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迄今所見周恩來最早的詩歌作品

《春日偶成》

極目青郊外,

煙霾布正濃。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蹤。

這首“春日偶成”是五言絕句, 作於一九一四年, 是迄今所見周恩來最早的詩歌作品。 當時, 他年僅十六歲, 在天津市南開學校學習, 不但學業名列前茅, 且積極從事愛國進步社團活動, 與幾位同學發起成立了“敬業樂群會”, 創辦了《敬業》雜誌。 在他編《敬業》等刊物時, 撰寫了許多社論、時評、紀事和文藝作品, 有力地揭露社會的黑暗腐朽, 以喚起青年和民眾的覺醒。 這兩首五言絕句, 載于《敬業》創刊號上。

一九一四年前後, 中國正是竊國大盜袁世凱統治時期。

在一九一三年三月國會召開會議前夕, 袁世凱陰謀刺殺了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 勾結帝國主義, 非法簽定善後大借款, 並罷免江西、安徽、廣東等省的都督, 派兵南下, 挑起內戰。 孫中山先生當即發動了反對袁世凱獨裁的戰爭(即“二次革命”)。 由於反動勢力強大, 討袁受挫, “二次革命”遭到失敗。 袁世凱對革命黨人進行了殘酷的鎮壓, 中華民族陷入深重的災難, 勞動人民繼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卿建中書周恩來《春日偶成》

周恩來在《春日偶成》的第一首詩中, 以憂憤的心情, 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控訴了反動頭子袁世凱禍國殃民、鎮壓革命的罪行, 且預感到革命人民必將奮起抗爭。 後一首詩, 則通過對祖國美好的大自然景象的描寫, 抒發了熱愛祖國和人民、追求光明和進步、時刻“相思”著革命的春天到來的熱烈感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