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3歲,從200元過45天到買下一套房,他只用了2年!

本次採訪的主人公——朱光遠,

住在內蒙古赤峰市,

一個地形以沙地、草原為主的城市

冬天最低溫達零下27°!

街邊的凍魚

而朱光遠的老家

可以說是非常遙遠了

位於

距離赤峰市中心400公里外的沙地草原裡

一個叫“駱駝山”的小村

村民以放牧為生

幾十年來村民不斷地重複著

“放羊---賺錢---娶媳婦---生孩子---放羊”

的“單曲迴圈”。

我們一行人來到赤峰

先穿上羽絨服

接著開車馬不停蹄直奔朱光遠老家

進入方圓幾百里荒漠草原後

我們的商務車也陷入“單曲迴圈”——

“陷進沙坑-下車-推車-上車-發動-又陷進沙坑”

當我們一路推車終於到達荒漠深處的

“駱駝山”村時

才發現這個村只有4戶人家

總人口不超過20人

1994年, 朱光遠就出生在這裡。

也許是遠離人煙的成長環境

和外界的溝通成本太大

也許是荒漠中生存更能感受到彼此不易

包括朱光遠在內的駱駝山村民

自己能解決的事情絕對不會麻煩別人

“不給別人添麻煩”

已經成為村民們心照不宣共同恪守的信條

5年前

駱駝山村的朱光遠靠自己的野路子備考

考入內蒙古師範大學

沒有給老師添麻煩

3年前

零下20℃的天氣

朱光遠住在沒有暖氣的待拆遷房內

整晚整晚抱著一個暖水瓶瑟瑟發抖

身上只剩幾塊錢

沒有給別人添麻煩

現在

他又靠著自己的積蓄

在赤峰市中心買下一套房

依然沒有麻煩別人

這不只是一個平凡人逆襲的勵志故事

不只是朱光遠突破階層天花板

去爭取美好生活

重要的是

他在饑寒交迫中仍然恪守的人生信條

對於我們這個時代來說

或許是最珍貴的財富

6歲時, 朱光遠父母便將他送到縣城

和其他孩子一起寄宿在老鄉家裡

方便就近讀書

希望通過讀書,讓他走出荒漠草原

走出世代的“放羊迴圈”。

正是因為從小不在父母身邊

多年的寄宿生活使他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雖然從小學到初中

朱光遠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到了高中之後

由於青春叛逆、和某位老師衝突等原因

朱光遠開啟“蹺課、打架、網吧通宵

“叛逆三連”

後來

就被學校開除了...

而那時候朱光遠已經高三了。

當他爸爸從草原中風塵僕僕趕到赤峰市

在一家網吧裡找到他

沒有打他,也沒有罵他

帶著他去學校,找到校長

只是想幫他留住一張高中畢業證

經過一番乞求

同為父親的校長動了惻隱之心

學校撤銷了“開除”的懲罰

承諾給朱光遠畢業證

但不准朱光遠再回學校上課。

此時此刻的朱光遠

骨子裡獨立和不麻煩別人的性子

又燃起來了

嚴辭拒絕和爸爸回家放羊

也拒絕了爸爸給的生活費

和爸爸保證自己不會違法犯罪之後

自己在縣城網吧找到一份網管的工作

然而這位少年註定不是一個普通的網管

“那陣子做網管,打遊戲打的快吐了,也不想打了,當時閑的無聊,想著還有三個月就高考了,好歹複習一下。我就在電腦上把歷年高考題和各種高考模擬題做了四五遍,遇到不會的,我那情況也不好意思去學校問老師,就在網上各種百度。後來參加高考,老師還問‘朱光遠你還來高考啊!’,然後我就考到內蒙古師範大學了,高考分在班裡能排前十吧。”

——朱光遠漫不經心的說

朱光遠以他自己的方式考上內蒙古師範大學

之後

像全國很多大學生一樣

在大學“浪”了四年之後

臨近畢業時

他慌了

“因為做過網管,大學我就報了電腦,這四年從技能收穫上來講不太好,我一共學了五十多門電腦方面的專業課,但在實際工作中能用到的不過兩三門,其餘要麼根本用不著,要麼就是用到了我沒學會。馬上要畢業了,我也不能回家放羊啊!當時很多培訓機構來我們學校宣講,有北京的思科、北大青鳥這些,我選了去北京學蘋果程式開發,因為他是專業授課,而且一萬多的學費可以分期支付。”

