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電源上的80PLUS指的是啥?

電腦耗電量大?可能是電源惹的禍

很多電腦主機的使用者一直不清楚電源的一些知識, 有人認為, 為了能將高性能CPU、顯卡等硬體的性能充分發揮出來, 買一塊額定功率大的電源就行了。 殊不知, 有些電源有可能會讓你家的電錶多轉幾個圈, 讓電費蹭蹭往上漲。

我們知道, 電腦電源是一種用來供電的硬體, 它不是發電機, 而是變壓器。 它能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將220V的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 專門為CPU、主機板、硬碟、記憶體條、顯卡等電腦硬體進行供電。 一個電源裡需要整合多個部件, 主要組成的部件有濾波器、保護器、變壓器以及多條電路組成, 外殼還要配備一個散熱風扇。

變壓時, 電源轉換的能量還是會有損耗, 一般電源的轉換效率約在70%-80%, 所以還有20%-30%的能量轉化為了熱量, 為了散熱, 風扇肯定也是比較重要的電源部件。

主動式PFC線圈

如果電源在能量轉化過程中損耗越小, 那就說明該電源比較節能, 這時候電源的耗電量也就相對減少一些。 記得2002年5月1日, 中國曾推出過一種電源的強制認證, 該認證將電源內部的PFC設計列為必備標準。 PFC本身是一種用來衡量電源用電效率的參數, 由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得出,

有主動式PFC設計和被動式PFC設計兩種分類。 相對於被動式PFC來說, 主動式PFC擁有更高的轉換效率, 但是損耗也更大, 將近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能量被白白浪費。 不過, 當時推出的這種認證只能檢測到一部分電源的功耗, 如何為所有電源的能耗制定一個通用標準成為了全球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為了能統一能源認證的標準, 單靠國內以往推出的認證肯定是不行的。 而美能源署在2003年出臺, 2007年正式納入能源之星4.0標準的“80PLUS”現在逐漸成為了一種比較通用的電源能耗標準。

原來的獎勵機制 逐漸演變成為認證標準

剛入門攢機的朋友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電源上的80PLUS值得是啥?同功率的電源加了80PLUS/不加80PLUS能代表什麼?80PLUS為什麼還分為了金、銀、銅、白四種檔次?種種疑問總會讓我們在選擇電源的時候出現誤區, 最終買錯了電源。

80PLUS一開始並不是單純的規範, 美能源署推出它的初衷是希望通過一個固定的獎勵機制來鼓勵系統商在生產桌上型電腦或伺服器時選配滿載/50%負載/20%負載效率均在80%以上、在額定負載條件下PF值大於0.9的電源, 而“80PLUS”的意思就是指電源的轉換效率都必須保證在80%以上。 只要你家電源符合以上的要求, 桌上型電腦上每套系統獎勵5美元, 伺服器每套系統則獎勵10美元。 貼上了80PLUS的標籤之後, 你的電源可以獲得廣大消費者的信任, 更主要的是,你還能拿到國家給你的獎勵金。

至於它為什麼現在成為了主流的電源認證標誌,還是要看標準裡的內容定的如何。80PLUS認證也是在每年不斷更新和改動中,為了能適應技術的翻新、新產品的推出。從2008年起,美能源署就在原來白牌認證標準的基礎上開始大改動,新增了金(Gold)、銀(Silver)、銅(Bronze)三項認證,分別對應不同級別的產品認證。

其中,銅牌認證的標準是電源在20%輕載和滿載下的轉換效率必須達到82%以上,50%典型負載下的轉換效率則必須達到85%;銀牌認證的標準是電源在20%輕載和滿載的情況下,轉換效率必須達到85%以上,50%典型負載下必須達到88%;而金牌認證的標準是在20%輕載和滿載的情況下,轉換效率必須達到87%以上,50%典型負載下則必須達到90%。

隨後80PLUS還推出了鉑金認證,轉換效率要求再一次提升,20%輕載和滿載的情況下效率必須達到90%,50%典型負載下需要達到92%。

到了2011年,80PLUS又發佈了更高的電源標準——鈦金牌認證。20%輕載和滿載的情況下效率升至94%,50%典型負載下更是需要96%的效率。這可能是目前最嚴苛的電源標準,對於傳統的開關電源技術96%的轉換效率簡直就像天文數字。如果電源想要達到這個標準,就得不斷地榨取電源的PFC值,還要琢磨如何開發新的主控晶片。

