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刀魚的滋味,貓跟你都想瞭解”,秋刀魚價格大漲日本民眾難受

秋刀魚作為一種日本普通家庭常見的食材, 近年來卻遭遇漁獲量降低, 價格上漲的問題, 有人認為, 這是因為中國在公海大量捕撈秋刀魚所致,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秋刀魚的滋味, 貓跟你都想瞭解”, 周董這句歌詞, 是多少人青春時期的美好回憶。

秋刀魚(英文名Pacific Saury)的學名Saira來自日本紀伊半島的方言, 雖然秋刀魚廣泛分佈在北太平洋, 但傳統上一直被人公認為日本的特色美食。

秋刀魚生產季節在秋季, 體型修長如刀, 因而得名。 秋刀魚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秋季食材, 普通民眾經常將整條魚鹽烤, 搭配白飯、味噌湯、蘿蔔泥一同食用。

不過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 日本卻迎來了48年來最低的秋刀魚捕獲量。 本來是大眾食材的秋刀魚在日本魚市上漲價至少三成, 讓日本民眾叫苦不迭。

在2017年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上, 日本代表表示, 中韓等國漁船經常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外側捕魚,

從而間接影響了日本的漁獲。 日本方面提出, 希望分配捕魚配額, 取消公海自由捕撈的原則。 這一項提議獲得了中國、韓國和俄羅斯代表的強烈反對, 最終只得作罷。

日本代表提出的配額方案中為日本留出24.2萬噸的上限, 而中國大陸只有4.7萬噸。

甚至連日本經濟新聞網站也表示, 中國發展秋刀魚捕撈業不過5年, 日本方案以過去5年的平均捕撈量作為配額依據, 顯然有些“欺負新手”的意思。

近年來隨著秋刀魚在中國成為“爆款美食”, 需求量大增, 亞洲各國的企業紛紛加入秋刀魚捕撈的隊伍中來。 日本國內的秋刀魚漲價, 原本是自然的市場規律, 但如果非要怪到中國頭上, 日本國內的媒體都看不下去了。

日本人可能要告別秋刀魚了

其實, 自從2015年以後, 日本的秋刀魚捕獲量就開始急劇下降。

2014年, 中國臺灣地區捕獲的秋刀魚數量超過日本, 打破了日本和俄羅斯此前對秋刀魚捕撈業的壟斷地位。 韓國、中國大陸等地也迅速發展起秋刀魚捕撈和加工業,

而且中韓兩國製作的秋刀魚罐頭等食品甚至能銷往日本。

2016年, 日本秋刀魚捕撈量就比前年降低30%。 在東京某高檔魚類市場, 當年6月份上市的早季秋刀魚每公斤居然賣到2.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60元), 創造歷史新高。 據國際漁業觀察網站SeaFood Source統計, 這個價格起碼要比往年貴了60%以上。

然而2017年的情況則更加糟糕。

據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報導, 日本全國秋刀魚舷提網漁業協同組合(東京)1月5日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國內秋刀魚漁獲量為77169噸, 較上年減少了30%。 根據該漁協的現存資料, 這是自1969年以來的日本秋刀魚漁獲量的最低值。

日本時報報導, 日本以往高峰時期“正常”的捕獲量應在20-30萬噸左右, 占整個北太平洋秋刀魚捕獲量一半以上, 比如今7.7萬噸的成績高出兩三倍。 供應的劇降也導致了價格的急劇升高。

從東京築地魚市場、札幌中央批發市場和北海道漁業總署等日本主要魚類批發地的資料來看, 秋刀魚、三文魚等日本人最常食用的魚類, 今年的價格都比去年上漲了30%到50%不等。

日本每日新聞社(Mainichi Shinbun)則感歎, 日本人可能要失去一向歷史悠久的美好傳統了。

原來自日本“飛鳥”時代以來,在入秋時節吃魚就象徵著富饒和幸運,和中國文化裡“年年有魚”的寓意相似。

而且比起其他秋季食材,秋刀魚作為一種“大眾魚”。原本該是日本老百姓最負擔得起的廉價美食,如今卻在一步步遠離日本人的餐桌。

日本專家:不應甩鍋給中國

今年7月,有8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的年會上,日本提案,為防止秋刀魚濫捕而給各成員方設置捕撈配額,遭到中國、俄羅斯和韓國的強烈反對而告終。

