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壽光故事」他是清代名醫,也是壽光人口中的“李老爺”

李茂盛(1722~1795), 字莪華, 壽光市侯鎮李家官莊人, 後定居九巷村。 精通內外兩科, 尤擅長診治瘡瘍與小兒痘疹。 遠近就醫者多能奏效, 救治痊癒的人數以萬計。

李莪華祖父李法言, 康熙秀才, 擅文字, 懂大清法律, 常代人寫訴狀揚名鄉里。 中年後去壽光城租房, 專門給人寫訴狀。 祖母張氏, 半截河富家之女, 知書達理, 治家嚴明, 懂小兒科, 心地善良, 人緣極好, 常上門為小兒看病, 前後官莊小有名氣。 父親李塤, 受母親影響, 習醫為業, 精岐黃之術。 李莪華自幼聰明, 少年時曾得過壽光童試前名。 在祖母父親的影響下走上從醫之路。 他專心學醫, 內外兩科兼修, 30歲後便能獨立行診。

李莪華35歲前後連遇不幸。 先是祖父祖母相繼過世, 後13歲長子珍淹歿,

夫人郝氏因有孕在身, 受打擊太大也臥病去世。 此後, 他將二子監托于父母, 便利用祖父在壽光九巷房產開藥鋪行醫。 因李莪華為人好, 幾年後再娶韓氏為妻。 韓氏比他小17歲, 聰明伶俐, 拉匣配藥, 很快成了他的得力幫手, 很受眾人好評。

李莪華50歲時, 醫術達到高峰,

尤其對瘡癰施以外科手術堪稱一絕。 縣令葉棲鳳的母親得一重瘡, 前後更換了十幾位醫生, 都難以確診而束手無方, 後慕名請李莪華診治。 李莪華斷為肺癰, 遂制定了“先服草藥三天, 後施以刀術將膿放出, 再敷以藥膏促愈”的治療方案。 服藥後很快顯效, 但那時又沒有麻藥, 實施手術老夫人如何忍受得了?他便與縣令說“你身為父母官, 而不關心黎民疾苦, 如何如何, 實為民賊……”這句話氣壞了縣令老母。 李莪華趁其注意力轉移, 突然一刀將瘡劈破, 膿血流出, 病癒。 也正是由於這件事, 縣令葉棲鳳在他離任前, 為他在九巷村南面建了生祠。

乾隆年間, 瘡癰痘疹疾病肆虐, 經他救活的小兒成千上萬, 因而被尊稱為“救命大老爺”。 李莪華醫德高尚, 惟病人事之。 他做到凡登門就醫者不分親疏貴賤, 一律挨次診治, 而且常是先照顧家境貧寒的人。 他說:“有錢人稍有不適就請醫服藥, 往往不過是無關緊要的小病;窮人捨不得花錢, 非重病不來就醫, 所以應先照顧他們。 ”

一次,李莪華被請進縣衙行診完畢,縣衙派姜、柳兩名差役送李莪華回家,途中遇一貧窮婦女,因無錢為母親請醫生治病而哀愁歎息,李莪華遂自薦前往診治。開出藥方後又怕病家無錢,便叮囑到九巷村他自己開設的藥鋪去,可以免費取藥。素喜依仗官勢淩欺百姓的姜、柳兩人,見此情景也大受感動,對李莪華說:“將來大老爺(指縣令)為你建廟時,我二人願分立左右站班伺候。”後來李大夫廟內果然塑有站班兩人,且都呼之為“姜大哥”、“柳大哥”。

當時鄉村缺醫少藥,請醫生常是車馬迎送,設筵招待。李莪華卻一反常規提出,10裡以內徒步往來,無煩車馬。吃飯只需燒酒一壺,燒餅兩三個即可,並聲稱這是他最喜歡吃的東西,其實是為了減輕病家的負擔。他對重病詳細記錄,常是不請自到及時複診,每遇時疫流行,他更是不避寒暑,不辭勞苦,往返跋涉,竭盡所能,救危扶傷。患者多受其德,群眾威望極高,以至生前便在九巷村為他築生祠,死後又在李家官莊建李大夫廟紀念他。

每年農曆四月十三是李莪華生日,李家官莊廟前有3天廟會,香客商販感先生之德,不辭數百里之遙,絡繹而至,為之祭奠。當地諺謠說:“捨得了秋和麥,舍不了官莊會。”盛況可見。為感恩李莪華大夫,人們仍依他生前所囑,用燒酒一壺,以紅線系燒餅一個祭奠他,香火延續,至今猶盛。

一次,李莪華被請進縣衙行診完畢,縣衙派姜、柳兩名差役送李莪華回家,途中遇一貧窮婦女,因無錢為母親請醫生治病而哀愁歎息,李莪華遂自薦前往診治。開出藥方後又怕病家無錢,便叮囑到九巷村他自己開設的藥鋪去,可以免費取藥。素喜依仗官勢淩欺百姓的姜、柳兩人,見此情景也大受感動,對李莪華說:“將來大老爺(指縣令)為你建廟時,我二人願分立左右站班伺候。”後來李大夫廟內果然塑有站班兩人,且都呼之為“姜大哥”、“柳大哥”。

當時鄉村缺醫少藥,請醫生常是車馬迎送,設筵招待。李莪華卻一反常規提出,10裡以內徒步往來,無煩車馬。吃飯只需燒酒一壺,燒餅兩三個即可,並聲稱這是他最喜歡吃的東西,其實是為了減輕病家的負擔。他對重病詳細記錄,常是不請自到及時複診,每遇時疫流行,他更是不避寒暑,不辭勞苦,往返跋涉,竭盡所能,救危扶傷。患者多受其德,群眾威望極高,以至生前便在九巷村為他築生祠,死後又在李家官莊建李大夫廟紀念他。

每年農曆四月十三是李莪華生日,李家官莊廟前有3天廟會,香客商販感先生之德,不辭數百里之遙,絡繹而至,為之祭奠。當地諺謠說:“捨得了秋和麥,舍不了官莊會。”盛況可見。為感恩李莪華大夫,人們仍依他生前所囑,用燒酒一壺,以紅線系燒餅一個祭奠他,香火延續,至今猶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