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厚植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

雙桂路街道五福橋社區“黨員之家”是黨員的活動陣地, 也是社區居民的服務中心

龍泉驛區桃花故里舉行廉政文化進旅遊景區活動

事業成敗, 關鍵在黨。 我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通過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嚴格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不斷提高管黨治党科學化水準, 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同時, 我市大力提高黨委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準,

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培養造就忠誠乾淨擔當的執政骨幹隊伍, 為努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努力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全市紀檢監察系統在省紀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 著眼全面從嚴治黨, 聚焦監督執紀問責, 持之以恆正風肅紀, 堅定不移懲貪治腐, 著力深化標本兼治,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黨風廉政建設群眾滿意度指數從2011年的80.69提高到2016年的85.42, 創歷史新高, 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總體形成。

加勁用力 馳而不息推進正風肅紀

我市先後組織開展“七項專項治理”“9+2+X”問題專項整治, 幹部“走讀”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同時持續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視回饋意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回饋問題整改, 認真開展“回頭看”, 督促問題整改到位。 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329件, 處分371人, 其中, 2016年查處121件, 處分144人。 堅決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僅2016年就立案1572件, 處分1568人, 其中查處脫貧攻堅領域違紀案件35件46人。

與此同時, 我市強化立體監督, 不定期派出檢查組開展明察暗訪、交叉檢查, 健全完善全市統一的網路舉報系統, 逐步推廣“一鍵通”“隨手拍”等方式, 暢通監督管道。

旗幟鮮明 懲貪治腐力度不減節奏不變

我市始終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 查處力度前所未有。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8498件, 處分9004人, 其中, 2016年立案3244件, 處分3244人, 同比分別增長20.06%、20.24%, 立案審查市管幹部33人、縣處級幹部175人。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把紀律挺在前面的具體化, 是處理好“樹木”與“森林”關係的深化, 為的就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尤其是通過咬耳扯袖、紅臉出汗, 開展經常性的提醒監督, 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 2016年,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談話函詢或要求在民主生活會上作出說明5318人(次), 同比增長6.9%;黨紀輕處分或組織調整2744人, 同比增長13.9%, 占處分總人數84.6%;黨紀重處分或重大職務調整837人;移送司法機關52人。

分級推進 發揮巡察監督利劍作用

2013年底, 借鑒中央、省委巡視做法, 率先探索開展黨委巡察工作, 取得積極成效。 2016年9月,

市委成立巡察工作領導小組, 設立市委巡察辦, 組建6個市委巡察組, 建立系列配套制度, 規範化開展巡察監督。 目前, 22個區(市)縣均已成立巡察工作領導小組。 2016年5月至今, 7個區(市)縣已啟動巡察工作。

加大巡察力度, 2013年以來, 先後6輪開展對12個區(市)縣的專項巡察和30個市級部門(單位)、國有企業的常規巡察, 發現了一批突出問題。 2016年成立市委巡察機構後, 迅速開展對6家市屬國有重要企業的集中巡察, 發現問題415個, 上報重要問題線索42個。

原標題: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厚植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

源頭施治 扎實推進廉潔成都建設

建立健全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 積極開展社會領域防治腐敗, 探索實踐源頭預防“微權力”腐敗……我市堅持將標本兼治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目標追求, 不斷深化源頭治理,逐步剷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滋生的土壤。在系統防治中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出臺懲防體系建設五年規劃、建設廉潔成都決定和建立健全“三不”機制等制度。注重懲防結合,建立預防腐敗建議書等制度,出臺解決“靠山吃山”問題的“十個不准”等制度規範。立項開展系統化防治工作,市縣兩級完成專案2235個。

探索開展紀委對同級黨委加強監督和對地方黨政正職及部門主要負責人監督兩項改革試點,出臺相關制度規定。強化崗位、重點、專項“三項防控”,深化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積極開展多元化組合式“微權力”治理,在全市66個鄉鎮(街道)、基層站所、村(社區)等基層單位開展試點,規範優化用權流程。探索開展廉潔社會單元創建,分層分類培育示範點109個。

培養造就忠誠乾淨擔當的執政骨幹隊伍

為努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強的幹部支撐

既抓“選種育苗”,又抓“田間管理”,我市始終堅持“好幹部”標準和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大力提高黨委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準,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培養造就忠誠乾淨擔當的執政骨幹隊伍,為努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堅強的幹部支撐。

精准科學選人用人 鍛造忠誠乾淨擔當幹部隊伍

為政之要,首在用人。我市始終堅持“按標準定取捨、憑德才選賢能”,切實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鮮明樹立“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幹部選用導向。