——朱光遠

擔心一萬多的學費會給父母添麻煩

朱光遠沒有向父母開口

而對於自己未來的信心又讓朱光遠決定

以分期的方式支付學費

辦完分期

臨近畢業的他果斷去了北京

進行了半年多的開發學習

由於聰明,踏實,好學

在培訓完之後

培訓機構的HR找到朱光遠

希望他留在機構做助教老師

工資每月8500元,年終有獎金

這對於朱光遠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餡餅

月薪8500元

那是他和同學在呼和浩特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然而

他卻拒絕了

“因為我女朋友在呼市,她當時同時在准備考研和考公務員,只能在學校裡複習、報班、備考。我在北京培訓這半年多,我倆一直異地戀,挺煎熬的。有一天她跟我說,我將來肯定不會去北京,你要是留北京的話,咱們就到這兒了。”

“掛了電話我就想,工作可以再找第二份,但女朋友沒了就很難再找第二個了,回去就回去唄,不就一張火車票的事兒嘛!”

——朱光遠瀟灑地說

為了和女朋友在一起

朱光遠拒絕了培訓機構8500元/月的offer

果斷離開北京

在2015年11月下旬回到呼市

那時候身上只剩2000塊的他

暫住在朋友的快捷酒店裡

白天找工作

晚上找房

為了面試

花200多元買了西裝皮鞋

為了省錢

租了鐵道旁邊的一間待拆遷房

房租750元/月,押一付一

曾經的待拆遷房已經拆遷了

安定下來之後

他身上僅剩200多了

為了省錢

每一餐就用饅頭夾著腐乳吃

朱光遠稱其為“中式漢堡”

常言道“禍不單行”

朱光遠租的待拆遷房

儘管整棟樓還剩他一戶

物業仍然停止了供暖

“十一月呼市天氣特別冷,一般都是零下13°到零下15°,有時候零下20°,社區所有住戶都撤走了,物業也撤出去了,暖氣低溫運行,摸上去都是涼的,電線也老化了,用不了電暖氣。那社區一共四個樓,我那個樓裡就剩我自己,屋裡特別冷,睡覺前我就弄個大可樂瓶子,裡面灌上熱水抱著睡。”

——朱光遠

這還不是最慘的

距離發工資還有45天

那時候他身上的錢

即便每餐只吃饅頭,他也吃不起了

儘管潦倒至此

朱光遠沒有向朋友開口借錢

沒有向女朋友開口借錢

更沒有向父母開口

“我爸媽都不容易,也沒攢下什麼錢。每次他們給我電話問我還有錢沒,我總是糊弄過去,有時候故意態度不好,就是不想讓他們知道我過的這麼難。當時幾個好朋友也剛畢業,沒什麼錢,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包括女朋友,我也不想讓她跟著擔心。”

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的朱光遠

抱著裝滿熱水的可樂瓶子

蜷縮在被窩裡

眼看著第二天就沒東西吃了

這時候

他想到了朋友給他推薦的分期樂

“我直接想到的就是分期樂。當時還是有些顧慮,過去也沒有借過錢,擔心還不上,但是身邊有朋友一直在用分期樂,而且我要是再不借明天就沒飯吃了,需要先把明天的飯解決了再說,所以當時就在分期樂借了500塊。我是首單,免息。提交訂單後馬上銀行短信就到了,幾秒鐘時間錢到帳。”

“這個500塊是什麼概念,在大家看來500塊不過是一個數字,5後面跟著兩個零,5張100的票子,對分期樂來說,這可能是一個訂單,一筆業務,還跟著一個流水號等等。但是在我看來,那個就是救命,真不誇張,那是我最潦倒的時候,所以我現在一直都在繼續用分期樂,很感激。”

——朱光遠認真地說

500元到賬之後

第二天一早朱光遠便去買了饅頭

同時把吃膩的腐乳升級成了國民辣醬

——老乾媽

其他仍舊繼續著一塊掰成兩塊來花

一直熬到發工資

朱光遠買饅頭的地方

發工資的那天

他去餐館點了一盤魚香肉絲蓋飯

一直吃到最後一粒米

然後用饅頭把盤子上的汁兒擦乾淨吃了

而免息借的500元

朱光遠分了3期還上了

發工資之後,我終於終於不用天天吃泡面吃饅頭了。我分三期把從分期樂借的500元按時還了。我一直覺得還利息比還人情要舒服多了也容易多了,還完錢我也就心安了,要麼心裡總惦記,擔心影響我的信用。

