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代駕軟體上線代喝酒服務 平臺:發生意外一切後果用戶擔

近日, 代駕軟體e代駕宣佈上線“e代喝”服務, 該服務上線至今, 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一線二線36個城市。 此消息一出, 眾多網友紛紛感歎, 此前網上流傳的代喝酒段子真的變成了現實。

但同時, 也有不少聲音對代喝酒服務心存疑慮, 代人喝酒可能會面臨一些人身健康或安全方面的隱患, 那麼平臺上線“e代喝”是否有相應的保障。 對此,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平臺方瞭解到, 平臺對供需雙方並沒有約束, 具體的價格和補充協議由雙方溝通商議。

填個資料就可成“代喝牛人”

日前, 北青報記者下載並打開e代駕APP用戶端後看到,

其服務欄確實多出了一項“代喝”服務。 介紹頁面顯示:“e代喝, 一款征服酒局的利器。 ”但是這個功能尚無法直接在軟體中使用, 需要將連結分享至微信中體驗。

在打開連結之後, 使用者可以選擇是否允許使用當前的位置。 隨後就可以點擊“找人代喝”。 而找人代喝還能根據不同的類別進行針對性尋找, 如“按酒量”、“按標籤”、“按距離”等。

北青報記者搜索發現, 根據定位能夠找到附近數十名代喝使用者, 每個使用者的資訊除了昵稱之外, 分別是啤酒、紅酒和白酒的酒量, 有需求的人可以通過“給ta留言”與之取得聯繫。

此外, 該服務還有“我也能喝”選項, 使用者在填寫昵稱、位址、性別和酒量等資訊後, 就完成了資料註冊,

隨即就能成為“代喝牛人”。

此功能一經上線, 不少網友紛紛感慨, 段子手口中的創意竟然真的變成了現實。 但在調侃之餘, 更多的聲音則是在擔心“代喝”的風險:“萬一喝酒時出現了問題, 誰來負責?平臺方是否有規範的條款作為約束?”

平臺稱發生意外“後果自負”

網友小川在使用“e代喝”時發現, 找到代其喝酒的物件並不容易。

小川曾嘗試通過“e代喝”的聊天功能與周圍近20位代喝牛人聯繫, 一兩天后竟無一人回復消息。 這讓小川懷疑, e代喝的存在是否形同虛設。

在註冊成為“代喝牛人”時, 用戶無需實名制, 位址、性別和酒量等資訊均可以自行填寫。 這讓小川有些疑慮, “我不能確定這些資訊是否真實, 特別是至關重要的酒量, 那些自稱能喝三斤白酒的,

酒量是否要通過e代喝測試?但看這些資訊確實無法放心地下單找人代喝。 ”

針對網友的疑問, 北青報記者聯繫到e代駕方的工作人員, 對方表示, “e代喝”只是一個交流溝通的管道, 目的是為有“代喝”需求的用戶提供便利。 如果使用者們需要找代喝, 可以根據自己需求與代喝方溝通聯繫。 “如果發生意外, 一切後果由用戶自己承擔解決, 和平臺無任何關係。 ”

律師稱平臺有相應的監管責任

e代駕曾在推出代喝功能之初表示, “e代喝”事實上是以LBS(基於位置服務)定位為基礎, 以多種交友策略為形式打造的一個社交入口。 但這一初衷並未在“e代喝”平臺上有任何文字作為提示。

對於網友關注的“e代喝”平臺方是否要為可能發生的風險承擔責任的問題,

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表示, 如果e代駕上線的代喝業務, 只是提供一個平臺, 並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那麼當事人在平臺上溝通交流後, 是否願意代他人喝酒, 是否簽訂代喝酒協議, 是當事人雙方自己的意願。 如果發生人身傷害, 應當根據雙方的協定, 以及是否存在強迫性勸酒, 酒後進行駕車、游泳、劇烈運動未加以勸阻等侵權責任法認定的侵權行為綜合判斷。

但這並不意味著e代駕完全可以規避任何責任。 《民法總則》有規定,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 不得違反法律, 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因此,e代駕有責任對通過平臺進行的活動進行監管, 一旦發現違背公序良俗的情況, 應當採取相關措施,

否則也需要視情況承擔相應的責任。

同時, 一個需要明確的問題是, 雙方簽訂的代喝協議是否有效?雇用一方是否有義務調查對方是否具有酒量, 以及是否存在不能喝酒, 或因喝酒可能導致的疾病?常莎認為, 雙方的協議只要不違反《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不違背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 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 不違反公序良俗, 則應認定合同有效。

但常莎律師提醒, 受雇方作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應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斷, 如果明知自己不能喝卻仍替人喝酒, 則應當認為是一種自甘風險的行為。 作為雇用方, 如果不存在侵權行為, 則不應當承擔相關的法律風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