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史上最大中控屏無後視鏡、人臉識別,拜騰說這輛車明年就量產賣你

在車內搭載一個長 1.25 米, 高 25 釐米的 50 吋超級「中控大屏」或者說是超大「儀錶盤」究竟是一個什麼感受?

我們也許能在很多概念車上看到這樣的巨大螢幕, 但這是第一次有「新造車」廠商希望將它落地, 並且規模化和量產化, 這一個動作不僅為它帶來了很多支持者, 也同樣帶來了很多難題和非議。

它就是「BYTON 拜騰」汽車, 今天在美國 CES 他們發佈了拜騰首款電動 SIV 概念車。 不得不說, 雖說是概念車, 但拜騰將會把其中很多看似是前沿技術真正的第一次「量產」。

發佈會一開始拜騰一直在強調, 「不希望車內的時間被浪費,

既然不能, 就把它最大化的變成娛樂化的時間。 」

被「隱藏」的科技

BYTON Concept 是一輛豪華智慧中型「SIV」, 其外觀設計延續了 SUV 硬朗的風格和鮮明的車身比例。 整體車身長 4.85 米, 寬 1.96 米, 高 1.65 米, 軸距長 2.945 米, 並配備了 22 英寸的超大輪轂。

不得不說一出場, 拜騰的外觀非常驚豔, 而且在「新造車勢力」中也算是極具特點和辨識度,

不過需要期待的是 2019 年真正量產的產品會不會完全延續這樣的外觀?

在車輛兩側的 B 柱上, 分別精緻的嵌入了三顆臉部識別攝像頭, 用於人臉識別。 更重要的是傳統的後視鏡也被側方後視攝像頭所取代, 而且發佈會上,

畢福康博士還強調說這個也會像智慧大屏一樣的真正「量產」。 所以其實這輛車非常的驚豔, 但你要以冷靜的視角去看待, 畢竟它還是一輛「概念車」, 真正會量產的部分才是值得關注的關鍵。

BYTON Concept 對於新增的科技元素做了一些精心的佈置和巧妙的隱藏處理,

它還採用了隱藏式門把手, 隱藏式車頂天線等設計, 整體風格簡潔。

「激進」的電子內飾

平坦的車內地板, 沒有傳統的前排中部擋位, 利用電動汽車的結構優勢, BYTON Concept 實現了內部空間的最大化。

取代了傳統中控台的超大共用全面屏(Shared Experience Display)、駕駛員觸控屏(Driver Tablet)以及後排娛樂系統的兩塊顯示幕, 都在為車內娛樂做好了準備。

當然, 現場 BYTON 拜騰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戴雷也反復強調, 大屏是會自動根據環境光照的變化來調整明暗度, 確保不會令駕駛員分心, 或影響視線。

除了這 4 塊螢幕,還有一個特別的「量產」是前排座椅的設計,他們可以各自向內旋轉 12 度,更方便車內乘客聊天、互動、甚至進行辦公會議。

媲美科幻的「人車交互」

「BYTON 的核心亮點之一是全新的使用者介面;正如手機行業從傳統到智慧的改變一樣,全新的使用者介面也將在出行領域開啟一個新的世紀。」畢福康博士說。

BYTON Concept 採用了感應進入(BYTON Intuitive Access)。鑲嵌在 B 柱上的臉部識別攝像頭可識別使用者資訊,開啟車門,還能根據使用者專屬 ID 的使用記錄進行座椅角度以及資訊娛樂內容等方面的個性化調節。用戶無論進入哪一輛 BYTON 拜騰,其資料都可以從雲端下載到車輛上,讓用戶感覺像在自己的車中。

BYTON Concept 還使用了業界領先的手勢控制技術,在車內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用手勢控制大屏,這是和國內的一家公司 uSens 淩感合作開發的。

除此之外,BYTON 的「駕駛員觸控屏」,讓駕駛員在觸手可及之處即可方便控制共用全面屏以及導航、座椅調節等功能。觸控式螢幕兩側還整合了擋位鍵等全車僅有的幾個物理按鈕。

與亞馬遜合作,BYTON Concept 將 Alexa 語音助手整合到車內語音控制系統中。BYTON 拜騰的互聯硬體為 5G 通信時代的到來做好了準備,車頂隱藏式天線可支援最高 10Gbit/s 的資料傳輸速度,是目前普通家庭頻寬的幾百倍。

具備機器學習能力的 BYTON 智慧閘道是其核心技術之一,能夠即時跟蹤車內狀況,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和威脅,並採取應對措施。

緩解「里程焦慮」?

