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民國時代的青年偶像,他之一諾,五嶽皆輕,梁啟超為他點贊

魯迅寫的《紀念劉和珍軍》這篇文章入選了小學語文課程, 把段祺瑞定位成一個冷酷殘暴的舊軍閥, 一個粗魯的人。 然而在民國, 他以一己之力三造共和, 多次挽救國家於水火, 可謂居功至偉。 大學問家梁啟超這樣評價他:“不顧一身厲害, 為國家勇於負責, 舉國恐沒有人能超越他”。

1881年段祺瑞在祖父病故後獨身前往山東, 投奔本家的一位在威海駐軍中任管帶的族叔段從德, 被安排在營中當司書, 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20歲的時候, 李鴻章組建天津北洋武備學堂, 面向全國招生, 段祺瑞就以全國第一的成績進入天津武備學堂, 被分配到炮兵科。

在天津武備學堂, 段祺瑞先後學習了兵法、地利、軍器、炮臺、測繪等新式課程。 1887年他以最優秀的成績從天津武備學堂畢業。 兩年後, 段祺瑞和其他四位同學一起被李鴻章安排前往德國學習, 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官方留學生。

1890年, 段祺瑞從德國留學歸來, 被李鴻章安排到威海任職做教官, 五年後和袁世凱一起到小站練兵, 在新軍編臉過程中一直充當重要的角色。 在1905年和1906年的兩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過程中, 段祺瑞是北軍的總指揮官, 兩次演習使段祺瑞的知名度和權利迅速攀升。


1911年, 辛亥革命爆發, 清廷皇帝拒不投降。 北洋軍閥的大佬馮國璋, 黎元洪等都在觀望, 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包括袁世凱也不敢輕動。 而段祺瑞主動站出來, 聯合將領, 代表北軍42萬將士給溥儀發電報, 勸溥儀自己解散清政府。 1912年溥儀正是退位。

段祺瑞和袁世凱因小站練兵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清朝滅亡後, 袁世凱為第一任中華民國的總統, 段祺瑞出任民國總理。 1912年袁世凱有心稱帝, 段祺瑞苦勸無果, 公開站出來反對袁世凱稱帝, 在大事面前, 段祺瑞不糊塗, 有立場, 不講交情, 一心為公。 在袁世凱稱帝期間, 段祺瑞賦閑在家。 當聽到袁世凱病重, 他直奔袁府, 在病床前對袁世凱說:“大總統若肯取消帝制, 從今往後善後事情, 定當盡力。 ”在袁世凱彌留之際宣佈取消帝制。

段祺瑞一生清廉, 一生位高權重, 卻從不謀私利, 即 使別人送重禮給他, 他都是拒收。 馮玉祥常跑來給段祺瑞送禮, 都是被他拒絕, 後來氣的馮玉祥給他送了個南瓜, 寓意他是南瓜腦袋, 他卻高興的收下了。

人稱六不總理:“不抽, 不喝, 不賭, 不貪, 不占, 不嫖”、

段祺瑞退出政壇後, 就在天津做寓公, 因為沒有收入來源, 也沒有什麼積蓄, 全靠部下的救濟, 在離職後, 就遣散了自己的傭人,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九一八事變後, 日本跑去天津拉攏他, 讓他組建傀儡政府, 想讓他這個在中國政壇上風雲人物來做大總統。段祺瑞閉門不見,寧願死也不願和日本人合作。自始至終,都維護了一個中國人的尊嚴。日本人多次威逼,無奈只能南下上海定居。

1936年,段祺瑞突然病重,被送往醫院,第二天,他召集家人和部下立下遺囑,這份遺囑只有國事,沒有私情。他在遺囑中向政府提出了“八勿”之說,作為國家的復興之路。

八勿之說:“勿以我見而輕起政爭;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費民財;勿信過激言行之說而自搖國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國本;治家者,勿棄國有之禮數;求學者,勿鶩時尚之繁華。這八勿之說,即使放到現在也是治國的良策。

段祺瑞一生三次造共和,可是到死也沒有看到國家共和,他一生立志治國安邦,卻更多時候無可奈何。一生愛惜清明,卻毀於一旦。大學問家梁啟超這樣評價:“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無人能比”。

想讓他這個在中國政壇上風雲人物來做大總統。段祺瑞閉門不見,寧願死也不願和日本人合作。自始至終,都維護了一個中國人的尊嚴。日本人多次威逼,無奈只能南下上海定居。

1936年,段祺瑞突然病重,被送往醫院,第二天,他召集家人和部下立下遺囑,這份遺囑只有國事,沒有私情。他在遺囑中向政府提出了“八勿”之說,作為國家的復興之路。

八勿之說:“勿以我見而輕起政爭;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費民財;勿信過激言行之說而自搖國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國本;治家者,勿棄國有之禮數;求學者,勿鶩時尚之繁華。這八勿之說,即使放到現在也是治國的良策。

段祺瑞一生三次造共和,可是到死也沒有看到國家共和,他一生立志治國安邦,卻更多時候無可奈何。一生愛惜清明,卻毀於一旦。大學問家梁啟超這樣評價:“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無人能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