堅持党管幹部原則。我市始終把党管幹部原則貫穿選人用人全過程,把加強党的領導、發揮黨組織把關作用貫穿幹部工作的各環節。切實把好動議提名、推薦考察、討論決定等重要關口,做到該有的程式一個都不少、該守的規矩一條都不破,確保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決防止“帶病提拔”“帶病上崗”。

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我市始終注重樹好選人用人的“風向標”。突出政治導向、突出能力導向、突出實踐導向。十八大以來,從基層一線提拔的市管幹部占60%,提拔重用省委表彰的優秀鄉鎮黨委書記6人。

堅持綜合分析研判。我市堅持多方位、多角度、立體式考察識別和分析研判幹部,歷史、辯證地研判和評價幹部,堅決根治“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齡”的選人用人痼疾,注重考核幹部工作實績,既看學過什麼,又看幹過什麼,更看重幹成過什麼,引導廣大幹部出實招、幹實事。

務實前瞻育才引智 加強優秀年輕幹部戰略儲備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市擴寬思路視野,暢通幹部引進管道,從國內一流高校擇優選拔急需緊缺幹部,大膽提拔使用看得准、有潛力的幹部,接續培養歷練一批優秀幹部人才,針對性培養儲備今後5至10年市級部門和縣(市、區)領導班子後備人選。

擇優引進一批急需緊缺幹部。積極引進適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需要的幹部人才,著力從源頭上進一步優化幹部隊伍結構。面向社會公開引進35歲以下的財政金融、規劃建設、環境保護等急需緊缺專業全日制博士20人,充實到涉及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等重點工作的市級部門擔任副處長。先後從985、211高校招錄急需緊缺專業選調生343名。

大力推動年輕幹部培養歷練。實施遞進培養計畫,探索層層遴選、逐次淘汰、持續跟蹤、接續培養的複式遞進培養方式,構建以局、處、科級幹部與縣(市、區)和不同行業相銜接的分層分類、條塊結合的遞進培養格局。實施“墩苗補齊計畫”,目前已選派510餘名市級機關年輕幹部到基層一線墩苗歷練。選派幹部掛職鍛煉,近三年共有450余名年輕幹部到上級機關掛職,2016年選派援藏掛職532人。

及時提拔使用優秀年輕幹部。既堅持用當其時、用當其壯,及時對年輕幹部壓擔子,又遵循遞進式成長規律和必要的臺階。結合縣(市、區)換屆抓好年輕幹部配備,大膽起用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的優秀年輕幹部,面向全市選派一批85後優秀科級幹部到縣(市、區)任中層領導職務,擇優選派一批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年輕選調生到縣(市)鄉鎮任職。

從嚴從實管理監督 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環境

嚴管即是厚愛。我市堅持為幹部幹事創業系上“安全帶”,安上“保險絲”。近年全市幹部選任“一報告兩評議”工作民主測評滿意度均在96%以上。尤其是去年20個縣(市、區)換屆中,提拔重用的幹部公示期間實現“零反映”,全市未發生一起違反換屆紀律的問題,良好政治生態總體形成。

規範完善幹部監督制度。始終堅持思想治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先後出臺《嚴格幹部選任廉政把關防止帶病提拔的實施辦法》《選拔任用紀實辦法》《選拔任用監督規程》,確保幹部選任全程留痕,強化風險防範和責任落實,堅決把“帶病”幹部拒之門外。

持續深入推進作風建設。我市把抓作風、改作風作為從嚴治吏的重要突破口,注重抓早抓小抓苗頭,注重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出臺《成都市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實施細則》,去年至今全市各級逗真碰硬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506人,有效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從政環境。

匡正純潔選人用人風氣。嚴把選人用人關,逗硬幹部選任責任追究,結合市委黨風廉政建設巡察工作,開展選人用人專項檢查,發現並移送處理重點問題22個,有力維護了幹部選任工作的嚴肅性、權威性。

本報記者 侯初初 常斐 攝影 張全能 劉陽

不斷深化源頭治理,逐步剷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滋生的土壤。在系統防治中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出臺懲防體系建設五年規劃、建設廉潔成都決定和建立健全“三不”機制等制度。注重懲防結合,建立預防腐敗建議書等制度,出臺解決“靠山吃山”問題的“十個不准”等制度規範。立項開展系統化防治工作,市縣兩級完成專案2235個。

探索開展紀委對同級黨委加強監督和對地方黨政正職及部門主要負責人監督兩項改革試點,出臺相關制度規定。強化崗位、重點、專項“三項防控”,深化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積極開展多元化組合式“微權力”治理,在全市66個鄉鎮(街道)、基層站所、村(社區)等基層單位開展試點,規範優化用權流程。探索開展廉潔社會單元創建,分層分類培育示範點109個。

