜……“這些美食雖然有各自的名字, 但在印象裡, 它們都長一個樣兒。 OMG!難道這不是一回事?”

缽缽雞

缽缽雞是川渝地區的一種傳統美食, 來自於樂山民間。 我們通常能吃到的缽缽雞, 都是一串串的樣子, 雞肉卻很少。 如果你因此就認為,缽缽雞就是串串,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正宗的樂山缽缽雞裡, 是以雞肉為主的。 缽缽裡裝著紅油辣湯底, 湯底裡裝著一塊一塊的雞肉↓

而我們常吃到的缽缽雞,

實際上是改良版的, 原理很簡單—吃完缽缽裡的雞肉, 湯底不好浪費, 就放串串到裡頭繼續涮著吃。

久而久之, 缽缽雞就演變成了現在這樣子, 有好多串串, 以致於讓許多人以為缽缽雞就是串串。

川渝火鍋

火鍋的派系有很多, 比如北派火鍋之刷羊肉、南派火鍋之潮汕牛肉鍋等等……但一提到吃辣鍋, 通常指的都是川渝火鍋, 以麻辣鮮香著稱。

據說, 川渝火鍋發源于重慶的碼頭邊, 因為住在碼頭邊上的老百姓很貧窮。 他們為了簡單填飽肚子, 就用木柴簡易搭個爐灶, 再隨便找個鐵鍋放上去煮。 鐵鍋裡放著土產辣椒、自家產的牛油等等, 待水開了後, 再把很多不值錢的食材扔進鍋裡涮, 如毛肚、雞腸子、鴨血……

這樣的火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 但火鍋的底料是非常有講究的, 正宗的川渝火鍋一般是用天然的牛油, 以及當地特產的辣椒、麻椒、花椒作為底料。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了,火鍋的食材變得更豐富,有雞肉、鴨肉、羊肉、豆腐、牛肉、蝦滑、各種蔬菜……

吃火鍋的蘸料也豐富多樣,有麻油、蔥花、芝麻、老抽、生抽、辣椒油等等,一般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配就好。

冷串串

冷串串,顧名思義,就是冷的串串。首先用竹簽把食物串好,等涮煮熟透之後,再晾涼,最後放到一個裝有湯底的鍋裡,而湯底也是涼的。

熱串串

熱串串是冷串串的反義詞,串有食物的串串是熱的,底料也是熱的。

一般來說,冷串串和熱串串的底料,都沒有火鍋的底料豐富。吃冷串串和熱串串時,也不需要另外過多蘸料,泡過底料後就可以吃。

串串

串串與火鍋尤其相似,連鍋底也大同小異。其實我們平常去吃的串串,就是串串火鍋。只不過,食材先是用竹簽串好,再放進鍋裡煮,故名叫“串串”。

在飯館裡吃串串的時候,一般是按竹簽的數量算帳。不像在飯館裡吃火鍋,食材是按份數算帳。個人覺得,吃串串比吃單純的川渝火鍋要來的舒暢,不用撈來撈去,把串燙熟後直接開擼~

吃串串的蘸料一般都是“幹碟”,地道的幹碟是種很天然的食物,主要是用辣椒面,再混以一些鹽。

幹碟口感好,也辣得赤裸裸,一般人受不了。吃的時候,單一幹碟即可,當然,也可以到醬料台加一些蔥末蒜末香菜末等提味。

麻辣燙

嗯,說到麻辣燙,我們平常能吃到的一般是長這個這樣子的。

哦不,正宗的川渝麻辣燙絕對不是上圖的模樣。而上圖的麻辣燙應該屬於東北菜系,類似於大鍋亂燉(我猜的)。我採訪過很多川渝地區的老百姓,上圖的麻辣燙在他們眼裡看來,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

而正宗的川渝麻辣燙是這個樣子的。

簡單來說,在川渝地區,麻辣燙=串串火鍋,只是兩種不同的叫法罷了。所以你下次要長記性了,如果再被四川人喊去吃麻辣燙,別誤會,他不是帶你去吃大鍋亂燉,而是吃串串火鍋。

