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圯上受書”與張良的複國夢

很多人知道張良, 是從“圯上受書”的故事開始。

傳言張良年輕時, 有一回閒逛, 遇到一個布衣老頭兒。 老頭兒見張良走到身邊的時候, 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去, 然後沖著張良喊道:“小子, 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不已, 不過還是看在他年長的份兒上, 替他取鞋上來。 沒想到, 老頭見到鞋子, 傲慢的翹起腳, 對他說:“給我穿上。 ”張良也是熱血青年啊, 很生氣, 但是不知出於各種我們不曉得的原因, 還是熱氣吞聲幫他穿上了。 老頭兒穿好鞋, 不但沒有感謝, 反而大笑而去, 張良不解, 呆立原地, 不久那老頭兒竟然又返回橋上,

對張良笑著說“孺子可教矣。 ”然後與張良約定五日後一早橋頭相見。 此人行跡雖然怪異, 可是牛人做事不是一向異于常人嗎?張良非常明白這一點, 於是五日後一早趕來赴約。 後來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老頭折騰了張良三次, 終於相信了張良的誠意, 傳給張良了一本“太公兵法”。 張良如獲至寶, 勤學苦練, 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 足智多謀的謀士。 而那位老人, 被稱為“黃石老人”。 這個故事被演繹成很多戲曲、繪畫等藝術形式, 盛傳百年, 為後世津津樂道。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已經不可考, 而且有很多令人生疑的地方, 例如, 血氣方剛的張良為什麼會忍氣吞聲的替老人拾取鞋子?為什麼老人再三為難一個剛見面的年輕人?黃石老人與太公兵法真有其事嗎?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下的這個故事, 看似只是為了給偉大人物增添神奇色彩, 但其實卻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東西。

首先從時間上看, “圯上受書”發生在張良歷經失敗後的逃亡時期。 第二從細節上看, “受書”事件之後,

張良行事風格與之前大相徑庭, 為什麼會有這些疑問, 筆者以為, “圯上受書”看似一個傳奇故事, 實際上卻是司馬遷在暗示著讀者, 這是張良成長路上的一道分水嶺, 將他從一個熱血複國的青年蛻變為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謀略家。 我們不妨以此為引子, 試探著從張良的成長過程, 發現蛛絲馬跡。

國漫《秦時明月》中的張良

一、世家子弟

張良的出身, 完全不同于劉邦、蕭何、陳平、韓信等人。 後者世代布衣, 屬於無產階級群眾陣營, 若是太平盛世可能無非就是我們身邊的販夫走卒。 張良不同, 他出身顯赫, 從他父親往上數三代人做了五朝韓國的丞相。 你能想像這樣的官宦世家, 他的母親、祖母乃至叔伯兄妹, 必然不是泛泛之輩。 在這樣一個延綿百年、鐘鼎世家的家族薰陶下, 即便張良幼年喪父, 卻從骨子裡擁有當時一般人所不具備的家國情懷, 以及非同凡人的理想抱負。

這裡得說一點兒題外話, 有人可能覺得韓國在戰國諸國中屬於不入流的小角色, 身為韓國丞相也不會有什麼作為。

這就大錯特錯了。 戰國時期諸侯紛爭, 能生存下來的, 必定有其特別之處。 有的國家存在靠地盤大(楚)、有的靠弓馬強(趙)、有的靠人才多(秦)、還有的靠財富廣(魏), 唯獨韓國, 單論哪項都拼不過別人, 但仍能在戰國前後兩個強國(分別是魏和秦)的夾縫下生存下來, 這必須是要有兩把刷子的。 生逢這樣的國家又處於核心集團, 張良的祖輩們想必深諳騰挪制衡之術, 依靠巧妙平衡周旋在大國夾縫中保存自己(這個道理請參看美、俄、中三國夾縫下生存的棒子國)。 這些東西, 年幼的張良雖然不直接接觸, 卻難免耳濡目染, 深深影響到了他“謀天下”大格局謀略觀。

這些都是後話, 年輕時候的張良, 並未表現出過多的深謀遠慮, 反倒是如同其他年輕人一樣,做事一身熱血不計後果。

張良父親死後不久,韓國就被秦國吞併了,少年張良心中滿是滅國的仇恨,於是在他三十歲之前,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兩個字“報仇”。

