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郎才盡”的江淹

江淹(444~505), 字文通, 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 南朝文學家、軍事家, 曆仕宋、齊、梁三朝。

1.江郎才盡。 網路配圖

江淹少年時好學,

6歲能詩, 13歲喪父, 因文章而聲名顯著。 但是, 江淹後期作品品質卻大不如前, 被世人認為才思衰退、“江郎才盡”。

2.江淹。 網路配圖

江淹前半生官場失意、文壇得意。 南朝宋泰始二年(466), 江淹受牽連被誣受賄入獄, 貶為建安吳興縣(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令。 坎坷的經歷造就了江淹在辭賦方面的突出文學成就,

代表作《恨賦》《別賦》等都出自這個時期。

3.江淹塑像。 網路配圖

江淹後半生官場得意、文壇失意。 南朝齊、梁時期, 江淹屢次都成功地預言正確戰勝的一方, 得以平步青雲。 齊高帝建元初年(479), 任豫章王記室(類似今秘書)並兼任東武縣令,

參與撰寫國史。

4.梁武帝蕭衍。 網路配圖

梁武帝時, 官至驃騎大將軍兼尚書左丞, 封醴陵侯。 他為官清正, 不避權貴。 但是, 後期事務繁忙, 沒有精力專心創作, 故文思衰退。

5.梁武帝蕭衍捨身出家的同泰寺。 網路配圖

後半生的江淹在才華和富貴之間, 選擇了富貴, 把聰明才智慧用在了亂世求生存上。 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 身居高位, 越平庸就越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