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CES2018」這些市場趨勢讓未來近在咫尺

CES 2018國際消費電子展於1月12日落下帷幕, 作為一年一度最先舉辦的技術行業盛會, CES就是新一年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CES:未來曾一次又一次地在CES展上提前出現。

現在市面上看到的各類所謂前沿科技產品、黑科技產品, 其實大多數幾年前就已經在CES上出現了。 所以, 如果你看懂了CES的門道, 就能夠找到未來發展的脈絡, 看CES的核心, 也是對市場趨勢的解讀。

螢幕越來越大, 智慧電視或將迎來爆發

電視作為每年CES展會的重點, 新尺寸、新規格、新技術令人目不暇接。

可以“卷起來”的 4K 電視

據悉, LG這款電視將柔性螢幕放置在底部的盒子中, 當需要使用電視的時候, 藏在盒子內部的電動主軸會自動工作, 慢慢地把卷成一團的電視螢幕慢慢推升出來。 通過按壓遙控器上的按鍵, 便可以隨意控制電視螢幕的升降。

146英寸電視牆

而這款三星電視的賣點不只是大, 而是“模組化”。 三星表示, 這樣的設計能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電視的大小, 也就是說不是簡單的邊邊角角可拆卸這麼簡單, 是整個電視可以模組化組裝, 使用者可以將146英寸電視根據自家情況隨意組裝, 改變尺寸。 這麼一想, 不論你家樓道多麼窄,

電視想進來還是很簡單的。

其他的就不一一舉例了, 我們能從今年的CES看到未來智慧電視的發展趨勢:

1、螢幕越來越大

2、4K成標配, 8K隊伍壯大

3、人工智慧電視無處不在

4、曲面電視基本消失

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障?

家電一直是CES的重頭戲, 包括三星、LG在內的不少廠商都喜歡把自家的家電產品拿出來展示。 不過隨著近年來智慧語音技術的發展, 整個家電領域的趨勢開始向智慧家居的方向發展。

三星今年在智慧家居領域有非常大的動作, 提出了“智慧物聯網”的概念, 並希望讓家電、數碼、移動設備甚至汽車等產品在唯一的一個smartThings平臺下實現完全無縫的互聯互通。 此外, 三星還計畫把Bixby語音助手引入到除了手機之外的更多電子產品上,

以減少使用者的操作交互難度。 例如全新的smart refrigerator智慧冰箱, 用戶甚至可以通過它可控制家裡的燈光、恒溫計及監控攝像頭, 同時利用Bixby識別不同使用者的聲音, 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食物和料理方案。

LG則把人工智慧技術引入到智慧家居領域。

這次在CES上發佈的ThinQ平臺號稱可以讓智慧家居具備思考能力。 例如LG除了將谷歌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和亞馬遜Alex加入到其新款4K OLED和Super UHD LCD電視產品線中, 除了可以讓使用者使用語音來控制智慧, 還能通過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 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但整個智慧家居行業在經歷了短暫的風光之後也快速的陷入到低谷中, 根本原因就是出現了大量脫離使用者實際需求的產品:包括“偽智慧”、側重宣揚概念但實際使用體驗並不完善, 被消費者戲稱為“人工智障”, 還有為了智慧而智慧的產品充斥市場, 它們大大透支了消費者對智慧家居產品的信心。

不過在CES2018上, 參展的國內外科技公司中, BAT、穀歌、亞馬遜、三星、LG、小米等企業都亮出了智慧家居產品, 各巨頭今年的重心也都放在了智慧家庭上。所以智慧家庭將是未來幾年內的大勢所趨。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之路

中國企業逐漸在融入國際市場,比起2017年,今天CES展上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中國公司的名字開始在大量跨國公司的演講中反復被提及。

英偉達CEO黃仁勳講到和百度在無人駕駛上的深度合作;

英特爾CEO的主題演講中,提到了和上汽集團和四維圖新公司這兩家中國公司的合作;

高通公司的演講中,提到了和比亞迪的合作,同時也提到了Oculus和小米的三方合作,並當場把小米副總裁唐沐請上臺。

所以可以看到全世界的產業界都已經對中國形成了一個更加尊重、正面的看法。

看到越來越多中國品牌高調出現在CES現場,甚至大量中國品牌不只是以英文,還有中文同時展示企業的品牌、產品和技術特點。這已經表明,中國企業已經成為世界舞臺的主角之一。

此外,9日下午華為的演講吸引了大量的關注,不光是因為華為在全球取得的成績,還有華為CEO餘承東對AT&T單方面違約事件的回應。

流媒體君相信任何一個企業被對方無理由停止合作時,都可能怒火中燒。但是華為CEO餘承東並沒有過多指責,而是理性地呼籲:要有更多的互相理解,同時也呼籲應該給用戶更多選擇,因為華為手機的品質相當高,得到了大量用戶的認可,運營商不應該單方面剝奪用戶的選擇權。

這贏得了在場觀眾、尤其是媒體的好評,以至於這個演講被一位著名美國媒體人評為CES最佳演講。

電子展、車展傻傻分不清楚

最明顯的就是汽車產業的三大趨勢,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和車聯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喜歡來參加CES展,展示自己的最新產品和技術,尤其是自動駕駛方面。2017年的CES與其說是消費電子產品展,不如說更像是一個車展。而今年的CES更過分,迎來了接近300家汽車科技類企業參展,佔據接近3萬平方米的展位面積。

今年的CES,德系三強BBA(賓士、寶馬、奧迪)中,只有賓士參展。賓士的重頭戲是全新的車載娛樂資訊系統,會率先搭載新一代賓士A級車。此外,賓士還展出了三款新車型和概念車,包括電動概念車Concept EQA、自動駕駛電動概念車Smart EQ for two以及跑車AWG Project One。

