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起價15萬元以上的中國品牌SUV,產品力堪比主流合資的水準

兩條路都難走

品牌向上, 是所有中國汽車品牌的當務之急。

路徑有兩條:一是推出更高端的產品, 逐級突破價格天花板;二是推出新品牌, 和低端形象已經固化的原有品牌形成切割。

兩條路都很艱難。 第一條道路, 目前走得相對比較成功的, 只有傳祺和榮威, 這兩個品牌都是高端切入, “品牌負資產”相對比較少。 低端形象一旦固化, 再想改變是非常艱難的, 所以吉利和長城都選擇了第二條路, 各自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領克和WEY。

之前, 長城也走過第一條路, 推出了H8和H9, 當時,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誇下海口, 說H8可以對標保時捷卡宴。 當然, 市場的回應讓魏老闆有些尷尬, 過去一年裡, H8的月銷量從來就沒有超過800輛, 多數時候月銷都在五六百輛之間徘徊, 2017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6894輛;對標豐田普拉多的H9略微好一點, 過去一年裡, 月銷量基本能維持在1000輛以上,

2017年前11個月, 累計銷量11810輛。

這樣的銷量, 顯然起不到真正提升哈弗品牌的作用。 2017年前11個月, 這兩款車合計, 只占哈弗品牌總銷量的2.45%。

魏建軍不得不走另一條路, 於是WEY橫空出世了。

效果相當不錯, VV7上市後, 月銷量從3千多、6千多、7千多、8千多, 一路走高, 2017年11月, 月銷成功突破1萬輛;VV5勢頭更猛, 上市3個月, 就實現了月銷過萬。 應該說, WEY旗下兩款車型, 雙雙短時間內實現月銷破萬, 出乎很多人預料之外。

VV7上市以來銷量持續走高, VV5上升勢頭更快。

雖然月銷過萬的中國品牌SUV早已大把, 但多數都是10萬元以下的低端SUV, 而VV7的價格範圍是16.78-18.88萬元, VV5是15.0-16.3萬元, 起價15萬元以上的中國品牌SUV, 月銷過萬的暫時只有VV7、VV5和傳祺GS8三款, WEY獨佔其二!

這也同樣出乎青主的預料。 WEY品牌前年廣州車展發佈的時候,

青主去展臺看了當時還是概念車的VV7, 雖然靜態看起來各方面都不錯, 但是這款車開起來到底怎麼樣, 青主還是心存疑慮的。

所以, 雖然年底忙得腳不沾地, 但青主還是果斷參加了在三亞舉辦的VV5、VV7的試駕體驗活動。 上午開VV7, 下午開VV5, 基本上是編隊試駕, 所以體會不算多, 但是, 開過之後基本可以得出結論, WEY的出色市場表現並非僥倖, 產品確實相當不錯。

設計上先不說好不好, 起碼有自己的鮮明特色, 品牌辨識度有了, 沒有跟在任何流行元素後面亦步亦趨。 內飾做工和材質, 雖然還達不到豪華車的水準, 但是和20萬元上下的合資SUV相比, 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最讓青主印象深刻的, 是WEY在這兩款車上展現出來的自信。 無論是用創始人姓氏“WEY”作為品牌名稱, 還是用保定——長城汽車總部所在地——的標誌性建築“直隸總督府大旗杆”作為品牌標識, 都體現了一種基於技術和實力之上的自我文化認同。 這種自信, 是中國汽車品牌從小到大、由弱而強所必須的。

“WEY”品牌名稱來自創始人魏建軍的姓, 而豎形品牌標識則源自保定的標誌性建築——“直隸總督府大旗杆”。

WEY成功的3個原因

試駕體驗之後, 我總結了一下, WEY能獲得市場成功, 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1, 定位精准

VV7和VV5是典型的都市SUV, 一個中型, 一個緊湊型, 兼顧時尚和運動, 這一點和H8、H9迥然不同, H9走的是硬派越野的路線,這本來就是一個小眾市場;H8則過於傳統,既不年輕,也不是時尚,農村人嫌貴,城裡人嫌笨,哪頭都不討好。

VV7和VV5是一種組合,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兩款不同級別的車。

定位錯了,怎麼做都是錯的,比如蔚來ES8,先不說產品如何,一個7座大型SUV搞純電動就是錯誤的定位。純電動因為充電時間太長,只適合市內或者特定區域內使用,然而,人家買一部7座SUV當然是要出去玩、出去跑長途的。這也反映出現在很多“造車新勢力”的業餘之處,真正專業的汽車廠家、真正認真研究這個市場的企業,在中、大型SUV領域,走的新能源路線都是插電混動,比如比亞迪的唐,以及WEY即將推出的P8。