除了科技感,BYTON 拜騰也在「致力於打造安全、高品質、買得起的電動車。」

BYTON 拜騰未來的量產車將提供兩個版本的電池和續航選擇:後驅版本採用 71kwh 的電池組,續航為 400 公里;四驅版本採用 95kwh 的電池組,續航可達 520 公里。在快充模式下,30 分鐘可充滿 80% 的電量。

動力方面也會提供兩個版本:200kW(扭矩 400NM)的後驅單電機,以及 350kW(扭矩 710NM)的前後雙電機組合。

基於此概念車打造的量產版本將於 2019 年底在 BYTON 拜騰位於中國南京的工廠正式投產,並交付消費者。起步價格將在 30 萬元人民幣(4.5 萬美元)左右。

BYTON 拜騰採用了專為電動車設計的全新平臺,除了第一款 SUV 之外,未來還將基於同一平臺設計和生產轎車及 MPV。首款 SUV 將在 2019 年上市,轎車和 MPV 預計在 2021 年和 2022 年推向市場。目標市場包括中國、美國和歐洲。

根據計畫,2019 年 BYTON 拜騰的首款量產車將具備 L3 級別的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技術。與此同時,車輛平臺也已經為未來感測器和攝像頭的升級做好了準備,配合軟體的升級,2020 年以後可實現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與矽谷一家自動駕駛公司合作的消息將在一個月後公佈。

「拜騰」無疑在這一波新的造車浪潮中屬於後來者,2019 年才投產的這款車也無益成為了「新造車」運動中的第二梯隊,在第一梯隊搶佔市場之後,留給「拜騰」的機會還有多少?

面對這樣的問題,戴雷博士表示第一梯隊的造車企業也同樣能給「拜騰」帶來很豐富的經驗,讓他們可以及時總結問題。

另一方面,作為「新造車」中的第二梯隊,拜騰的設計可以更加「激進」或者說更加具有「未來感」,更可以實現更多「概念」的量產化,因為留給他們的時間還相對很多。對於這輛非常「量產」的概念車,拜騰確實抓走了所有人的眼球,但對於「定義」相對「遙遠」的產品,接下來考驗拜騰的則是它真正的遠見和量產能力。

關於 FMC 品牌「拜騰」

由和諧富騰孵化的 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 Ltd.(以下簡稱 FMC)曾在上海正式公佈品牌英文名 BYTON 和中文名「拜騰」。

FMC 創立於 2016 年 3 月,是一家新興的電動汽車創業公司,力求「塑造植根中國、佈局全球的高端品牌。」

目前在全球共有員工總數近 200 人,FMC 的全球運營總部、智慧製造基地及研發中心設在中國南京,在德國慕尼克設立了產品概念及設計中心,在美國矽谷設有負責使用者介面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的研發中心。

2017 年 9 月 8 日,FMC 智慧電動汽車產業園將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已被列為江蘇省重大項目,獲得了江蘇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專案總投資 110.7 億元,規劃年產能 30 萬台,一期規劃產能 10 萬台,計畫於 2019 年竣工投產。而關於生產資質,戴雷博士表示之後將自己申請,目前 15 台測試車已經在準備之中。

除了這 4 塊螢幕,還有一個特別的「量產」是前排座椅的設計,他們可以各自向內旋轉 12 度,更方便車內乘客聊天、互動、甚至進行辦公會議。

媲美科幻的「人車交互」

「BYTON 的核心亮點之一是全新的使用者介面;正如手機行業從傳統到智慧的改變一樣,全新的使用者介面也將在出行領域開啟一個新的世紀。」畢福康博士說。

BYTON Concept 採用了感應進入(BYTON Intuitive Access)。鑲嵌在 B 柱上的臉部識別攝像頭可識別使用者資訊,開啟車門,還能根據使用者專屬 ID 的使用記錄進行座椅角度以及資訊娛樂內容等方面的個性化調節。用戶無論進入哪一輛 BYTON 拜騰,其資料都可以從雲端下載到車輛上,讓用戶感覺像在自己的車中。