——朱光遠

在呼市工作了6個月之後

原本在合同裡承諾轉正工資有6000元的公司卻變卦了

在和公司HR交涉無果後

朱光遠選擇了離職

而那段時間朱光遠奶奶去世了

直到去世一段時間之後爸媽才告訴他

因為距離太遠

爸媽怕耽誤他的工作就沒告訴他

就在同一時間

老家不斷有親戚生病去赤峰住院

由於呼市距離赤峰較遠

朱光遠回赤峰一趟的

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很高

為了更好地照顧家人

朱光遠決定回到赤峰

“離家近一點挺好,有什麼事兒我從這邊就是打一個計程車,一路打表我也能回去,要是在呼和浩特就不行了。”

——朱光遠

回赤峰的決定獲得了女朋友的支持

兩個人一起回到赤峰

由於赤峰正在創建智慧城市急需IT人才

朱光遠便順利地找到了工作

在呼市那個最潦倒的冬天

朱光遠養成了攢錢的好習慣

兩個人有了一定的積蓄後

朱光遠便和女朋友考慮買房的事情

這時,兩人卻因為一些

生活瑣事和價值觀的問題

和平分手了

女朋友離開赤峰,回到了她的城市

而朱光遠用自己的積蓄

和父母支持的5萬元付了首付

貸款買下了赤峰市區的一套房子

那套房子

是分手前他女友選定的

“房價漲得越來越快,從去年冬天到現在每平米漲了有1500塊錢左右;另外一個我就想自己有個家,不想再搬家了,也答應過她買下這套房子。家裡給了我5萬,我在這邊付了首付,銀行做的分期貸款,我就把這套房子買下來了,每個月分期還銀行錢。再攢點錢,把父母的5萬還上。”

——朱光遠

從分期去北京培訓

到分期借500元救命錢

再到分期買房

我們能看到

通過分期

朱光遠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我覺得分期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分期確實很好啊,不分期,我怎麼可能買得起房子!分期這個東西我覺得就是一個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如果你確實需要一個東西,現在就需要,但沒有太多錢,在確保自身有足夠還款能力的前提下,超前消費沒有問題。而且關鍵時刻分期能是能幫到你的,比如說前年冬天我在分期樂,借的500塊,像我之前說的一樣,500塊是什麼概念,在你們看來是一個數字,5後面跟著兩個零,5張100的鈔票,在分期樂系統看來,是一個訂單,一筆業務,還跟著一個流水號等等。但對我來說就是救命錢。但是最怕什麼情況?現在蘋果7P出了,分期買蘋果7P,iPhone X出了,剛用了一年的iPhone 7P就不用了,去分期買iPhone X,有錢就罷了,這種分期超前消費,我是接受不了。”

“而且,很多時候,你能通過分期解決的問題,你就不用麻煩別人了,靠自己挺好的,心裡踏實。”

——朱光遠平靜地說

採訪後記

這個最像80後的94後,說話有強烈的邏輯性,眼神中透露出來的堅定真誠而有力。

三年時間,他一直堅持著一個樸實的信念:不給別人添麻煩。

在折騰中堅持,在選擇中奮鬥,

但他始終心懷感恩和希望,

靠著自己的力量將殘酷的生活撥雲見日。

生命中的彩虹不會辜負每一個奮鬥的年輕人。

在這個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的時代

有些虛無縹緲的信念

或許是比物質更重要的財富。

對於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方便就近讀書

希望通過讀書,讓他走出荒漠草原

走出世代的“放羊迴圈”。

正是因為從小不在父母身邊

多年的寄宿生活使他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雖然從小學到初中

朱光遠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到了高中之後

由於青春叛逆、和某位老師衝突等原因

朱光遠開啟“蹺課、打架、網吧通宵

“叛逆三連”

後來

就被學校開除了...

而那時候朱光遠已經高三了。

當他爸爸從草原中風塵僕僕趕到赤峰市

在一家網吧裡找到他

沒有打他,也沒有罵他

帶著他去學校,找到校長

只是想幫他留住一張高中畢業證

經過一番乞求

同為父親的校長動了惻隱之心

學校撤銷了“開除”的懲罰

承諾給朱光遠畢業證

但不准朱光遠再回學校上課。

此時此刻的朱光遠

骨子裡獨立和不麻煩別人的性子

又燃起來了

嚴辭拒絕和爸爸回家放羊

也拒絕了爸爸給的生活費

和爸爸保證自己不會違法犯罪之後

自己在縣城網吧找到一份網管的工作

然而這位少年註定不是一個普通的網管

“那陣子做網管,打遊戲打的快吐了,也不想打了,當時閑的無聊,想著還有三個月就高考了,好歹複習一下。我就在電腦上把歷年高考題和各種高考模擬題做了四五遍,遇到不會的,我那情況也不好意思去學校問老師,就在網上各種百度。後來參加高考,老師還問‘朱光遠你還來高考啊!’,然後我就考到內蒙古師範大學了,高考分在班裡能排前十吧。”