這對於他來講,不僅是家恨,更多的是國仇。他散盡家財投入到反秦運動中,甚至連自己的親兄弟死了都沒錢埋葬。不僅如此,他還以一介儒生之軀,親自尋找到一名大力士,一起埋伏在秦始皇東巡的路上,企圖刺殺秦始皇。結果刺殺行動失敗,他不得不隱姓埋名,開始了逃亡生涯。

刺殺失敗讓他清醒的認識到,依靠自己的力量推翻秦帝國的統治是不現實的,他必須依靠更大的力量。於是他於逃亡路上四處結交朋友,同在秦帝國壓迫下的亡國貴族青年,便是最好的對象,這其中就包括因殺人而被迫四處躲避的楚國貴族項伯。

“圯上受書”故事發生的時間,正是在他第一次復仇失敗的逃亡路上。因此,與其把“圯上受書”作為一個故事來看,不如把他作為張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從這時開始,那個衝動而滿腔熱血,顛沛流離想憑一己之力複國的張良漸漸冷靜了,一個隱忍而背負使命,尋找機會謀定天下的張良正式踏上歷史的舞臺。

張良劇照

二、誰是真命天子

陳勝吳廣起義不久,蟄伏的張良覺得是自己重出江湖的時候了。他聚合起一百多跟他一樣的年輕人,打算投奔附近的起義軍景駒,再次拉起革命的大旗。結果在路上,遇到了也是剛剛揭竿而起劉邦。此時劉邦人馬不過千人,兩人在各路起義隊伍中都不顯眼。但張良卻與劉邦相見恨晚,談的非常投機。這個偶然的會面讓張良決定放棄去找景駒的計畫,轉而跟劉邦一起投奔當時起義隊伍中的帶頭大哥——楚國貴族項梁。

此時的兩人,一個並未顯示出爭霸天下的實力,另一個懷揣著“滅秦複韓”的大計。張良利用一切機會和資源,終於借著項梁立楚懷王之際,成功遊說項梁立韓國公子成為韓王,並在此後名正言順的打著韓王的大旗開始鬧革命。

可不久的事實證明,出身丞相世家的張良滿腹謀略謀,領兵打仗卻真的差點兒意思。韓王任命張良為將與秦兵交戰攻城掠地,你來我往幾個回合下來,張良不但沒討到什麼便宜,還從一開始的形勢大好變成了被人家追著四處打遊擊。

直到劉邦帶軍從洛陽南下,張良與其會和,借劉邦之勢連下數城,大敗秦軍,韓王才算終於建立了根據地。經過戰爭洗禮的張良認清現實,自己就不是帶兵打仗的料。於是他索性與韓王請行,以韓王“借”于劉邦之名,追隨劉邦一路西征,沒想到這一下子打下去,兩人配合如此默契,竟然順利攻進咸陽城。後來張良又幫劉邦度過人生大劫——“鴻門宴”。在生命危機的關鍵時候,張良果斷決定讓領導先走,自己留下來向項羽解釋情況。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堅決“挺劉”的立場。

但此時的張良對“複韓”大業仍心存幻想。漢王劉邦入巴蜀時,張良忍痛拜別劉邦,追隨韓王成,打算去往韓國封地。結果項羽再次幫了哥倆一把,他不知出於什麼考慮,始終不願放韓王去封地,最後還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在彭城把他給殺了。

這一下張良終於從“複韓”的大夢中醒過來,徹底認清現實。終於義無反顧的站到了劉邦的一邊,成為劉邦奪取“楚漢相爭”最終勝利的第一謀士。

張良與陳平同為劉邦謀士,但兩人謀略大相徑庭。如果說陳平之謀是對於對具體問題的具體辦法,張良之謀則更偏重於戰略性和整體性。歷史上對於張良的計策記載不多,但從劉邦評價張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能看得出,劉邦對張良是懷欣賞和肯定態度的,也許他覺得張良是唯一能夠站在與他同等高度對話的人。

所謂“孺子報韓志已奇,天涯更有莽男兒”,張良雖被司馬遷稱之“有婦人相”,卻也曾有過這樣一段豪氣不減,拔刀報國的過往。張良為漢之謀臣,未曾一日居輔相之位,而功勞實為三傑之首。自漢而下,能與張良相提並論的,唯有諸葛孔明略相伯仲而已。

反倒是如同其他年輕人一樣,做事一身熱血不計後果。

張良父親死後不久,韓國就被秦國吞併了,少年張良心中滿是滅國的仇恨,於是在他三十歲之前,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兩個字“報仇”。