BYTON Concept 還使用了業界領先的手勢控制技術,在車內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用手勢控制大屏,這是和國內的一家公司 uSens 淩感合作開發的。

除此之外,BYTON 的「駕駛員觸控屏」,讓駕駛員在觸手可及之處即可方便控制共用全面屏以及導航、座椅調節等功能。觸控式螢幕兩側還整合了擋位鍵等全車僅有的幾個物理按鈕。

與亞馬遜合作,BYTON Concept 將 Alexa 語音助手整合到車內語音控制系統中。BYTON 拜騰的互聯硬體為 5G 通信時代的到來做好了準備,車頂隱藏式天線可支援最高 10Gbit/s 的資料傳輸速度,是目前普通家庭頻寬的幾百倍。

具備機器學習能力的 BYTON 智慧閘道是其核心技術之一,能夠即時跟蹤車內狀況,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和威脅,並採取應對措施。

緩解「里程焦慮」?

除了科技感,BYTON 拜騰也在「致力於打造安全、高品質、買得起的電動車。」

BYTON 拜騰未來的量產車將提供兩個版本的電池和續航選擇:後驅版本採用 71kwh 的電池組,續航為 400 公里;四驅版本採用 95kwh 的電池組,續航可達 520 公里。在快充模式下,30 分鐘可充滿 80% 的電量。

動力方面也會提供兩個版本:200kW(扭矩 400NM)的後驅單電機,以及 350kW(扭矩 710NM)的前後雙電機組合。

基於此概念車打造的量產版本將於 2019 年底在 BYTON 拜騰位於中國南京的工廠正式投產,並交付消費者。起步價格將在 30 萬元人民幣(4.5 萬美元)左右。

BYTON 拜騰採用了專為電動車設計的全新平臺,除了第一款 SUV 之外,未來還將基於同一平臺設計和生產轎車及 MPV。首款 SUV 將在 2019 年上市,轎車和 MPV 預計在 2021 年和 2022 年推向市場。目標市場包括中國、美國和歐洲。

根據計畫,2019 年 BYTON 拜騰的首款量產車將具備 L3 級別的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技術。與此同時,車輛平臺也已經為未來感測器和攝像頭的升級做好了準備,配合軟體的升級,2020 年以後可實現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與矽谷一家自動駕駛公司合作的消息將在一個月後公佈。

「拜騰」無疑在這一波新的造車浪潮中屬於後來者,2019 年才投產的這款車也無益成為了「新造車」運動中的第二梯隊,在第一梯隊搶佔市場之後,留給「拜騰」的機會還有多少?

面對這樣的問題,戴雷博士表示第一梯隊的造車企業也同樣能給「拜騰」帶來很豐富的經驗,讓他們可以及時總結問題。

另一方面,作為「新造車」中的第二梯隊,拜騰的設計可以更加「激進」或者說更加具有「未來感」,更可以實現更多「概念」的量產化,因為留給他們的時間還相對很多。對於這輛非常「量產」的概念車,拜騰確實抓走了所有人的眼球,但對於「定義」相對「遙遠」的產品,接下來考驗拜騰的則是它真正的遠見和量產能力。

關於 FMC 品牌「拜騰」

由和諧富騰孵化的 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 Ltd.(以下簡稱 FMC)曾在上海正式公佈品牌英文名 BYTON 和中文名「拜騰」。

FMC 創立於 2016 年 3 月,是一家新興的電動汽車創業公司,力求「塑造植根中國、佈局全球的高端品牌。」

目前在全球共有員工總數近 200 人,FMC 的全球運營總部、智慧製造基地及研發中心設在中國南京,在德國慕尼克設立了產品概念及設計中心,在美國矽谷設有負責使用者介面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的研發中心。

2017 年 9 月 8 日,FMC 智慧電動汽車產業園將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已被列為江蘇省重大項目,獲得了江蘇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專案總投資 110.7 億元,規劃年產能 30 萬台,一期規劃產能 10 萬台,計畫於 2019 年竣工投產。而關於生產資質,戴雷博士表示之後將自己申請,目前 15 台測試車已經在準備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