那麼,帶有80PLUS標準的電源和不帶該標準的電源有何區別呢?首先,通過嚴格轉換率測試的80PLUS電源比普通電源具有更高的轉換效率,也更加節能,能直接為消費者省下不小的電費開支;其次,二者在PF方面有差異,80PLUS電源要求PF值在額定負載條件下大於90%,普通電源則沒有達到這麼高的PF值。高PF值得電源對電網的諧波污染要低得多,採用80PLUS的電源能起到保護國家電網的作用。

80PLUS的標準越細化,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採納它,消費者也會更加信賴它;而標準定的要求越嚴格,對於電腦用戶就越有利。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像鈦金80PLUS的電源就不那麼有性價比了,能達到鈦金標準的電源造價肯定也很高。不過對於資料中心的人來說,高轉換效率的電源價值體現的更加明顯,他們會優先考慮使用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的鈦金80PLUS認證的電源,這樣能保證廠房裡的電力不會浪費過多,同時保護廠房的電網。

如果某廠家的電源能通過金或者以上80PLUS的認證測試,說明這塊電源的性能也很不錯。同時,電源轉換效率的提升與堆料、選材和主控晶片都密切相關,通過高標準認證測試的電源的生產成本也很高,其售價也就相對比較昂貴。

目前來看,國際上大型電腦硬體廠商都開始貼80PLUS的標籤了,而國內有些廠家的電源還沒有獲得這個認證。80PLUS的認證標準從03年發展至今,已經做的相當成熟,而且還能保證即時更新,相信今後國產電源也會慢慢普及這種認證標準。至於80PLUS的轉換效率何時能上升至90PLUS,這可能需要等更先進的電源效率轉換技術誕生再說。

平時買電源怎麼看電源的認證?

所以,平時我們該怎麼看電源的認證標準呢?首先,PC大品牌肯定會貼80PLUS標籤,所以優先考慮帶80PLUS的電源吧。至於該選那個級別的80PLUS認證電源,筆者認為可以按自己的需求來。就小消費級電源來說,金銀銅認證中,金最好,銀其次,銅、白最低,價格則是金最貴,銀其次,銅、白最便宜。如果你就是個夠用黨,也不想為自己省多少電,大可以選擇功率低一點的80PLUS銅牌電源;如果你不差錢,想追求高性能供電,同時想為節能環保貢獻一份力,可以選金牌及以上的電源。

鑫穀的80PLUS金牌認證電源

然而並不是所有電源都會加入80PLUS的認證,通常這些電源產品都會在產品介紹中列出自己電源的轉換效率圖,想買不帶80PLUS認證電源,可以借助廠商提供的轉換效率圖來作參考。除了看認證標誌,買電源還要注意全/半模組、額定功率、電壓範圍等方面的資訊。

總的來說,選擇電源的時候大家要多看多做對比,如果你怕麻煩,不想在網站上挑的眼花繚亂,不如直接入手臺式整機。整機都是經過了內部調校,保證出廠時能穩定運行的產品,其硬體上的選擇也比較具有性價比。筆者還要在這裡強調,如果你很想自己攢機,就一定要調查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所需硬體的參數,特別是電源這類關鍵的硬體。筆者認為,攢機的最大好處就是省錢和學知識,還能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而現在人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筆者建議大家可以多利用閒置時間培養DIY的愛好,還可以向朋友曬曬自己的成果,多有成就感。

更主要的是,你還能拿到國家給你的獎勵金。

至於它為什麼現在成為了主流的電源認證標誌,還是要看標準裡的內容定的如何。80PLUS認證也是在每年不斷更新和改動中,為了能適應技術的翻新、新產品的推出。從2008年起,美能源署就在原來白牌認證標準的基礎上開始大改動,新增了金(Gold)、銀(Silver)、銅(Bronze)三項認證,分別對應不同級別的產品認證。

