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喝酒是個技術活:一篇人氣爆棚關於喝酒的文章

01.

前段時間看到一段文字, 感覺很有意思, 所以結合我對喝酒的理解談一談這個技術活。

有人問我:你除了喝酒……你還會幹什麼?

我的天哪, 我都想笑了!

喝酒, 要具備以下條件:

會聊天, 會溝通, 會社交, 會看人。

能熬夜, 能早起, 懂捨得, 懂政治, 懂娛樂, 懂情調, 還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你以為喝酒這麼容易啊?

喝酒是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高尚的情趣!

壺裡乾坤大, 杯中日月長!

我想問你, 不會喝酒, 你能會啥?

02.

酒桌上的主陪是關鍵, 山東人對喝酒的規矩比較講究, 有一句順口溜:

主陪靠威望, 副陪靠酒量, 三陪靠膽量, 四陪靠色相。

意思是說主陪必須能夠鎮得住場, 要麼和主賓地位相當, 或者高於主賓, 主陪的主要任務不是喝酒, 而是說話和調節氛圍。

副陪的主要任務一般是喝酒或者結帳, 也是喝酒的“發動機”, 社會地位或者年齡一般都低於主陪, 帶酒的次數要少於主陪。

三陪更低於副陪, 不管能喝不能喝都要敢喝, 如果輪到三陪帶酒時, 一般就是兩口或者一口幹一杯了。

四陪更甚。

喝酒其實是個其樂融融的事兒, 畢竟東家花錢賠功夫不是為了製造緊張氣氛, 但很多時候在酒桌上要遇到自己不認識的人, 對第一次見面的人印象如何, 這就牽連到一個“識人”的問題。

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如沐春風、舒適坦然、心口如一、值得交往, 這樣的人往往會在後期的交往中成為自己的朋友。

但也有的人素質低下、欲望無窮、只顧自己、信口胡來, 這樣的酒場喝得劍拔弩張、冗長無味,

最後也是一錘子買賣的事兒。

03.

04.

怎樣組織好一次酒場, 考驗的是一個人綜合素質, 按需求大致可分為:

有求於人的酒場, 朋友閑坐的酒場, 被人拉去陪酒的酒場, 公務接待的酒場, 逢年過節的各類聚餐。

但不管哪類酒場, 切記一定讓自己成為一個受人喜歡的人。 不能為了喝酒而喝酒, 首先要弄懂喝酒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比如:

為什麼喝?跟誰喝?去哪裡喝?喝什麼酒?喝完以後做什麼, 其實這些並不難, 稍微用點心就可以做到。

我最喜歡的酒場是三五好友, 邊聊邊喝, 沒有喝酒的任務與壓力, “濃妝淡抹總相宜”,隨便喝,可以多喝也可以不喝,一切隨心。今天亦然,相約四人,隨便喝點隨便談!

最後用兩首詩詞作結,算是為中國酒文化做一下普及。

一首是李煜的《漁父詞》:

一壺酒,

一竿綸,

快活如儂有幾人?

另一首是李白的《月下獨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濃妝淡抹總相宜”,隨便喝,可以多喝也可以不喝,一切隨心。今天亦然,相約四人,隨便喝點隨便談!

最後用兩首詩詞作結,算是為中國酒文化做一下普及。

一首是李煜的《漁父詞》:

一壺酒,

一竿綸,

快活如儂有幾人?

另一首是李白的《月下獨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