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高潤霖院士牽頭的CPACS研究稱,我國急性冠心病患者2年時僅60%規範二級預防用藥

近期, 由阜外醫院高潤霖院士牽頭、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實施的的CPACS研究提示, 我國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出院後規範二級預防藥物的應用率逐年下降, 出院時有86%, 1年後降至68%, 2年後降至59.7%。 而出院半年內下降最快。

規範的藥物應用指聯用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和降壓藥物。

研究發現, 從大醫院出院的患者對規範二級預防藥物的依從性較好, 三級醫院出院時應用率為90.1%, 1年時降至71%;而二級醫院出院時僅79.5%, 1年時降至64%。

該研究表明, 我國ACS患者的危險因素控制情況較差。 在指南要求的5個危險因素中, 出院1年時至少4個危險因素控制達標的患者僅占25.2%。

該研究還顯示, 收入水準明顯影響藥物的應用, 收入水準較低的患者降壓藥物和他汀類藥物的應用率較低。

研究者認為, 確保患者出院時應用二級預防藥物, 並解決低收入患者的用藥問題, 或對提高藥物依從性有所幫助。

該研究從我國17個省市的70家醫院納入15 140例ACS患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