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清的皇宮叫紫禁城,那我國歷史上其他朝代的皇宮叫什麼?

所謂皇宮, 便是皇帝和他的後妃、子女們居住的地方。

紫禁城, 現在叫故宮, 是過去的皇宮之意, 明清兩代的皇帝自明成祖朱棣開始便住在這裡, 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紫禁城

紫禁城, 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 明成祖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 到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建成。 紫禁城是一座長方形城池, 南北長961米, 東西寬753米, 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 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 傳說天上的玉皇大帝的皇宮是10000間, 地上的皇帝自然不能超越至高無上的神仙, 所以紫禁城便修建了9999間半的宮殿。

那麼, 除了明清兩代, 其他朝代的皇宮叫什麼名字呢?

1、秦朝咸陽宮——六國宮——阿房宮

咸陽宮是秦國及秦朝的政治中心, 興建於西元前350年。

這一年秦孝公嬴渠梁遷都咸陽。

西元前206年, 項羽攻入咸陽, 屠城之後火燒咸陽宮。

咸陽宮

六國宮, 史書記載, 秦始皇每吞併一個諸侯國, 便令工匠仿照該國的宮室式樣, 再造於咸陽, 這便是六國宮。

秦始皇將虜獲的各國美女、鐘鼓, 納入其內, 並將收繳的各國兵器銷還為銅,

鑄成各重一千斤的十二個銅人, 置於宮中。 各宮殿之間用複道相連。

秦始皇滅六國後, 覺得咸陽宮太小, 不足以體現皇帝的威嚴, 於是下令興建“阿房宮”。 阿旁宮其實並不是這個宮殿真正的名字, 只是因為該宮殿群的前殿叫阿房, 所以後人以殿名指代宮名, 阿房宮最終也沒有建成。

2、西漢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

項羽的一場大火將咸陽宮變為灰燼, 大火連燒三個月。 劉邦稱帝后只好重建屬於大漢王朝的宮殿, 這便是未央宮和長樂宮。

未央宮, “未央”意為無盡, 蕭何所督建, 位於長安城的西南隅, 又稱西宮, 是皇帝朝會之所。 西漢、新(王莽)、東漢獻帝、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各朝代的皇帝都曾在此處理朝政,

未央宮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宮殿之一。

未央宮復原圖

長樂宮, 位於長安城的東南角, 又稱東宮, 劉邦之後是太后的住所。

漢太祖劉邦在位時居於長樂宮, 漢惠帝以後的皇帝居未央宮。

據史書記載, 劉邦從外地還京, 見丞相蕭何正指揮營建未央宮, 劉邦看到工程浩大,

不禁怒火中燒, 質問蕭何:“天下匈匈苦戰數歲, 成敗未可知, 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回答:“天下方未定, 故可因遂就宮室。 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 非壯麗無以重威, 且無今後世有以加也”。 劉邦聽後默然, 點頭稱是。 蕭何道出了宮室之壯麗對於皇帝的意義。

劉邦

建章宮,漢武帝劉徹于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建造的宮苑。武帝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

建章宮與長樂宮、未央宮並稱漢代三宮。

3、東漢南北宮

與西漢的西宮(未央宮)、東宮(長樂宮)不同,東漢的皇宮是南、北宮。

劉秀

西漢的都城在長安,東漢的都城在洛陽,東漢的皇宮分南宮和北宮,分別位於洛陽城南北,中間距離為七裡,用複道將兩宮連接起來。複道中,皇帝走中道,護從夾護左右,十步一衛。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皇宮與東漢相似,無特別的名字,就叫宮城。

4、隋朝大興宮

大興宮,隋高祖文皇帝楊堅開皇二年(西元582年)興建,由宇文愷主持修建,是隋朝皇宮。

5、唐朝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

唐初沿用隋朝大興宮,李淵和李世民都住在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西元710年),大興宮改稱太極宮。

大明宮

大明宮最初是李世民稱帝后為李淵建的宮殿,唐高宗中年因患風痹病害怕潮濕,便移住到涼爽乾燥的大明宮內,從此大明宮成為唐帝國的政治中心,大明宮也是世界史上最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

興慶宮,其前身是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以前的府邸。唐玄宗即位後,將此地擴建,成為他與愛妃楊玉環長期居住的地方。

楊貴妃

興慶宮的規模不及太極宮、大明宮,但裝修極為華麗。是玄宗時期的政治生活中心。

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並稱唐朝三大宮殿。其中太極宮興建最早,是正式的宮城。太極宮的正門為承天門,太極宮的前殿為太極殿,太極殿的北門叫玄武門。