——朱光遠漫不經心的說

朱光遠以他自己的方式考上內蒙古師範大學

之後

像全國很多大學生一樣

在大學“浪”了四年之後

臨近畢業時

他慌了

“因為做過網管,大學我就報了電腦,這四年從技能收穫上來講不太好,我一共學了五十多門電腦方面的專業課,但在實際工作中能用到的不過兩三門,其餘要麼根本用不著,要麼就是用到了我沒學會。馬上要畢業了,我也不能回家放羊啊!當時很多培訓機構來我們學校宣講,有北京的思科、北大青鳥這些,我選了去北京學蘋果程式開發,因為他是專業授課,而且一萬多的學費可以分期支付。”

——朱光遠

擔心一萬多的學費會給父母添麻煩

朱光遠沒有向父母開口

而對於自己未來的信心又讓朱光遠決定

以分期的方式支付學費

辦完分期

臨近畢業的他果斷去了北京

進行了半年多的開發學習

由於聰明,踏實,好學

在培訓完之後

培訓機構的HR找到朱光遠

希望他留在機構做助教老師

工資每月8500元,年終有獎金

這對於朱光遠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餡餅

月薪8500元

那是他和同學在呼和浩特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然而

他卻拒絕了

“因為我女朋友在呼市,她當時同時在准備考研和考公務員,只能在學校裡複習、報班、備考。我在北京培訓這半年多,我倆一直異地戀,挺煎熬的。有一天她跟我說,我將來肯定不會去北京,你要是留北京的話,咱們就到這兒了。”

“掛了電話我就想,工作可以再找第二份,但女朋友沒了就很難再找第二個了,回去就回去唄,不就一張火車票的事兒嘛!”

——朱光遠瀟灑地說

為了和女朋友在一起

朱光遠拒絕了培訓機構8500元/月的offer

果斷離開北京

在2015年11月下旬回到呼市

那時候身上只剩2000塊的他

暫住在朋友的快捷酒店裡

白天找工作

晚上找房

為了面試

花200多元買了西裝皮鞋

為了省錢

租了鐵道旁邊的一間待拆遷房

房租750元/月,押一付一

曾經的待拆遷房已經拆遷了

安定下來之後

他身上僅剩200多了

為了省錢

每一餐就用饅頭夾著腐乳吃

朱光遠稱其為“中式漢堡”

常言道“禍不單行”

朱光遠租的待拆遷房

儘管整棟樓還剩他一戶

物業仍然停止了供暖

“十一月呼市天氣特別冷,一般都是零下13°到零下15°,有時候零下20°,社區所有住戶都撤走了,物業也撤出去了,暖氣低溫運行,摸上去都是涼的,電線也老化了,用不了電暖氣。那社區一共四個樓,我那個樓裡就剩我自己,屋裡特別冷,睡覺前我就弄個大可樂瓶子,裡面灌上熱水抱著睡。”

——朱光遠

這還不是最慘的

距離發工資還有45天

那時候他身上的錢

即便每餐只吃饅頭,他也吃不起了

儘管潦倒至此

朱光遠沒有向朋友開口借錢

沒有向女朋友開口借錢

更沒有向父母開口

“我爸媽都不容易,也沒攢下什麼錢。每次他們給我電話問我還有錢沒,我總是糊弄過去,有時候故意態度不好,就是不想讓他們知道我過的這麼難。當時幾個好朋友也剛畢業,沒什麼錢,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包括女朋友,我也不想讓她跟著擔心。”

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的朱光遠

抱著裝滿熱水的可樂瓶子

蜷縮在被窩裡

眼看著第二天就沒東西吃了

這時候

他想到了朋友給他推薦的分期樂

“我直接想到的就是分期樂。當時還是有些顧慮,過去也沒有借過錢,擔心還不上,但是身邊有朋友一直在用分期樂,而且我要是再不借明天就沒飯吃了,需要先把明天的飯解決了再說,所以當時就在分期樂借了500塊。我是首單,免息。提交訂單後馬上銀行短信就到了,幾秒鐘時間錢到帳。”