其中,銅牌認證的標準是電源在20%輕載和滿載下的轉換效率必須達到82%以上,50%典型負載下的轉換效率則必須達到85%;銀牌認證的標準是電源在20%輕載和滿載的情況下,轉換效率必須達到85%以上,50%典型負載下必須達到88%;而金牌認證的標準是在20%輕載和滿載的情況下,轉換效率必須達到87%以上,50%典型負載下則必須達到90%。

隨後80PLUS還推出了鉑金認證,轉換效率要求再一次提升,20%輕載和滿載的情況下效率必須達到90%,50%典型負載下需要達到92%。

到了2011年,80PLUS又發佈了更高的電源標準——鈦金牌認證。20%輕載和滿載的情況下效率升至94%,50%典型負載下更是需要96%的效率。這可能是目前最嚴苛的電源標準,對於傳統的開關電源技術96%的轉換效率簡直就像天文數字。如果電源想要達到這個標準,就得不斷地榨取電源的PFC值,還要琢磨如何開發新的主控晶片。

那麼,帶有80PLUS標準的電源和不帶該標準的電源有何區別呢?首先,通過嚴格轉換率測試的80PLUS電源比普通電源具有更高的轉換效率,也更加節能,能直接為消費者省下不小的電費開支;其次,二者在PF方面有差異,80PLUS電源要求PF值在額定負載條件下大於90%,普通電源則沒有達到這麼高的PF值。高PF值得電源對電網的諧波污染要低得多,採用80PLUS的電源能起到保護國家電網的作用。

80PLUS的標準越細化,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採納它,消費者也會更加信賴它;而標準定的要求越嚴格,對於電腦用戶就越有利。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像鈦金80PLUS的電源就不那麼有性價比了,能達到鈦金標準的電源造價肯定也很高。不過對於資料中心的人來說,高轉換效率的電源價值體現的更加明顯,他們會優先考慮使用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的鈦金80PLUS認證的電源,這樣能保證廠房裡的電力不會浪費過多,同時保護廠房的電網。

如果某廠家的電源能通過金或者以上80PLUS的認證測試,說明這塊電源的性能也很不錯。同時,電源轉換效率的提升與堆料、選材和主控晶片都密切相關,通過高標準認證測試的電源的生產成本也很高,其售價也就相對比較昂貴。

目前來看,國際上大型電腦硬體廠商都開始貼80PLUS的標籤了,而國內有些廠家的電源還沒有獲得這個認證。80PLUS的認證標準從03年發展至今,已經做的相當成熟,而且還能保證即時更新,相信今後國產電源也會慢慢普及這種認證標準。至於80PLUS的轉換效率何時能上升至90PLUS,這可能需要等更先進的電源效率轉換技術誕生再說。

平時買電源怎麼看電源的認證?

所以,平時我們該怎麼看電源的認證標準呢?首先,PC大品牌肯定會貼80PLUS標籤,所以優先考慮帶80PLUS的電源吧。至於該選那個級別的80PLUS認證電源,筆者認為可以按自己的需求來。就小消費級電源來說,金銀銅認證中,金最好,銀其次,銅、白最低,價格則是金最貴,銀其次,銅、白最便宜。如果你就是個夠用黨,也不想為自己省多少電,大可以選擇功率低一點的80PLUS銅牌電源;如果你不差錢,想追求高性能供電,同時想為節能環保貢獻一份力,可以選金牌及以上的電源。

鑫穀的80PLUS金牌認證電源

然而並不是所有電源都會加入80PLUS的認證,通常這些電源產品都會在產品介紹中列出自己電源的轉換效率圖,想買不帶80PLUS認證電源,可以借助廠商提供的轉換效率圖來作參考。除了看認證標誌,買電源還要注意全/半模組、額定功率、電壓範圍等方面的資訊。

總的來說,選擇電源的時候大家要多看多做對比,如果你怕麻煩,不想在網站上挑的眼花繚亂,不如直接入手臺式整機。整機都是經過了內部調校,保證出廠時能穩定運行的產品,其硬體上的選擇也比較具有性價比。筆者還要在這裡強調,如果你很想自己攢機,就一定要調查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所需硬體的參數,特別是電源這類關鍵的硬體。筆者認為,攢機的最大好處就是省錢和學知識,還能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而現在人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筆者建議大家可以多利用閒置時間培養DIY的愛好,還可以向朋友曬曬自己的成果,多有成就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