作為自動駕駛的重要參與者,英偉達自然不會缺席。雖然2017年尾傳出特斯拉不再和英偉達合作的消息,但是應該不太會影響英偉達的業績。英偉達CEO黃仁勳的演講展示的合作也說明了這一點,他們和百度、Uber,和各大車廠、供應商以及研究機構在內的合作夥伴多達320家,甚至為合作夥伴需要設計自動駕駛汽車的需求開發了功能強大的類比軟體體系。

新生勢力基本都來自中國,雖然2017年賈躍亭高調推出的法拉第未來不會參展,但是來自中國的汽車領域新生勢力依然不少。

由原來的寶馬i系列團隊創立的新互聯網汽車公司Future Mobility推出了全新概念車拜騰,也在CES亮相。拜騰的定位是“下一代智慧終端機”,產品採用全新的設計語言及穿心的智慧人車交互系統。中國進入全國汽車市場的方式和過去的日韓企業不一樣,不是走低檔路線,而是借著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變革走高端路線,的確值得國人驕傲。

另外,來自中國的互聯網造車公司小鵬汽車、地平線機器人都在CES2018亮相。流媒體君也希望中國汽車廠商在汽車領域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小結:

業內人士認為,CES不是創業相關的展會,也不是討論高大上技術的地方,CES很務實,它體現的是未來3-5年,甚至1-2年內的市場趨勢。與其說看創業、看技術,倒不如說看市場趨勢。

看市場趨勢歸根到底還是看未來的市場需求,科技的創新需要迎合市場需求才能夠真正落地,滿足大眾的生活、娛樂需求,才是當下要做的事情。總的來說,科技創新要讓生活更方便、更有趣,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金屏獎詳情!

各巨頭今年的重心也都放在了智慧家庭上。所以智慧家庭將是未來幾年內的大勢所趨。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之路

中國企業逐漸在融入國際市場,比起2017年,今天CES展上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中國公司的名字開始在大量跨國公司的演講中反復被提及。

英偉達CEO黃仁勳講到和百度在無人駕駛上的深度合作;

英特爾CEO的主題演講中,提到了和上汽集團和四維圖新公司這兩家中國公司的合作;

高通公司的演講中,提到了和比亞迪的合作,同時也提到了Oculus和小米的三方合作,並當場把小米副總裁唐沐請上臺。

所以可以看到全世界的產業界都已經對中國形成了一個更加尊重、正面的看法。

看到越來越多中國品牌高調出現在CES現場,甚至大量中國品牌不只是以英文,還有中文同時展示企業的品牌、產品和技術特點。這已經表明,中國企業已經成為世界舞臺的主角之一。

此外,9日下午華為的演講吸引了大量的關注,不光是因為華為在全球取得的成績,還有華為CEO餘承東對AT&T單方面違約事件的回應。

流媒體君相信任何一個企業被對方無理由停止合作時,都可能怒火中燒。但是華為CEO餘承東並沒有過多指責,而是理性地呼籲:要有更多的互相理解,同時也呼籲應該給用戶更多選擇,因為華為手機的品質相當高,得到了大量用戶的認可,運營商不應該單方面剝奪用戶的選擇權。

這贏得了在場觀眾、尤其是媒體的好評,以至於這個演講被一位著名美國媒體人評為CES最佳演講。

電子展、車展傻傻分不清楚

最明顯的就是汽車產業的三大趨勢,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和車聯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喜歡來參加CES展,展示自己的最新產品和技術,尤其是自動駕駛方面。2017年的CES與其說是消費電子產品展,不如說更像是一個車展。而今年的CES更過分,迎來了接近300家汽車科技類企業參展,佔據接近3萬平方米的展位面積。

今年的CES,德系三強BBA(賓士、寶馬、奧迪)中,只有賓士參展。賓士的重頭戲是全新的車載娛樂資訊系統,會率先搭載新一代賓士A級車。此外,賓士還展出了三款新車型和概念車,包括電動概念車Concept EQA、自動駕駛電動概念車Smart EQ for two以及跑車AWG Project One。

作為自動駕駛的重要參與者,英偉達自然不會缺席。雖然2017年尾傳出特斯拉不再和英偉達合作的消息,但是應該不太會影響英偉達的業績。英偉達CEO黃仁勳的演講展示的合作也說明了這一點,他們和百度、Uber,和各大車廠、供應商以及研究機構在內的合作夥伴多達320家,甚至為合作夥伴需要設計自動駕駛汽車的需求開發了功能強大的類比軟體體系。

新生勢力基本都來自中國,雖然2017年賈躍亭高調推出的法拉第未來不會參展,但是來自中國的汽車領域新生勢力依然不少。

由原來的寶馬i系列團隊創立的新互聯網汽車公司Future Mobility推出了全新概念車拜騰,也在CES亮相。拜騰的定位是“下一代智慧終端機”,產品採用全新的設計語言及穿心的智慧人車交互系統。中國進入全國汽車市場的方式和過去的日韓企業不一樣,不是走低檔路線,而是借著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變革走高端路線,的確值得國人驕傲。

另外,來自中國的互聯網造車公司小鵬汽車、地平線機器人都在CES2018亮相。流媒體君也希望中國汽車廠商在汽車領域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小結:

業內人士認為,CES不是創業相關的展會,也不是討論高大上技術的地方,CES很務實,它體現的是未來3-5年,甚至1-2年內的市場趨勢。與其說看創業、看技術,倒不如說看市場趨勢。

看市場趨勢歸根到底還是看未來的市場需求,科技的創新需要迎合市場需求才能夠真正落地,滿足大眾的生活、娛樂需求,才是當下要做的事情。總的來說,科技創新要讓生活更方便、更有趣,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金屏獎詳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