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酒的種類和飲酒健康

三杯能和萬事

一醉善解千愁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 距今超過五千年歷史。 酒文化實際就是一部中國歷史, 我們浩浩長河的中國歷史中隨處可見酒的身影。

中國很多典故都與酒有關:“酒池肉林”、“鴻門宴”、“青梅煮酒論英雄”、“醉打金枝”、“杯酒釋兵權”等等。

❖酒的起源及分類

漢字“酉”是“酒”的本字。 酉, 甲骨文像是有酒簍伸進大缸的酒罈。 “酉”的“酒罈”本義消失後, 甲骨文中對再加“水”就變成了現代“酒”字的雛形。 酒的發明比文字出現要早得多, 所以酒的起源沒有準確的年代記載。 在中國有說法上古時代儀狄發明了酒, 大禹嘗酒後大加讚美, 並因儀狄的天才而疏遠了他。 還有說法認為, 是杜康最早發明了高梁酒。 《史記·殷本紀》關於紂王“以酒為池, 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 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 以介眉壽”的詩句等, 都表明中國酒之興起,

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中國白酒與白蘭地、威士卡、伏特加、金酒、朗姆酒並稱為世界六大蒸餾酒, 關於白酒的起源說法不一, 但白酒距今至少也有約 1000 年的歷史。 白酒的釀造方法多樣, 在原料, 制曲(曲用於發酵釀酒原料)和蒸餾等環節上各不相同, 商場超市中各類白酒琳琅滿目, 種類繁多, 而市面上最普遍的是以香型分類, 主要有以下8種:

1、醬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也稱茅香型白酒, 以高粱為釀酒原料, 用高溫制得的大麯經多次發酵釀造而成。 酒液微黃透明、香氣優雅細膩、入口醇甜、綿柔, 具有明顯的酸味, 回味悠長, 其“空杯留香持久”最是出名。 典型代表:貴州茅臺酒、四川郎酒。

2、濃香型白酒:濃香型白酒以高粱為主要原料, 混蒸續糟,

有“千年窖、萬年糟”之稱。 酒質無色透明、芳香濃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長。 典型代表:以瀘州老窖、五糧液、洋河大麯。

3、兼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在香氣和口感上兼顧了濃香和醬香型白酒的風味, 有 2 種風格, 或濃中帶醬, 或醬中帶濃。 典型代表:濃中帶醬——黑龍江的玉泉白酒, 醬中帶濃——湖北的白雲邊酒。

4、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也稱汾香型白酒, 以高粱為原料釀酒, 採用大麥和豌豆制曲, 生產工藝可簡單概括為“清蒸二次清”。 典型的清香型白酒無色、清亮透明, 是喜歡伏特加的外國友人比較青睞的香型。 代表產品:山西汾酒。

5、米香型白酒:採用大米作原料, 小曲發酵, 具有晶瑩剔透、香而不豔、頭甘尾淨的特點。 代表產品:桂林三花酒。

6、鳳香型白酒:採用粳高粱為主要原料,

以大麥、豌豆制曲, 其風格“含有多層次的風味”, 即酸、甜、苦、辣、香、但諸味協調, 尾淨悠長。 典型代表:陝西鳳翔西鳳酒。

7、芝麻香型:以高粱為主要原料, 利用麥曲進行糖化發酵, 老五甑工藝釀造。 其酒體無色, 香氣淡雅, 入口後有類似芝麻的香氣, 伴有輕微的醬香。 典型代表:山東的景芝白乾和一品景芝系列

8、老白乾香型:以優質高粱為原料, 採用純小麥中溫曲進行發酵和老五甑工藝法釀造, 其典型的感官評語有“酒體協調、微帶糧香、醇厚挺拔”。 典型代表:河北衡水老白乾, 所謂“老”, 是指歷史悠久;“白”, 是指酒質清澈;“幹”, 是指酒度高, 達67度。