日本一位水產批發商甚至認為,中國在公海區域“超乎想像”地瘋狂捕撈影響了日本的捕獲量。日本漁船普遍在20-100噸級,都在日本專屬區域內捕撈,而中國則有上千噸級漁船在公海“一條不剩”地捕撈,兩邊差別非常明顯。

不過按照目前的國際海洋法規,公海的捕撈本來就不應設有限制。

2017年5月,在上海召開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第2屆科學分委會年會上,科學分委會對秋刀魚的資源狀況達成一致意見,即當前秋刀魚的資源量沒有被過度捕撈,當前的捕撈強度也未到達過度捕撈狀態,總體資源狀況良好。

而很多日本學者認為,日本近兩年遭遇的“魚荒”,跟洋流和水溫關係更加密切。

東京財團首席研究員小松正之就表示,“由於海水溫度變化,秋刀魚不再靠近日本近海。”

日本中央魚類株式會社會長伊藤裕康承認,由於洋流方向的變化,野生魚類的動向變得難以預測。

位於惠庭市的北海道三文魚與淡水魚類研究中心發表報告認為,2013和2014年,北海道水域的溫度比往常低了2-3攝氏度。這一後果導致大量魚類出現死亡,正處於繁殖期的魚種紛紛逃離日本近海另尋他處產卵,以至近兩年日本捕撈到的魚類個頭偏小。

這種“青黃不接”的斷層估計還會在接下去幾年繼續影響日本的漁業捕撈收成。

也有日本網友“自黑”表示,日本由於濫捕金槍魚的問題在國際上屢遭抗議,如今轉過頭來指責中國捕魚量大,實在不妥。

日本人可能要失去一向歷史悠久的美好傳統了。

原來自日本“飛鳥”時代以來,在入秋時節吃魚就象徵著富饒和幸運,和中國文化裡“年年有魚”的寓意相似。

而且比起其他秋季食材,秋刀魚作為一種“大眾魚”。原本該是日本老百姓最負擔得起的廉價美食,如今卻在一步步遠離日本人的餐桌。

日本專家:不應甩鍋給中國

今年7月,有8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的年會上,日本提案,為防止秋刀魚濫捕而給各成員方設置捕撈配額,遭到中國、俄羅斯和韓國的強烈反對而告終。

日本一位水產批發商甚至認為,中國在公海區域“超乎想像”地瘋狂捕撈影響了日本的捕獲量。日本漁船普遍在20-100噸級,都在日本專屬區域內捕撈,而中國則有上千噸級漁船在公海“一條不剩”地捕撈,兩邊差別非常明顯。

不過按照目前的國際海洋法規,公海的捕撈本來就不應設有限制。

2017年5月,在上海召開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第2屆科學分委會年會上,科學分委會對秋刀魚的資源狀況達成一致意見,即當前秋刀魚的資源量沒有被過度捕撈,當前的捕撈強度也未到達過度捕撈狀態,總體資源狀況良好。

而很多日本學者認為,日本近兩年遭遇的“魚荒”,跟洋流和水溫關係更加密切。

東京財團首席研究員小松正之就表示,“由於海水溫度變化,秋刀魚不再靠近日本近海。”

日本中央魚類株式會社會長伊藤裕康承認,由於洋流方向的變化,野生魚類的動向變得難以預測。

位於惠庭市的北海道三文魚與淡水魚類研究中心發表報告認為,2013和2014年,北海道水域的溫度比往常低了2-3攝氏度。這一後果導致大量魚類出現死亡,正處於繁殖期的魚種紛紛逃離日本近海另尋他處產卵,以至近兩年日本捕撈到的魚類個頭偏小。

這種“青黃不接”的斷層估計還會在接下去幾年繼續影響日本的漁業捕撈收成。

也有日本網友“自黑”表示,日本由於濫捕金槍魚的問題在國際上屢遭抗議,如今轉過頭來指責中國捕魚量大,實在不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