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閻錫山太精明了,連劉伯承都算計不過他,稱他是拔毛也要過秤

(太原兵工廠)

一二九師的武器既舊且少。 在侯馬鎮點驗時, 全師一共有9367人, 但步槍只有3412支, 所有槍支加起來, 連手槍、駁殼槍都算上,

也僅有4965支, 也就是說有接近一半人無槍可用。 有槍的人還不能用足子彈, 全師可用的子彈, 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不足十發。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白刃戰和手榴彈戰是彌補火力不足的一個辦法, 然而一二九師的刺刀和手榴彈也不多, 刺刀一共只有55把, 手榴彈只有203枚。

都知道太原有兵工廠, 可出產大量武器彈藥, 劉伯承便寄望於在太原得到補充。 出發前, 他甚至還認為在太原可以領到防毒面具, 考慮到大部分人都不會使用, 他決定領到後親自教授使用方法, “我在蘇聯學習時練習過(戴防毒面具), 不過第一次我沒戴好, 氣被憋得出不來, 眼淚直流, 可是吃了苦頭”。

在侯馬時, 閻錫山雖然給了八路軍許多吃的穿的, 可是一二九師最迫切需要的槍支彈藥只撥了很少一點,

除了幾門迫擊炮、幾支舊槍外, 子彈和手榴彈都少得可憐, 子彈分發下去還不夠一人一發, 而這還是周恩來親自交涉來的。

劉伯承前去拜訪, 就是希望閻錫山能夠再給一二九師補充一些槍械彈藥, 不料閻錫山卻說:“對不起, 我們的武器彈藥都發完了, 抽不出來。 ”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閻錫山)

此時太原會戰正在激烈進行當中, 閻錫山的晉綏軍在忻口方面受到日軍的壓力很大, 閻錫山想讓一二九師儘快開至晉東北, 配合晉綏軍打幾仗。 劉伯承借機說:“本師趕來前線, 就是要配合友軍作戰, 可是閻長官如果不撥點兒補給, 對敝師作戰不利呀。 ”

閻錫山一臉苦相:“兄弟眼下也很吃緊哪。 我們在忻口北面的軍械庫讓日本人給端了, 我們的槍彈也難以為繼, 請劉師長體諒我們的難處。 ”

在這次會晤中, 劉伯承充分領教了閻錫山式的精明。 據閻錫山說, 他對一二九師其實還是很盡了力的——比如, 七六九團只有3000人, 可他一共撥去了5000套棉衣。

劉伯承暗暗吃驚, 他這才知道部隊在侯馬上車時, 閻錫山已經派人點了數。

為免被動, 劉伯承急忙解釋說, 一二九師按照編制是不滿額的, 只能邊打仗邊擴充部隊, 意思是七六九團在編制上應不止3000人, 以後還會擴充, 閻錫山給的那5000套棉衣並不算多。

閻錫山聽了, 這才無話可說了。

要不到槍彈, 劉伯承只得退而求其次:“閻長官, 本師初到山西作戰, 總得有個後方基地, 請在昔陽劃一塊山地供我們安置傷兵。 ”

孰料閻錫山推託得更乾淨, 他說昔陽現在歸娘子關前敵總指揮黃紹竑管轄, 他定不了, 到時候得由劉伯承自己去跟黃紹竑商量。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當天劉伯承在閻公館呆到很晚, 但卻一無所獲, 閻錫山就連軍用地圖都沒捨得給, 只送了幾張省版的地形圖。

走出閻公館時, 劉伯承對隨從參謀說:“閻錫山這個老滑頭, 真是拔毛也要過秤。 靠他們靠不住, 還是靠我們自己。 ”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謀帥劉伯承》)

實體書《謀帥劉伯承》現已出版上市。

謀帥劉伯承 ¥37.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