培養造就忠誠乾淨擔當的執政骨幹隊伍

為努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強的幹部支撐

既抓“選種育苗”,又抓“田間管理”,我市始終堅持“好幹部”標準和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大力提高黨委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準,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培養造就忠誠乾淨擔當的執政骨幹隊伍,為努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堅強的幹部支撐。

精准科學選人用人 鍛造忠誠乾淨擔當幹部隊伍

為政之要,首在用人。我市始終堅持“按標準定取捨、憑德才選賢能”,切實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鮮明樹立“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幹部選用導向。

堅持党管幹部原則。我市始終把党管幹部原則貫穿選人用人全過程,把加強党的領導、發揮黨組織把關作用貫穿幹部工作的各環節。切實把好動議提名、推薦考察、討論決定等重要關口,做到該有的程式一個都不少、該守的規矩一條都不破,確保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決防止“帶病提拔”“帶病上崗”。

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我市始終注重樹好選人用人的“風向標”。突出政治導向、突出能力導向、突出實踐導向。十八大以來,從基層一線提拔的市管幹部占60%,提拔重用省委表彰的優秀鄉鎮黨委書記6人。

堅持綜合分析研判。我市堅持多方位、多角度、立體式考察識別和分析研判幹部,歷史、辯證地研判和評價幹部,堅決根治“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齡”的選人用人痼疾,注重考核幹部工作實績,既看學過什麼,又看幹過什麼,更看重幹成過什麼,引導廣大幹部出實招、幹實事。

務實前瞻育才引智 加強優秀年輕幹部戰略儲備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市擴寬思路視野,暢通幹部引進管道,從國內一流高校擇優選拔急需緊缺幹部,大膽提拔使用看得准、有潛力的幹部,接續培養歷練一批優秀幹部人才,針對性培養儲備今後5至10年市級部門和縣(市、區)領導班子後備人選。

擇優引進一批急需緊缺幹部。積極引進適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需要的幹部人才,著力從源頭上進一步優化幹部隊伍結構。面向社會公開引進35歲以下的財政金融、規劃建設、環境保護等急需緊缺專業全日制博士20人,充實到涉及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等重點工作的市級部門擔任副處長。先後從985、211高校招錄急需緊缺專業選調生343名。

大力推動年輕幹部培養歷練。實施遞進培養計畫,探索層層遴選、逐次淘汰、持續跟蹤、接續培養的複式遞進培養方式,構建以局、處、科級幹部與縣(市、區)和不同行業相銜接的分層分類、條塊結合的遞進培養格局。實施“墩苗補齊計畫”,目前已選派510餘名市級機關年輕幹部到基層一線墩苗歷練。選派幹部掛職鍛煉,近三年共有450余名年輕幹部到上級機關掛職,2016年選派援藏掛職532人。

及時提拔使用優秀年輕幹部。既堅持用當其時、用當其壯,及時對年輕幹部壓擔子,又遵循遞進式成長規律和必要的臺階。結合縣(市、區)換屆抓好年輕幹部配備,大膽起用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的優秀年輕幹部,面向全市選派一批85後優秀科級幹部到縣(市、區)任中層領導職務,擇優選派一批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年輕選調生到縣(市)鄉鎮任職。

從嚴從實管理監督 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環境

嚴管即是厚愛。我市堅持為幹部幹事創業系上“安全帶”,安上“保險絲”。近年全市幹部選任“一報告兩評議”工作民主測評滿意度均在96%以上。尤其是去年20個縣(市、區)換屆中,提拔重用的幹部公示期間實現“零反映”,全市未發生一起違反換屆紀律的問題,良好政治生態總體形成。

規範完善幹部監督制度。始終堅持思想治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先後出臺《嚴格幹部選任廉政把關防止帶病提拔的實施辦法》《選拔任用紀實辦法》《選拔任用監督規程》,確保幹部選任全程留痕,強化風險防範和責任落實,堅決把“帶病”幹部拒之門外。

持續深入推進作風建設。我市把抓作風、改作風作為從嚴治吏的重要突破口,注重抓早抓小抓苗頭,注重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出臺《成都市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實施細則》,去年至今全市各級逗真碰硬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506人,有效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從政環境。

匡正純潔選人用人風氣。嚴把選人用人關,逗硬幹部選任責任追究,結合市委黨風廉政建設巡察工作,開展選人用人專項檢查,發現並移送處理重點問題22個,有力維護了幹部選任工作的嚴肅性、權威性。

本報記者 侯初初 常斐 攝影 張全能 劉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