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讓孩子學會尊重

開朗、自信和強勢的性格對孩子長大後在社會上自立自強有好處, 但有關專家指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才是今後真正得以立足的關鍵。

【案例】不久前, 媽媽帶隆隆去參加一個聚會, 整個下午, 這個5歲的孩子讓媽媽勞神費力。 當媽媽和朋友們聊天時, 隆隆不斷嚷著要喝蘋果汁, 媽媽讓他稍等一會兒, 但隆隆一分鐘也不能等待, 馬上大喊大叫起來。 媽媽輕聲制止他的無理亂叫, 他卻叫喊著要媽媽“閉嘴”。 對兒子的這種行為媽媽深感吃驚。 事實上, 平時在家裡隆隆也會偶爾對媽媽表現出不尊重, 兒子這次在聚會上的表現,

讓媽媽感到事態的嚴重性。

隆隆媽媽反思, 是不是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夠, 才導致兒子如此的無理行為……

【專家分析】對孩子這種不懂得尊重大人的行為, 父母應負有很大責任。 不少父母對自己應具有的父母權威態度模棱兩可, 同時又急切地想把孩子培養成能獨立思考問題而不盲從的孩子。 他們片面地認為, 在家裡對孩子限制太多, 會讓孩子今後難以適應社會。 於是, 在生活中向孩子過多地渲染父母與孩子間的朋友關係, 並在孩子面前隨意抱怨幼稚園老師以及其他一些孩子的長輩, 而這些言行其實是在向孩子發出信號:“不尊重權威是可以的”, 以至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幾乎沒有了“尊重”這個條目。

要改變這種情況, 建議父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不要和孩子討價還價

父母首先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孩子的長輩而不是朋友。 如果要求孩子做什麼事, 應簡單地發指令給孩子。 例如對3歲的孩子說:“把玩具放到一邊去, 現在該吃飯了。 ”不需要羅列各種理由, 也不要和孩子討價還價。 如果孩子不願意服從指示, 父母應堅持自己的立場, 因為多數孩子一旦發現爭吵沒有作用, 他們就會自我約束了。

要讓孩子清楚在家裡誰說了算

有時, 一句“照我說的去做”顯得簡單而又生硬, 雖然這是父母想要表達的中心意思, 不妨採用一些既能明確表達出父母的威嚴, 又對孩子尊重和愛的話語, 例如“如果我讓你不穿外套出門的話,

我就沒有盡到做媽媽的職責。 ”在生活中應不斷用明確的語言進行強化, 父母在某些方面的權威是不容置疑的, 在家裡應是父母說了算。

讓孩子學會用尊重的語氣說話

有的父母認為, 自我表達意識強是一種健康行為, 便允許孩子用大哭大鬧的手段來發洩情緒。 其實, 多數孩子在頂撞了父母後會感到愧疚甚至害怕,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無理行為無動於衷, 漸漸地孩子就不再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影響到了別人;同時要明確地向孩子表達“應尊重他人”的想法, 要跟孩子說:“我不喜歡你用語言去傷害別人”或“應為你說過的傷人的話道歉”等。

給孩子示範尊重人的方式

父母應讓孩子懂得, 表現出感激之情是顯示對他人尊重的一種方式。

例如當著孩子的面, 稱讚他的班主任老師主題班會組織得很好;還可以聯合其他父母一起為生病的老師製作問候卡, 並讓孩子簽上名。 這些小小的表示和認可, 向孩子傳達的是:孩子心中的權威人物都在為了孩子努力工作, 他們是值得尊重的。

一般情況下, 當孩子出現不尊重人的舉動時應及時適當懲罰。 如果當時的情況不允許, 也應讓他稍後體會到不尊重人的後果, 父母在行使懲戒職能時一定要做到言出有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