P8是基於VV7的插電混動SUV,配置水準也將略高於VV7。

VV7雖然軸距很長(2950mm),但從車身尺寸來看,4765mm的車長仍然和途觀L接近,屬於SUV最主流細分市場的尺寸;從車身尺寸上看,VV7介於途觀L和漢蘭達之間,VV5則介於CR-V和繽智之間,恰好都處於兩個最主流細分市場的中間,真正是左右逢源,上下通吃。

市場沒有那麼簡單,並不是做一個比H6稍微高端一點的同級車,就可以自然承接H6的升級用戶,VV7+VV5的組合,尺寸、動力、價格,幾乎可以承接到最大基本面的升級用戶,這才是這兩款車迅速獲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VV7和VV5不僅外形風格幾乎一樣,內飾同樣如此。

這其實也可以某種程度上解釋,為何VV7和VV5的設計風格幾乎完全一樣,也許有省設計成本的考慮,但在青主看來,這減少了用戶的選擇焦慮,設計幾乎一樣,區別只有大小和價格,能讓消費者迅速做出選擇。這種思路和蘋果手機如出一轍,消費者不用猶豫選擇哪種造型,什麼風格,只要在容量、顏色和價格上做出取捨即可。

降低消費者選擇困難,也是約伯斯被忽略的一大創舉。有時候,搞太多花樣,名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但實際上卻可能是給消費者增加困擾。

WEY顯然也借鑒了這一點,VV7和VV5不僅設計幾乎相同,各自型號也不多,雖然VV7有所謂的“S”和“C”兩個系列,但這兩個系列之間區別其實很小,每個系列只有3個型號,VV5更少,只有2個型號。這種做法,更便於消費者做出選擇,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很多車也有一個“二八法則”:少數主力型號貢獻了絕大部分的銷量,既然如此,一款車幾十個型號的做法,為什麼就不能改改呢?

2,產品力強

我說的產品力,不是指配置。配置的高低,其實是一個成本和價格問題。一款車的產品力主要也不能看配置,還是要看動力、安全、操穩和舒適,當然還要看品質和耐久——但這就不是簡單的試駕體驗所能檢驗的了。

動力、安全、操穩、舒適,VV5和VV7都達到了堪比主流合資的水準。

從這些角度去看,無論是VV7還是VV5,應該說產品力都很強。雖然長城自己說WEY是一個豪華品牌,但實際上它畢竟處於15萬-18萬元這樣一個價格區間,比同級合資車還要低一截,在這個定位下去看,VV7和VV5的動力、安全、操穩、舒適,毫無疑問,都是非常出色的。

比如說動力,兩者都是2.0T+7WDCT的組合,VV7最大輸出172千瓦、360牛米,超越多數國產合資2.0T;VV5低一些,也達到了145千瓦、355牛米。兩款車均搭載7WDCT變速器,回應快,換擋相當平順。這也是中國品牌自主研發的首款7速濕式雙離合自動變速器。

至於大家都關心的油耗,實際體驗下來,VV7最後的平均百公里油耗是10.6升,不能說高,但也不低,可能還是和車重有關,旗艦型整備品質1985公斤,比銳界都重!在輕量化上,吉利和長城還都得下更多功夫。

WEY搭載的7速濕式DCT,傳動比範圍達7.99,傳動效率最高可達98.87%。這中控很大,不過——置物空間少了點。

安全上,只說一點:WEY已經提前用世界上最嚴苛的IIHS的安全碰撞測試標準來要求自己。VV7是第一個公開挑戰最嚴美規25%小重疊碰撞測試並獲GOOD評級的中國SUV車型;VV5則是第一個成功挑戰美標車頂靜壓測試的中國SUV。

下午試VV5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是自由試駕,終於可以虐一把了。我和同車的劉俊找到一個沒人沒車的砂石路段,好好飆了一把。

在這種低附著而且坑窪的路面,VV5作為一款兩驅車,表現得相當不錯。在關閉ESP的情況下,車身也不難控制,體現了相當高的底盤調校水準。實事求是地說,十五六萬的SUV,能給你充足的信心,讓你在這種路面上撒把野的並不多。

3,定價合理

以VV5旗艦為例,動力、配置遠勝同級合資主流SUV,但是價格僅為16.3萬元,甚至低於同級主流合資SUV的入門版手動車型。

這個價格的VV5,提供FCW前碰撞預警、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CC自我調整巡航系統、LCA並線輔助、LKA車道保持、LDW車道偏離預警、盲點監測及CTA倒車側向警告,還提供全景天窗、自動泊車、全景影像、電動打孔真皮座椅……