“這個500塊是什麼概念,在大家看來500塊不過是一個數字,5後面跟著兩個零,5張100的票子,對分期樂來說,這可能是一個訂單,一筆業務,還跟著一個流水號等等。但是在我看來,那個就是救命,真不誇張,那是我最潦倒的時候,所以我現在一直都在繼續用分期樂,很感激。”

——朱光遠認真地說

500元到賬之後

第二天一早朱光遠便去買了饅頭

同時把吃膩的腐乳升級成了國民辣醬

——老乾媽

其他仍舊繼續著一塊掰成兩塊來花

一直熬到發工資

朱光遠買饅頭的地方

發工資的那天

他去餐館點了一盤魚香肉絲蓋飯

一直吃到最後一粒米

然後用饅頭把盤子上的汁兒擦乾淨吃了

而免息借的500元

朱光遠分了3期還上了

發工資之後,我終於終於不用天天吃泡面吃饅頭了。我分三期把從分期樂借的500元按時還了。我一直覺得還利息比還人情要舒服多了也容易多了,還完錢我也就心安了,要麼心裡總惦記,擔心影響我的信用。

——朱光遠

在呼市工作了6個月之後

原本在合同裡承諾轉正工資有6000元的公司卻變卦了

在和公司HR交涉無果後

朱光遠選擇了離職

而那段時間朱光遠奶奶去世了

直到去世一段時間之後爸媽才告訴他

因為距離太遠

爸媽怕耽誤他的工作就沒告訴他

就在同一時間

老家不斷有親戚生病去赤峰住院

由於呼市距離赤峰較遠

朱光遠回赤峰一趟的

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很高

為了更好地照顧家人

朱光遠決定回到赤峰

“離家近一點挺好,有什麼事兒我從這邊就是打一個計程車,一路打表我也能回去,要是在呼和浩特就不行了。”

——朱光遠

回赤峰的決定獲得了女朋友的支持

兩個人一起回到赤峰

由於赤峰正在創建智慧城市急需IT人才

朱光遠便順利地找到了工作

在呼市那個最潦倒的冬天

朱光遠養成了攢錢的好習慣

兩個人有了一定的積蓄後

朱光遠便和女朋友考慮買房的事情

這時,兩人卻因為一些

生活瑣事和價值觀的問題

和平分手了

女朋友離開赤峰,回到了她的城市

而朱光遠用自己的積蓄

和父母支持的5萬元付了首付

貸款買下了赤峰市區的一套房子

那套房子

是分手前他女友選定的

“房價漲得越來越快,從去年冬天到現在每平米漲了有1500塊錢左右;另外一個我就想自己有個家,不想再搬家了,也答應過她買下這套房子。家裡給了我5萬,我在這邊付了首付,銀行做的分期貸款,我就把這套房子買下來了,每個月分期還銀行錢。再攢點錢,把父母的5萬還上。”

——朱光遠

從分期去北京培訓

到分期借500元救命錢

再到分期買房

我們能看到

通過分期

朱光遠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我覺得分期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分期確實很好啊,不分期,我怎麼可能買得起房子!分期這個東西我覺得就是一個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如果你確實需要一個東西,現在就需要,但沒有太多錢,在確保自身有足夠還款能力的前提下,超前消費沒有問題。而且關鍵時刻分期能是能幫到你的,比如說前年冬天我在分期樂,借的500塊,像我之前說的一樣,500塊是什麼概念,在你們看來是一個數字,5後面跟著兩個零,5張100的鈔票,在分期樂系統看來,是一個訂單,一筆業務,還跟著一個流水號等等。但對我來說就是救命錢。但是最怕什麼情況?現在蘋果7P出了,分期買蘋果7P,iPhone X出了,剛用了一年的iPhone 7P就不用了,去分期買iPhone X,有錢就罷了,這種分期超前消費,我是接受不了。”

“而且,很多時候,你能通過分期解決的問題,你就不用麻煩別人了,靠自己挺好的,心裡踏實。”

——朱光遠平靜地說

採訪後記

這個最像80後的94後,說話有強烈的邏輯性,眼神中透露出來的堅定真誠而有力。

三年時間,他一直堅持著一個樸實的信念:不給別人添麻煩。

在折騰中堅持,在選擇中奮鬥,

但他始終心懷感恩和希望,

靠著自己的力量將殘酷的生活撥雲見日。

生命中的彩虹不會辜負每一個奮鬥的年輕人。

在這個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的時代

有些虛無縹緲的信念

或許是比物質更重要的財富。

對於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