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不把家眷接到梁山,呼延灼在打著什麼算盤

呼延灼在小說54、55回描寫, 梁山好漢中第81個出場。

祖籍並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人氏。 開國名將河東呼延贊嫡派子孫, 使兩條鋼鞭,

有萬夫不當之勇, 人稱雙鞭呼延灼。 任汝寧州都統制(相當於現在的野戰軍駐汝甯地區少將軍長)。 奉高俅之命帶兵剿殺梁山, 靠用連環馬軍首戰得勝。 後被徐甯破了連環馬, 吃了敗仗被擒, 宋江禮拜受感動入夥梁山。 他的武藝與林沖相當。

是梁山第8條好漢, 封為馬軍五虎將第4名, 與楊志、韓滔、彭玘一同把守正北旱寨。 而上山之後, 呼延灼立下的首功, 便是俘虜了五虎將之首——大刀關勝。

在水滸傳小說的描寫中, 關勝和呼延灼他們兩個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相似點:第一, 關勝和呼延灼都是做官的, 生活安逸, 而且大有前途;第二, 他們兩個人很巧的都是在攻打梁山的時候被梁山的人捉住, 從而加入了梁山好漢的隊伍裡;第三, 這兩個人投入梁山不是為了別的, 而是等日後能夠再次成功。

關勝與呼延灼, 一個是關羽的後人, 一個是呼延贊的後人, 都是世家大族。

他們的社會背景與其他人也不相同, 起跑線的位置也比別人更遠。 要說兩個人誰比較厲害, 當初呼延灼攻打梁山的時候, 把梁山眾人打的鎩羽而逃, 不得不對呼延灼使用特定的戰術。 而對於關勝, 梁山的態度是毫無壓力。

當然, 這裡離不開呼延灼的詐降, 騙取了關勝的信任。 如果從基因的角度, 關勝註定排在呼延灼前面, 而昔日的手下敗將——霹靂火秦明又為何排在呼延灼的前面?

關勝排梁山第5位引發很多《水滸》讀者的不滿, 大多讀者都認為這第5位應該是豹子頭林沖。 其實, 關勝之所以超越林沖還是由於他的身份。 論武藝, 關勝和林沖水準相當, 但關勝是位將軍、林沖只是教頭, 關勝還是“古代大眾偶像”關羽的後代,

加上宋江最希望證明梁山人物的“非凡”, 所以關勝就跑到了林沖前面。

呼延灼也是朝廷的將軍, 討伐梁山兵敗被擒, 宋江好言相勸才入夥。 所以對於呼延灼這樣的將軍, 必須給高位穩住。 況且呼延灼乃北宋名將呼延贊之後, 武藝高強, 這也是他排在高位的原因, 因為呼延灼上山比秦明晚得多, 戰功比秦明也略遜一些, 所以他排在秦明之後, 居第8位。

上山后,呼延灼的家眷又在哪裡?

朝廷的降將,梁山首先是接他們的家眷上梁山,一是為了讓他們死心塌地為梁山服務,更主要是怕朝廷追究,給家眷帶來殺身之禍,連武聖關公的後代關勝都把家眷搬上了梁山,而呼延灼卻沒有,留下了一個和朝廷溝通的橋樑。

呼延灼並非主動投降的,他忠心報國的志向始終堅持。十面埋伏破童貫時,呼延灼單挑了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他手下留情,段鵬舉是唯一突圍逃掉的童貫麾下八兵馬都監,用行動給朝廷傳遞了信號。他和關勝都是梁山泊馬軍五虎成員,從組織和武力上為招安創造了條件,順利幫助梁山實現了招安,圓滿完成了朝廷交給他的剿滅梁山的任務。

征方臘歸來,呼延灼完成朝廷任務歸隊,“受禦營指揮使,每日隨駕操備。”後來參與抗金。最後的結局然並卵,大廈將傾的北宋不會因為一兩個人而不倒。

上山后,呼延灼的家眷又在哪裡?

朝廷的降將,梁山首先是接他們的家眷上梁山,一是為了讓他們死心塌地為梁山服務,更主要是怕朝廷追究,給家眷帶來殺身之禍,連武聖關公的後代關勝都把家眷搬上了梁山,而呼延灼卻沒有,留下了一個和朝廷溝通的橋樑。

呼延灼並非主動投降的,他忠心報國的志向始終堅持。十面埋伏破童貫時,呼延灼單挑了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他手下留情,段鵬舉是唯一突圍逃掉的童貫麾下八兵馬都監,用行動給朝廷傳遞了信號。他和關勝都是梁山泊馬軍五虎成員,從組織和武力上為招安創造了條件,順利幫助梁山實現了招安,圓滿完成了朝廷交給他的剿滅梁山的任務。

征方臘歸來,呼延灼完成朝廷任務歸隊,“受禦營指揮使,每日隨駕操備。”後來參與抗金。最後的結局然並卵,大廈將傾的北宋不會因為一兩個人而不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