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杜月笙晚年落寞找人借錢,結果那人二話不說:要多少先生自己填

杜月笙, 原名杜月生, 後由章太炎建議, 改名鏞, 號月笙, 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 也是上個世紀上海灘響噹噹的人物。 他有著傳奇的一生, 他從一個上海小混混變成上海灘最大的黑幫大佬, 出身卑微後卻成為涉足娛樂、文化、教育、金融、新聞各業的財富大亨。

起初杜月笙只是個販毒小頭目, 卻意外得到上海法租界華探長頭目、青幫大佬黃金榮賞識, 杜月笙由此也開始了他的傳奇一生。 1925年, 羽翼漸豐的杜月笙和黃金榮、張嘯林開設三鑫公司, 並與黃張二人並稱為上海灘三大亨。 1933年成立自己的幫會組織“恒社”。

抗戰爆發後, 杜月笙積極動員門生組織別動隊協助國軍作戰, 並策劃多次暗殺漢奸活動。 上海淪陷後, 杜月笙移居香港, 並於1950年在香港與孟小冬結婚。

杜月笙有經營頭腦, 會做生意, 卻不貪財, 十分看重交情。 他常說“錢財用的光, 交情用不光”, 這也為他積累了海量的人脈。 杜月笙會做人, 他尊重各界人士, 從不欺壓別人, 這也讓很多人都願意給他面子。

上海灘巨頭也有落寞的時候, 晚年的杜月笙生活在香港, 由於沒了上海的基業, 日子過得並不好。 所幸他還有不少房產, 在變賣掉房子後, 杜月笙才能勉強過一段時間體面的生活。

不過杜家有一大家子人, 錢多也有花完的時候, 這時候他只得去借錢度日。

杜月笙懂交情, 朋友多, 借錢並不難。 由於曾經的青幫大佬身份, 杜月笙不願意低聲下氣地求別人借錢給他, 往往採取暗示的方式。 只要他一暗示,

大多數朋友就會很爽快的借錢給他, 不過借多了杜月笙也感覺過意不去, 因為那些朋友也不是特別富裕。

有兩次借錢經歷讓杜公印象深刻, 一次是在過年的時候, 杜月笙急需一筆錢度過年關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候卻有人主動找上門來並表示願意借錢給他。 這人名叫錢新之, 杜月笙很疑惑, 他並不認識此人, 也毫無交集。

錢新之卻說是久聞杜月笙名聲而來, 他當即給了杜月笙30萬, 並表示無需抵押物, 因為杜先生的信譽就不止這30萬。 這對杜月笙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也讓杜月笙記住了這個人, 之後二人更是成為了摯友。

另一次也是在急需用錢的時候, 他想來想去找到了劉航琛這位老友。 說是老友, 其實二人並未見過, 他們一直以書信聯繫, 而杜月笙在上海也幫過劉航琛兩此大忙。 今時不同往日, 此時的劉航琛已經是四川有名的實業家了, 家底很足。

圖為劉航琛

當杜月笙找他借錢的時候,他也沒問這些錢是用來做什麼的,二話不說就給了杜月笙一張支票,並表示150萬以下隨便填,150萬以上跟我打聲招呼就行了。杜月笙後來也回憶道,這是他一生中借錢最痛快的一次,當然,這也得歸功於杜月笙為人處世所給人獨特的人格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的後代都不走黑道,並都受到良好教育,多數定居在海外。

圖為劉航琛

當杜月笙找他借錢的時候,他也沒問這些錢是用來做什麼的,二話不說就給了杜月笙一張支票,並表示150萬以下隨便填,150萬以上跟我打聲招呼就行了。杜月笙後來也回憶道,這是他一生中借錢最痛快的一次,當然,這也得歸功於杜月笙為人處世所給人獨特的人格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的後代都不走黑道,並都受到良好教育,多數定居在海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