玄武門

因此在唐朝,控制了玄武門便控制了整個宮城,唐朝四次玄武門之變都發生在這裡。

6、宋朝延福宮——德壽宮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宋朝的皇宮本身就叫宮城。

北宋首都東京汴梁,最有名的皇宮是延福宮。南宋行在是臨安,最有名的皇宮是德壽宮。

延福宮最初不大,但在宋徽宗時期擴建,是蔡京以豪華宮殿,取媚於帝,召內侍童貫、楊戩、賈詳、何訴、藍從熙等五位大太監,分別監造,史稱“延福五位”。

李師師

德壽宮,最初是奸相秦檜的舊第,因有望氣之人稱“有王氣”,秦檜死後收歸官有,改築新宮。西元1162年,宋高祖移居新宮,並改名“德壽宮”。

7、元朝宮城——隆福宮——興聖宮

元朝定都北京,從此北京正式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直至今日。

元代的皇宮以太液池為中心,分三個部分,即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大內就是宮城。

元朝皇宮

明清時期的故宮,帝后寢宮以及嬪妃、皇子等居住生活的區域都分佈在一個空間內,即乾清門以裡;而元皇宮則分為兩大部分,帝后的生活區域在太液池東側,太子、皇太后等居住在太液池西側,中間有吊橋相連。

大明收復燕雲

西元1368年9月14日,大明軍隊在徐達的率領下攻破北京城。隨後朱元璋下令將元大都改名北平,徐達奉朱元璋的命令,火燒元皇宮,從此,元皇宮消失在了歷史的風煙裡。對於北京而言,這裡只有明清紫禁城。

劉邦

建章宮,漢武帝劉徹于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建造的宮苑。武帝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

建章宮與長樂宮、未央宮並稱漢代三宮。

3、東漢南北宮

與西漢的西宮(未央宮)、東宮(長樂宮)不同,東漢的皇宮是南、北宮。

劉秀

西漢的都城在長安,東漢的都城在洛陽,東漢的皇宮分南宮和北宮,分別位於洛陽城南北,中間距離為七裡,用複道將兩宮連接起來。複道中,皇帝走中道,護從夾護左右,十步一衛。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皇宮與東漢相似,無特別的名字,就叫宮城。

4、隋朝大興宮

大興宮,隋高祖文皇帝楊堅開皇二年(西元582年)興建,由宇文愷主持修建,是隋朝皇宮。

5、唐朝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

唐初沿用隋朝大興宮,李淵和李世民都住在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西元710年),大興宮改稱太極宮。

大明宮

大明宮最初是李世民稱帝后為李淵建的宮殿,唐高宗中年因患風痹病害怕潮濕,便移住到涼爽乾燥的大明宮內,從此大明宮成為唐帝國的政治中心,大明宮也是世界史上最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

興慶宮,其前身是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以前的府邸。唐玄宗即位後,將此地擴建,成為他與愛妃楊玉環長期居住的地方。

楊貴妃

興慶宮的規模不及太極宮、大明宮,但裝修極為華麗。是玄宗時期的政治生活中心。

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並稱唐朝三大宮殿。其中太極宮興建最早,是正式的宮城。太極宮的正門為承天門,太極宮的前殿為太極殿,太極殿的北門叫玄武門。

玄武門

因此在唐朝,控制了玄武門便控制了整個宮城,唐朝四次玄武門之變都發生在這裡。

6、宋朝延福宮——德壽宮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宋朝的皇宮本身就叫宮城。

北宋首都東京汴梁,最有名的皇宮是延福宮。南宋行在是臨安,最有名的皇宮是德壽宮。

延福宮最初不大,但在宋徽宗時期擴建,是蔡京以豪華宮殿,取媚於帝,召內侍童貫、楊戩、賈詳、何訴、藍從熙等五位大太監,分別監造,史稱“延福五位”。

李師師

德壽宮,最初是奸相秦檜的舊第,因有望氣之人稱“有王氣”,秦檜死後收歸官有,改築新宮。西元1162年,宋高祖移居新宮,並改名“德壽宮”。

7、元朝宮城——隆福宮——興聖宮

元朝定都北京,從此北京正式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直至今日。

元代的皇宮以太液池為中心,分三個部分,即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大內就是宮城。

元朝皇宮

明清時期的故宮,帝后寢宮以及嬪妃、皇子等居住生活的區域都分佈在一個空間內,即乾清門以裡;而元皇宮則分為兩大部分,帝后的生活區域在太液池東側,太子、皇太后等居住在太液池西側,中間有吊橋相連。

大明收復燕雲

西元1368年9月14日,大明軍隊在徐達的率領下攻破北京城。隨後朱元璋下令將元大都改名北平,徐達奉朱元璋的命令,火燒元皇宮,從此,元皇宮消失在了歷史的風煙裡。對於北京而言,這裡只有明清紫禁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