在旗艦型上,各種配置基本上已經都配齊了。

從配置這個角度,WEY確實是夠豪華的。同級主流合資品牌SUV,要達到相同配置水準,價格基本要上到25萬以上。

這樣的價格,這樣的產品力,這樣的定位,再加上長城強大的管道和龐大的基盤用戶,VV7和VV5想不成功都難。

不奇葩不成活

青主對這兩款車還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奇葩。

VV7長達2950的軸距,這比GS8、冠道、漢蘭達、銳界都長一大截,可是卻沒有提供相應的內部空間,如此長的軸距,5座設計,行李箱容積只有區區306升,作為對比,銳界5座版行李箱容積是947升,即使一款緊湊型SUV,一般也遠遠高於這個容積,比如同門的哈弗H6,軸距只有2680mm,但是行李箱容積是808升!坐在VV7的後排,確實會奇怪——空間都去哪了?

這是VV5。VV7的行李箱比這大不了多少。

中控台很大,但是置物空間很少,兩個杯座也特別淺,只宜放350ml的小支礦泉水;電動全景天窗不是一建式的,得一直按著才能完全打開或者關閉,由於天窗很大,持續按著的時間就很長……

緊湊型的VV5,也標配了20寸的大輪圈,雖然買車時這貌似一個賣點,但是換胎時你可能就會很想罵娘了——同樣規格,20寸的胎比17寸貴好多。最主要的是,一個緊湊型SUV,配一個20寸的胎,完全沒必要啊,其實看起來也略顯誇張,不甚協調。

VV5和VV7的設計都很有特色。

應該說,VV5和VV7都是特色鮮明的SUV,這兩款車也塑造了一個特色鮮明的WEY品牌,這倒是非常符合個性化消費升級的市場潮流的。寧可怪一點,也好過千篇一律,千車一面。所以,不按常理出牌,也許正是WEY成功的原因之一,也為未可知。

H9走的是硬派越野的路線,這本來就是一個小眾市場;H8則過於傳統,既不年輕,也不是時尚,農村人嫌貴,城裡人嫌笨,哪頭都不討好。

VV7和VV5是一種組合,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兩款不同級別的車。

定位錯了,怎麼做都是錯的,比如蔚來ES8,先不說產品如何,一個7座大型SUV搞純電動就是錯誤的定位。純電動因為充電時間太長,只適合市內或者特定區域內使用,然而,人家買一部7座SUV當然是要出去玩、出去跑長途的。這也反映出現在很多“造車新勢力”的業餘之處,真正專業的汽車廠家、真正認真研究這個市場的企業,在中、大型SUV領域,走的新能源路線都是插電混動,比如比亞迪的唐,以及WEY即將推出的P8。

P8是基於VV7的插電混動SUV,配置水準也將略高於VV7。

VV7雖然軸距很長(2950mm),但從車身尺寸來看,4765mm的車長仍然和途觀L接近,屬於SUV最主流細分市場的尺寸;從車身尺寸上看,VV7介於途觀L和漢蘭達之間,VV5則介於CR-V和繽智之間,恰好都處於兩個最主流細分市場的中間,真正是左右逢源,上下通吃。

市場沒有那麼簡單,並不是做一個比H6稍微高端一點的同級車,就可以自然承接H6的升級用戶,VV7+VV5的組合,尺寸、動力、價格,幾乎可以承接到最大基本面的升級用戶,這才是這兩款車迅速獲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VV7和VV5不僅外形風格幾乎一樣,內飾同樣如此。

這其實也可以某種程度上解釋,為何VV7和VV5的設計風格幾乎完全一樣,也許有省設計成本的考慮,但在青主看來,這減少了用戶的選擇焦慮,設計幾乎一樣,區別只有大小和價格,能讓消費者迅速做出選擇。這種思路和蘋果手機如出一轍,消費者不用猶豫選擇哪種造型,什麼風格,只要在容量、顏色和價格上做出取捨即可。

降低消費者選擇困難,也是約伯斯被忽略的一大創舉。有時候,搞太多花樣,名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但實際上卻可能是給消費者增加困擾。

WEY顯然也借鑒了這一點,VV7和VV5不僅設計幾乎相同,各自型號也不多,雖然VV7有所謂的“S”和“C”兩個系列,但這兩個系列之間區別其實很小,每個系列只有3個型號,VV5更少,只有2個型號。這種做法,更便於消費者做出選擇,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很多車也有一個“二八法則”:少數主力型號貢獻了絕大部分的銷量,既然如此,一款車幾十個型號的做法,為什麼就不能改改呢?