此外還有豉香型、特香型、藥香型和馥鬱香型。 表面上看, 白酒的香型與其化學組分密切相關, 這些化學組分都是發酵工藝的產物。 因此, 工藝不同, 酒的化學組分不同, 香型不同。 反之, 香型不同, 工藝也不同, 其化學組分也不同。 影響酒的香型和化學組分的主要因素有:原料、制曲(糖化發酵劑)工藝、發酵釀酒工藝, 操作、窖池結構、生產環境等, 此外,還與貯存時間、貯存容器有關。

國外的知名蒸餾酒種類及基本工藝:

白蘭地:以葡萄為原料,若以其它水果為原料製成的蒸餾酒,須放在木桶裡經過相當時間的陳年。通常在白蘭地前冠以水果的名稱,如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梨子白蘭地等等。

威士卡:以大麥、黑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舊的木桶中進行酵化而酵化而釀成的。

朗姆酒:朗姆酒以叫糖酒,是制糖業的一種副產品,它以蔗糖作原料,先製成糖蜜,然後再經發酵、發餾,在橡木桶中儲存3年以上而成。

金酒:又名叫杜松子酒,最先由(荷蘭)生產,在(英國)大量生產後聞名於世,是世界第一大類的烈酒。以大麥芽與裸麥等為原料,經發酵後蒸餾三次獲得穀物原酒,然後加入杜松子香料再蒸餾。最後將精餾而得的酒貯存於玻璃槽中待其成熟,包裝時稀釋至酒度量40度左右。金酒為調製雞尾酒的基酒。

伏特加:伏特加語源於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詞,當中“水”的發音“Voda”,約14世紀開始成為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伏特加酒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製成高達95°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60°並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獨具一格的特色。

特其拉(龍舌蘭)酒:特其拉酒(Tequila)-產於墨西哥,它的生產原料是一種叫做龍舌蘭(蘆薈)的珍貴植物,其實它屬於仙人掌類,是一種怕寒的多肉花科植物,經過10年的栽培方能釀酒。

❖飲酒與健康

"酒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酒最基本的功用是體現在其飲食功能上,在傳統的飲食文化裡酒是必不可少的,人們說"無酒必竟不成席"就是為了強調酒在飲食中的重要性。李時珍說“酒是百藥之長”,適量飲酒對身體有調適作用,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痹散結、溫陽祛寒,疏肝解郁、宣情暢意;適量飲酒能增加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促進胃腸的消化和吸收;促進血液迴圈;起興奮精神,強心提神,消除疲勞,促進睡眠等作用。

人體如何吸收酒精

酒精在人體內不需要經過消化作用,就可直接擴散進入血液中,並分佈至全身。酒精被吸收的過程可能在口腔中就開始了,到了胃部,也有少量酒精可直接被胃壁吸收,到了小腸後,小腸會很快地大量吸收。酒精吸收進入血液後,隨血液流到各個器官,主要是分佈在肝臟和大腦中。這也就是為什麼喝酒後,首先胃裡灼燒,然後全身發熱,最後上頭的原因。

飲酒是否有益健康,關鍵要把握量,要講究適度。

“適度”這個詞很難定義,每個人酒量是有差異的,要看各人的身體強弱和對酒精的耐受力大小而定,主要取決於人體酒精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這兩個脫氫酶的活性,活性大,則飲酒量大,活性小,飲酒量小。一般說,一個正常的人每1公斤體重,每次飲用純酒精0.6~0.8毫升,這樣不但無害,反而會使人輕鬆愉快。所以按這個比例,一個60公斤的人一次飲用各類酒參考數:啤酒:約1.5~2瓶;葡萄酒(12度):6~8兩;黃酒:4.5~6兩;白蘭地、威士卡:1.6~2.2兩;白酒(65度)1~1.4兩。

女人比男人能喝酒,對嗎?