冒菜

俗話說,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冒菜確實像火鍋那樣需要燙著吃,但又不是邊吃邊燙。是這樣子的,在一個大鍋裡頭,湯底沸騰著,再在鍋邊掛著許多竹簍子,把要吃的菜放到每個竹簍子裡燙熟。

食材被燙熟後,就直接拿起竹簍子,把竹簍裡的菜倒入碗裡裝著,再倒入些湯底。一份冒菜裡會有出現豆皮、培根、花菜、土豆、粉條、豆腐、娃娃菜、牛肉丸、蘑菇……

冒菜和著米飯一起吃,這種感覺不是麻辣燙能給的~

是不是感覺看我說了這麼多,你對川渝火鍋、串串、冷串串、熱串串、缽缽雞、麻辣燙、冒菜仍然界限模糊??

既然你都區分不了,那就一樣一樣吃起來!!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了,火鍋的食材變得更豐富,有雞肉、鴨肉、羊肉、豆腐、牛肉、蝦滑、各種蔬菜……

吃火鍋的蘸料也豐富多樣,有麻油、蔥花、芝麻、老抽、生抽、辣椒油等等,一般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配就好。

冷串串

冷串串,顧名思義,就是冷的串串。首先用竹簽把食物串好,等涮煮熟透之後,再晾涼,最後放到一個裝有湯底的鍋裡,而湯底也是涼的。

熱串串

熱串串是冷串串的反義詞,串有食物的串串是熱的,底料也是熱的。

一般來說,冷串串和熱串串的底料,都沒有火鍋的底料豐富。吃冷串串和熱串串時,也不需要另外過多蘸料,泡過底料後就可以吃。

串串

串串與火鍋尤其相似,連鍋底也大同小異。其實我們平常去吃的串串,就是串串火鍋。只不過,食材先是用竹簽串好,再放進鍋裡煮,故名叫“串串”。

在飯館裡吃串串的時候,一般是按竹簽的數量算帳。不像在飯館裡吃火鍋,食材是按份數算帳。個人覺得,吃串串比吃單純的川渝火鍋要來的舒暢,不用撈來撈去,把串燙熟後直接開擼~

吃串串的蘸料一般都是“幹碟”,地道的幹碟是種很天然的食物,主要是用辣椒面,再混以一些鹽。

幹碟口感好,也辣得赤裸裸,一般人受不了。吃的時候,單一幹碟即可,當然,也可以到醬料台加一些蔥末蒜末香菜末等提味。

麻辣燙

嗯,說到麻辣燙,我們平常能吃到的一般是長這個這樣子的。

哦不,正宗的川渝麻辣燙絕對不是上圖的模樣。而上圖的麻辣燙應該屬於東北菜系,類似於大鍋亂燉(我猜的)。我採訪過很多川渝地區的老百姓,上圖的麻辣燙在他們眼裡看來,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

而正宗的川渝麻辣燙是這個樣子的。

簡單來說,在川渝地區,麻辣燙=串串火鍋,只是兩種不同的叫法罷了。所以你下次要長記性了,如果再被四川人喊去吃麻辣燙,別誤會,他不是帶你去吃大鍋亂燉,而是吃串串火鍋。

冒菜

俗話說,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冒菜確實像火鍋那樣需要燙著吃,但又不是邊吃邊燙。是這樣子的,在一個大鍋裡頭,湯底沸騰著,再在鍋邊掛著許多竹簍子,把要吃的菜放到每個竹簍子裡燙熟。

食材被燙熟後,就直接拿起竹簍子,把竹簍裡的菜倒入碗裡裝著,再倒入些湯底。一份冒菜裡會有出現豆皮、培根、花菜、土豆、粉條、豆腐、娃娃菜、牛肉丸、蘑菇……

冒菜和著米飯一起吃,這種感覺不是麻辣燙能給的~

是不是感覺看我說了這麼多,你對川渝火鍋、串串、冷串串、熱串串、缽缽雞、麻辣燙、冒菜仍然界限模糊??

既然你都區分不了,那就一樣一樣吃起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