2,產品力強

我說的產品力,不是指配置。配置的高低,其實是一個成本和價格問題。一款車的產品力主要也不能看配置,還是要看動力、安全、操穩和舒適,當然還要看品質和耐久——但這就不是簡單的試駕體驗所能檢驗的了。

動力、安全、操穩、舒適,VV5和VV7都達到了堪比主流合資的水準。

從這些角度去看,無論是VV7還是VV5,應該說產品力都很強。雖然長城自己說WEY是一個豪華品牌,但實際上它畢竟處於15萬-18萬元這樣一個價格區間,比同級合資車還要低一截,在這個定位下去看,VV7和VV5的動力、安全、操穩、舒適,毫無疑問,都是非常出色的。

比如說動力,兩者都是2.0T+7WDCT的組合,VV7最大輸出172千瓦、360牛米,超越多數國產合資2.0T;VV5低一些,也達到了145千瓦、355牛米。兩款車均搭載7WDCT變速器,回應快,換擋相當平順。這也是中國品牌自主研發的首款7速濕式雙離合自動變速器。

至於大家都關心的油耗,實際體驗下來,VV7最後的平均百公里油耗是10.6升,不能說高,但也不低,可能還是和車重有關,旗艦型整備品質1985公斤,比銳界都重!在輕量化上,吉利和長城還都得下更多功夫。

WEY搭載的7速濕式DCT,傳動比範圍達7.99,傳動效率最高可達98.87%。這中控很大,不過——置物空間少了點。

安全上,只說一點:WEY已經提前用世界上最嚴苛的IIHS的安全碰撞測試標準來要求自己。VV7是第一個公開挑戰最嚴美規25%小重疊碰撞測試並獲GOOD評級的中國SUV車型;VV5則是第一個成功挑戰美標車頂靜壓測試的中國SUV。

下午試VV5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是自由試駕,終於可以虐一把了。我和同車的劉俊找到一個沒人沒車的砂石路段,好好飆了一把。

在這種低附著而且坑窪的路面,VV5作為一款兩驅車,表現得相當不錯。在關閉ESP的情況下,車身也不難控制,體現了相當高的底盤調校水準。實事求是地說,十五六萬的SUV,能給你充足的信心,讓你在這種路面上撒把野的並不多。

3,定價合理

以VV5旗艦為例,動力、配置遠勝同級合資主流SUV,但是價格僅為16.3萬元,甚至低於同級主流合資SUV的入門版手動車型。

這個價格的VV5,提供FCW前碰撞預警、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CC自我調整巡航系統、LCA並線輔助、LKA車道保持、LDW車道偏離預警、盲點監測及CTA倒車側向警告,還提供全景天窗、自動泊車、全景影像、電動打孔真皮座椅……

在旗艦型上,各種配置基本上已經都配齊了。

從配置這個角度,WEY確實是夠豪華的。同級主流合資品牌SUV,要達到相同配置水準,價格基本要上到25萬以上。

這樣的價格,這樣的產品力,這樣的定位,再加上長城強大的管道和龐大的基盤用戶,VV7和VV5想不成功都難。

不奇葩不成活

青主對這兩款車還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奇葩。

VV7長達2950的軸距,這比GS8、冠道、漢蘭達、銳界都長一大截,可是卻沒有提供相應的內部空間,如此長的軸距,5座設計,行李箱容積只有區區306升,作為對比,銳界5座版行李箱容積是947升,即使一款緊湊型SUV,一般也遠遠高於這個容積,比如同門的哈弗H6,軸距只有2680mm,但是行李箱容積是808升!坐在VV7的後排,確實會奇怪——空間都去哪了?

這是VV5。VV7的行李箱比這大不了多少。

中控台很大,但是置物空間很少,兩個杯座也特別淺,只宜放350ml的小支礦泉水;電動全景天窗不是一建式的,得一直按著才能完全打開或者關閉,由於天窗很大,持續按著的時間就很長……

緊湊型的VV5,也標配了20寸的大輪圈,雖然買車時這貌似一個賣點,但是換胎時你可能就會很想罵娘了——同樣規格,20寸的胎比17寸貴好多。最主要的是,一個緊湊型SUV,配一個20寸的胎,完全沒必要啊,其實看起來也略顯誇張,不甚協調。

VV5和VV7的設計都很有特色。

應該說,VV5和VV7都是特色鮮明的SUV,這兩款車也塑造了一個特色鮮明的WEY品牌,這倒是非常符合個性化消費升級的市場潮流的。寧可怪一點,也好過千篇一律,千車一面。所以,不按常理出牌,也許正是WEY成功的原因之一,也為未可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