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黃鶴無蹤鳳凰遊,紫氣東來數風流

樂說古詩

唐朝詩人李白曾經為湖北的黃鶴樓寫下很多詩歌, 一千年後, 詩仙早已不在, 黃鶴樓也多次被毀又重建, 李白的詩歌仍在廣泛流傳, 特別是受到一位皇帝的賞識。

這位皇帝是誰呢?他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影視劇中的乾隆

那麼, 這大清王朝又是怎麼來的呢?明朝末年, 女真族崛起, 努爾哈赤統一了東北各民族, 建立政權, 在盛京(瀋陽)修建了皇宮。 後來, 他的子孫不斷擴大軍事力量, 南下入關征服了大片土地, 到順治統治時, 清王朝又定都北京, 瀋陽作為王朝發祥地, 受到特別的保護和建設, 清朝皇帝不忘祖先, 多次東巡, 派人修繕和維護瀋陽故宮。

清朝皇帝中能詩者眾, 在東巡過程中經常有感而發, 留下大量的詩歌作品。

接下來重點說說乾隆皇帝和他寫的詩。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 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 年號“乾隆”,

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的時間是西元1736年至1796年, 乾隆當了整整60年的皇帝哪!

乾隆皇帝文治武功, 是一位很有建樹的帝王。 民間有許多關於乾隆下江南的傳說, 但卻很少提及乾隆東巡迴東北老家的事。

乾隆皇帝回到瀋陽故宮時, 總要登上鳳凰樓俯瞰盛京城。

這座故宮裡的鳳凰樓可稱得上是盛京城裡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建造于高4米的青磚台基上, 樓頂鋪黃色琉璃瓦, 鑲綠色剪邊, 一共有三層, 雄偉華貴, 為老瀋陽城的最高建築, 乾隆皇帝登鳳凰樓時寫了很多的詩歌, 其中一首詩的創作明顯受到唐人李白的影響。

乾隆詠鳳凰樓詩

詩歌大意

想當年, 詩仙李白大醉一場, 暢遊黃鶴樓時捶碎了黃鶴, 還誇耀自己更風流, 他是否能比得過暫且不說, 詩人的格調高遠, 可謂氣吞山河。 今天我登上故宮的鳳凰樓, 這裡與詩仙曾經登臨的地方名稱相似(南京的鳳凰台), 我向著遠處眺望, 好像能看到海上仙山蓬瀛洲, 想到祖輩開創江山的歷程是那麼艱辛, 我自覺守護國家的責任更加沉重。

瀋陽故宮鳳凰樓

這首詩借鑒了李白的兩首詩, 一首是李白喝醉以後寫下的《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捶碎黃鶴樓》, 其中有“黃鶴高樓已捶碎, 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 卻放黃鶴江南歸”的內容。 還有一首是《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臺上鳳凰遊, 鳳去台空江自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乾隆對李白的詩歌有著充分深入的瞭解。

乾隆皇帝

樂觀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帝王詩並不少見,但清代的皇帝都是滿族,努爾哈赤及他的子孫靠的是馬上功夫奪取天下,滿人用武力征服了中原,卻臣服於漢民族的文化。

比起李白的詩,這首詩少了些詩情畫意,然而卻有著指點江山的豪邁氣概。牢記祖宗開創的基業,“攻城不易,守城更難”, 時時警醒自己,勵精圖治,捍衛大清的江山社稷。

乾隆為鳳凰樓題寫的“紫氣東來”四個字

樂說

華美的故宮鳳凰樓是一座真正的古跡,聳立在瀋陽城近四百年了。

“鳳凰曉日”是老瀋陽八大美景之一,指的是站在鳳凰樓上可以看日出,也可以看盡整個瀋陽城。筆者年幼時也跟著媽媽登上過故宮鳳凰樓,真的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雖然不像傳說中那樣,可以看得見撫順。

現在,故宮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遊人只可走近樓前觀賞,但是限制登樓了。

樂說古詩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紫氣東來鳳凰樓

乾隆皇帝

樂觀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帝王詩並不少見,但清代的皇帝都是滿族,努爾哈赤及他的子孫靠的是馬上功夫奪取天下,滿人用武力征服了中原,卻臣服於漢民族的文化。

比起李白的詩,這首詩少了些詩情畫意,然而卻有著指點江山的豪邁氣概。牢記祖宗開創的基業,“攻城不易,守城更難”, 時時警醒自己,勵精圖治,捍衛大清的江山社稷。

乾隆為鳳凰樓題寫的“紫氣東來”四個字

樂說

華美的故宮鳳凰樓是一座真正的古跡,聳立在瀋陽城近四百年了。

“鳳凰曉日”是老瀋陽八大美景之一,指的是站在鳳凰樓上可以看日出,也可以看盡整個瀋陽城。筆者年幼時也跟著媽媽登上過故宮鳳凰樓,真的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雖然不像傳說中那樣,可以看得見撫順。

現在,故宮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遊人只可走近樓前觀賞,但是限制登樓了。

樂說古詩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紫氣東來鳳凰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