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朱允炆去哪了

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七十一歲的朱元漳去世, 依照它生前的安排由他便留下遺詔, 由二十一歲的皇孫朱允繼位, 年號建文, 也就是歷史上的明惠帝。 傳說朱元璋臨死之前, 不放心朱允炆, 便交給自己的貼身太監一個密匣, 稱如果皇太孫一生平安無事, 不要打開這個匣子, 如果發什麼緊急情況, 就打開這個匣子, 它會告訴你怎麼做。 這是民間流傳下來的一個傳說故事, 不知是真是假, 但正是這些離奇的小故事, 更加增添了建文帝下落的神秘色彩。

燕王朱棣早就有起兵反叛, 奪取帝位之心, 只是苦於沒有很好的藉口,

這次建文帝削藩弄得天下諸侯怨聲載道。 這對閻王來說簡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藉口發動了"靖難之役"。 雖然名義上是要幫建文帝清除身邊的奸臣, 其實際上起兵反叛。 燕王起兵之後, 建文帝馬上慌了手腳, 急忙徵調各地方的軍隊入京勤王。 但是, 由於建文削藩以來, 地方諸侯已被他得罪殆盡, 所以, 地方諸侯紛紛投向燕王帳下, 背叛建文。 建文帝手下的文人不少, 但沒有多少可以帶兵打仗的將帥之才。 心腹齊泰、方孝孺等人也都是文人腐儒, 雖滿腹經綸, 但也沒有什麼用處。 就這樣, 燕王的軍隊沒費多大的力氣, 很快就打到了南京城。 建文帝見大勢已去,
下令火燒皇宮。 燕王朱棣攻入皇宮之後, 沒有找到建文帝, 便命人仔細搜查尋找建文, 宮裡的太監說說建文帝在萬般無奈之下, 跳入火中自焚了, 並從火堆裡找出一具屍體指認說是建文帝。 朱棣假惺惺的痛哭一番, 說自己只是要清理奸臣, 並不是要皇上死。 然後, 以皇帝禮將其厚葬, 但是, 在正史的文獻中, 卻沒有任何有關建文帝陵寢的記載, 而且後來的崇禎皇帝也曾親口說過建文無陵。

因此, 廢墟中的那具焦屍到底是否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到底死沒死, 沒死的話他又逃到了哪裡?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 朱棣本人也持有懷疑, 後世史家和民間傳說更是眾說紛紜, 離奇萬分。

一種說法認為, 建文帝並沒有死, 而是逃出南京, 到了貴州的一個寺廟當了和尚。 據說, 在燕王朱棣圍城之後, 建文帝叫天天不靈, 叫地地不應, 為防被俘受辱, 建文帝決定自盡殉國。 這時, 突然有一個太監跑了過來, 他告訴建文帝, 太祖皇帝臨終前曾經交給他一個密匣, 並叮囑他如果皇上遇到危難, 可以打開匣子。

建文帝聽後, 急忙命這個老太監取來密匣, 打開一看, 裡面裝有三套袈裟, 三張度牒, 一把剃刀, 三張度牒上分別寫著應賢、應能、應文三個名字。 應文指的是建文帝朱炆, 應賢、應能分別是指建文帝的心腹近臣楊應能、葉希賢。 匣中還有一封信, 上面寫道"應文從鬼門出, 余從水關禦溝而行, 薄暮, 會于神樂觀之西房"。 建文帝一看, 便明白這是太祖皇帝早就預料到自己會有今天, 傳此密匣, 告知自己剃髮為僧從密道出逃保命。 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剃髮做了和尚, 從鬼門逃出宮去開始了浪跡天涯的遊行四方的僧人生活。

建文帝化妝出逃之後, 皇后馬氏為了掩護他, 命令太監放火燒城, 然後自己跳入火海。 自焚而死。 第二天朱棣攻入皇宮之後, 搜尋建文帝的下落, 太監、宮女們迫于壓力, 便慌稱建文帝以自焚而死, 並指認皇后的屍體就是建文帝, 此時火中找出的屍體已被燒的面目全非, 難以辨清, 就這樣朱棣信以為真, 沒再追究。

有人甚至還找到了建文帝出家後的隱居之所, 貴州安順平壩縣境內的高峰寺。 據《平壩縣誌》記載:高峰山寺內齋堂地下有一個藏身洞,洞底有一塊石碑上刻有"秀峰肇建文跡塵知空般若門。"的銘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塊石碑上刻有開山祖師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經過。以此,後人推測此處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後的歸宿之地。

關於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自古至今一直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對於此,每一種說法都只能說是一家之言,因為沒有哪一種說法說自己有十分確鑿的證據,說歷史事實就是這樣。也許建文帝的生死與下落真的如其它歷史之謎一樣,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千古懸案。

貴州安順平壩縣境內的高峰寺。 據《平壩縣誌》記載:高峰山寺內齋堂地下有一個藏身洞,洞底有一塊石碑上刻有"秀峰肇建文跡塵知空般若門。"的銘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塊石碑上刻有開山祖師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經過。以此,後人推測此處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後的歸宿之地。

關於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自古至今一直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對於此,每一種說法都只能說是一家之言,因為沒有哪一種說法說自己有十分確鑿的證據,說歷史事實就是這樣。也許建文帝的生死與下落真的如其它歷史之謎一樣,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千古懸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