有人說:“女人天生三兩酒”。 事實真相:女性胃部的ADH酶少於男性的,同等身材的女性與男性相比,喝入同樣數量的酒時,女性要比男性多吸收1 / 3的酒精,肝臟的分解負擔更重,所以單從生理上講,女性喝酒更容易先醉。 看來“女中豪傑”還是輕易不要當。

解酒易食:

優酪乳、蜂蜜水、西瓜汁、柚子、鹽開水、醋、番茄汁、生梨和香蕉等。

酒後不宜:酒後不宜飲茶和咖啡、酒後不宜吸煙泡澡等、酒後不宜喝牛奶豆漿。

此外,還與貯存時間、貯存容器有關。

國外的知名蒸餾酒種類及基本工藝:

白蘭地:以葡萄為原料,若以其它水果為原料製成的蒸餾酒,須放在木桶裡經過相當時間的陳年。通常在白蘭地前冠以水果的名稱,如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梨子白蘭地等等。

威士卡:以大麥、黑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舊的木桶中進行酵化而酵化而釀成的。

朗姆酒:朗姆酒以叫糖酒,是制糖業的一種副產品,它以蔗糖作原料,先製成糖蜜,然後再經發酵、發餾,在橡木桶中儲存3年以上而成。

金酒:又名叫杜松子酒,最先由(荷蘭)生產,在(英國)大量生產後聞名於世,是世界第一大類的烈酒。以大麥芽與裸麥等為原料,經發酵後蒸餾三次獲得穀物原酒,然後加入杜松子香料再蒸餾。最後將精餾而得的酒貯存於玻璃槽中待其成熟,包裝時稀釋至酒度量40度左右。金酒為調製雞尾酒的基酒。

伏特加:伏特加語源於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詞,當中“水”的發音“Voda”,約14世紀開始成為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伏特加酒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製成高達95°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60°並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獨具一格的特色。

特其拉(龍舌蘭)酒:特其拉酒(Tequila)-產於墨西哥,它的生產原料是一種叫做龍舌蘭(蘆薈)的珍貴植物,其實它屬於仙人掌類,是一種怕寒的多肉花科植物,經過10年的栽培方能釀酒。

❖飲酒與健康

"酒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酒最基本的功用是體現在其飲食功能上,在傳統的飲食文化裡酒是必不可少的,人們說"無酒必竟不成席"就是為了強調酒在飲食中的重要性。李時珍說“酒是百藥之長”,適量飲酒對身體有調適作用,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痹散結、溫陽祛寒,疏肝解郁、宣情暢意;適量飲酒能增加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促進胃腸的消化和吸收;促進血液迴圈;起興奮精神,強心提神,消除疲勞,促進睡眠等作用。

人體如何吸收酒精

酒精在人體內不需要經過消化作用,就可直接擴散進入血液中,並分佈至全身。酒精被吸收的過程可能在口腔中就開始了,到了胃部,也有少量酒精可直接被胃壁吸收,到了小腸後,小腸會很快地大量吸收。酒精吸收進入血液後,隨血液流到各個器官,主要是分佈在肝臟和大腦中。這也就是為什麼喝酒後,首先胃裡灼燒,然後全身發熱,最後上頭的原因。

飲酒是否有益健康,關鍵要把握量,要講究適度。

“適度”這個詞很難定義,每個人酒量是有差異的,要看各人的身體強弱和對酒精的耐受力大小而定,主要取決於人體酒精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這兩個脫氫酶的活性,活性大,則飲酒量大,活性小,飲酒量小。一般說,一個正常的人每1公斤體重,每次飲用純酒精0.6~0.8毫升,這樣不但無害,反而會使人輕鬆愉快。所以按這個比例,一個60公斤的人一次飲用各類酒參考數:啤酒:約1.5~2瓶;葡萄酒(12度):6~8兩;黃酒:4.5~6兩;白蘭地、威士卡:1.6~2.2兩;白酒(65度)1~1.4兩。

女人比男人能喝酒,對嗎?

有人說:“女人天生三兩酒”。 事實真相:女性胃部的ADH酶少於男性的,同等身材的女性與男性相比,喝入同樣數量的酒時,女性要比男性多吸收1 / 3的酒精,肝臟的分解負擔更重,所以單從生理上講,女性喝酒更容易先醉。 看來“女中豪傑”還是輕易不要當。

解酒易食:

優酪乳、蜂蜜水、西瓜汁、柚子、鹽開水、醋、番茄汁、生梨和香蕉等。

酒後不宜:酒後不宜飲茶和咖啡、酒後不宜吸煙泡澡等、酒後不宜喝牛奶豆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