這對於他來講,不僅是家恨,更多的是國仇。他散盡家財投入到反秦運動中,甚至連自己的親兄弟死了都沒錢埋葬。不僅如此,他還以一介儒生之軀,親自尋找到一名大力士,一起埋伏在秦始皇東巡的路上,企圖刺殺秦始皇。結果刺殺行動失敗,他不得不隱姓埋名,開始了逃亡生涯。

刺殺失敗讓他清醒的認識到,依靠自己的力量推翻秦帝國的統治是不現實的,他必須依靠更大的力量。於是他於逃亡路上四處結交朋友,同在秦帝國壓迫下的亡國貴族青年,便是最好的對象,這其中就包括因殺人而被迫四處躲避的楚國貴族項伯。

“圯上受書”故事發生的時間,正是在他第一次復仇失敗的逃亡路上。因此,與其把“圯上受書”作為一個故事來看,不如把他作為張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從這時開始,那個衝動而滿腔熱血,顛沛流離想憑一己之力複國的張良漸漸冷靜了,一個隱忍而背負使命,尋找機會謀定天下的張良正式踏上歷史的舞臺。

張良劇照

二、誰是真命天子

陳勝吳廣起義不久,蟄伏的張良覺得是自己重出江湖的時候了。他聚合起一百多跟他一樣的年輕人,打算投奔附近的起義軍景駒,再次拉起革命的大旗。結果在路上,遇到了也是剛剛揭竿而起劉邦。此時劉邦人馬不過千人,兩人在各路起義隊伍中都不顯眼。但張良卻與劉邦相見恨晚,談的非常投機。這個偶然的會面讓張良決定放棄去找景駒的計畫,轉而跟劉邦一起投奔當時起義隊伍中的帶頭大哥——楚國貴族項梁。

此時的兩人,一個並未顯示出爭霸天下的實力,另一個懷揣著“滅秦複韓”的大計。張良利用一切機會和資源,終於借著項梁立楚懷王之際,成功遊說項梁立韓國公子成為韓王,並在此後名正言順的打著韓王的大旗開始鬧革命。

可不久的事實證明,出身丞相世家的張良滿腹謀略謀,領兵打仗卻真的差點兒意思。韓王任命張良為將與秦兵交戰攻城掠地,你來我往幾個回合下來,張良不但沒討到什麼便宜,還從一開始的形勢大好變成了被人家追著四處打遊擊。

直到劉邦帶軍從洛陽南下,張良與其會和,借劉邦之勢連下數城,大敗秦軍,韓王才算終於建立了根據地。經過戰爭洗禮的張良認清現實,自己就不是帶兵打仗的料。於是他索性與韓王請行,以韓王“借”于劉邦之名,追隨劉邦一路西征,沒想到這一下子打下去,兩人配合如此默契,竟然順利攻進咸陽城。後來張良又幫劉邦度過人生大劫——“鴻門宴”。在生命危機的關鍵時候,張良果斷決定讓領導先走,自己留下來向項羽解釋情況。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堅決“挺劉”的立場。

但此時的張良對“複韓”大業仍心存幻想。漢王劉邦入巴蜀時,張良忍痛拜別劉邦,追隨韓王成,打算去往韓國封地。結果項羽再次幫了哥倆一把,他不知出於什麼考慮,始終不願放韓王去封地,最後還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在彭城把他給殺了。

這一下張良終於從“複韓”的大夢中醒過來,徹底認清現實。終於義無反顧的站到了劉邦的一邊,成為劉邦奪取“楚漢相爭”最終勝利的第一謀士。

張良與陳平同為劉邦謀士,但兩人謀略大相徑庭。如果說陳平之謀是對於對具體問題的具體辦法,張良之謀則更偏重於戰略性和整體性。歷史上對於張良的計策記載不多,但從劉邦評價張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能看得出,劉邦對張良是懷欣賞和肯定態度的,也許他覺得張良是唯一能夠站在與他同等高度對話的人。

所謂“孺子報韓志已奇,天涯更有莽男兒”,張良雖被司馬遷稱之“有婦人相”,卻也曾有過這樣一段豪氣不減,拔刀報國的過往。張良為漢之謀臣,未曾一日居輔相之位,而功勞實為三傑之首。自漢而下,能與張良相提並論的,唯有諸葛孔明略相伯仲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