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不用百度了,關於“頭盔”的資料基本都在這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頭盔的一些問題。 在所有護具中, 頭盔應該是最重要的了, 當然其它護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 好, 下面我們言歸正傳, 聊一聊關於頭盔的那些事。

頭盔的種類

1. 全盔(Full face helmet), 具有較為完美的全頭部保護功能, 頭盔設置有通風口, 保證內外空氣流通。

2. 越野盔(Off-Road/Motocross helmet), 常見摩托車越野賽, 通常沒有護目鏡, 造型很受歡迎。

3. 3/4盔(Open face, three-quarters or 3/4 helmet), 造型類似下巴處沒有防護的全盔。 倍受歡迎的空軍摩托車頭盔也屬於這種。

4. 半盔(Half helmet), 又被稱為哈雷盔, 忽略下巴和後腦部的防護。 受一些國家和地區禁用。 成3/4盔。

5. 揭面盔(Modular or "Flip-up"), 可以把下巴裝置完全翻上去, 從全盔變

頭盔外殼殼體材料

1.PC+ABS塑膠合金, 這是一種工程塑料, 抗衝擊能力強, 尺寸穩定性好。 比ABS強度和韌性提高了許多, 在低溫衝擊性能上也提高了不少。 HJC的IS-17外殼就是這種材料

2.纖維強化塑膠, 俗稱玻璃鋼, 比ABS更輕更牢, 但也更難做, 產量較低, 所以也比ABS要貴。 馬魯申BFF-B3外殼就是這種材料

3.碳纖維材料,很堅固,很輕,技術含量高,因此很貴,一般品牌的頂級頭盔會使用碳纖維材料。比如AGV的Pista GP 46

常見摩托車頭盔品牌

一線品牌:亞系ARAI、SHOEI 歐系AGV、SOUMMY

價格:2000起

標準:均達到SNELL2005,ARAI大部分超越SNELL標準。

二線品牌:歐系NOLAN、SHARK

價格:1000~3000元

標準:達到DOT、ECE、JIS、部分達到SNELL標準。

三線品牌:亞系馬魯申、HJC(韓國)、瑞獅、LS2

價格:200~1000

標準:達到DOT、ECE、JIS。

說到這裡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兩個比較通用的行業標準DOT和SNELL標準。

DOT所指真正的標準其實在1972年由美國高速管理局 (NHTSA) 草擬。這項簡稱DOT的安全標準對於廣為世界各先進國家所承認,亦已等同安全帽業界內的安全指標。

話雖如此,DOT由成立至今已有33年歷史,對產品只是採取製造商保證制度,只要生產商聲稱可以達到DOT所定下的標準,便可以在頭盔上貼上DOT貼紙。而SNELL標準則要嚴格許多。

在1956年,一位名為William Pete Snell的賽車手在一次比賽中頭部受到重創而死亡。他的朋友和親屬在1957年成立了一個以他為名的非牟利性質紀念基金會,著力研究人類在汽車運動中頭部受創的性質,和發展真正能保護頭部的安全頭盔。

現行的頭盔標準

從安全性角度來說,當頭盔受到強烈衝擊時,令人致命的頭部創傷,並不是頭盔表面的第一次撞擊,而是腦袋與頭骨受到的第二次衝擊,而頭盔內部柔軟的泡沫隔套可以使衝擊不傷及人的頭部。

頭盔尺碼問題

頭盔的尺寸應儘量選擇那種搖頭頭盔也不會動、頭骨感覺不到擠壓感為宜,臉部有輕微擠壓感屬正常現象。由於一段時間後,頭盔內襯會有輕微收縮,所以選擇頭盔時,稍緊一些是最合適的。

頭盔佩戴

這條老司機可以略過,第一次戴頭盔的人會感覺戴頭盔的過程有點難受,但只要掌握好正確的穿戴、脫卸姿勢,其實很easy~

要點:雙手抓住頭盔的兩根系帶,嚮往外拽,同時往下拉

最後想說一句,車速過快,再貴的頭盔也不安全。祝大家新的一年騎行安全~

轉自機車網

3.碳纖維材料,很堅固,很輕,技術含量高,因此很貴,一般品牌的頂級頭盔會使用碳纖維材料。比如AGV的Pista GP 46

常見摩托車頭盔品牌

一線品牌:亞系ARAI、SHOEI 歐系AGV、SOUMMY

價格:2000起

標準:均達到SNELL2005,ARAI大部分超越SNELL標準。

二線品牌:歐系NOLAN、SHARK

價格:1000~3000元

標準:達到DOT、ECE、JIS、部分達到SNELL標準。

三線品牌:亞系馬魯申、HJC(韓國)、瑞獅、LS2

價格:200~1000

標準:達到DOT、ECE、JIS。

說到這裡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兩個比較通用的行業標準DOT和SNELL標準。

DOT所指真正的標準其實在1972年由美國高速管理局 (NHTSA) 草擬。這項簡稱DOT的安全標準對於廣為世界各先進國家所承認,亦已等同安全帽業界內的安全指標。

話雖如此,DOT由成立至今已有33年歷史,對產品只是採取製造商保證制度,只要生產商聲稱可以達到DOT所定下的標準,便可以在頭盔上貼上DOT貼紙。而SNELL標準則要嚴格許多。

在1956年,一位名為William Pete Snell的賽車手在一次比賽中頭部受到重創而死亡。他的朋友和親屬在1957年成立了一個以他為名的非牟利性質紀念基金會,著力研究人類在汽車運動中頭部受創的性質,和發展真正能保護頭部的安全頭盔。

現行的頭盔標準

從安全性角度來說,當頭盔受到強烈衝擊時,令人致命的頭部創傷,並不是頭盔表面的第一次撞擊,而是腦袋與頭骨受到的第二次衝擊,而頭盔內部柔軟的泡沫隔套可以使衝擊不傷及人的頭部。

頭盔尺碼問題

頭盔的尺寸應儘量選擇那種搖頭頭盔也不會動、頭骨感覺不到擠壓感為宜,臉部有輕微擠壓感屬正常現象。由於一段時間後,頭盔內襯會有輕微收縮,所以選擇頭盔時,稍緊一些是最合適的。

頭盔佩戴

這條老司機可以略過,第一次戴頭盔的人會感覺戴頭盔的過程有點難受,但只要掌握好正確的穿戴、脫卸姿勢,其實很easy~

要點:雙手抓住頭盔的兩根系帶,嚮往外拽,同時往下拉

最後想說一句,車速過快,再貴的頭盔也不安全。祝大家新的一年騎行安全~

轉自機車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