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對比試駕VV5、VV7,最小價差只有4800元,到底該買誰?

有人把2017稱為是中國高端車元年。 在我看來, 這雖然難免自媒體標題黨的俗套, 但也不無道理。 這一年, 中國品牌集體向上趨勢明顯, 極大侵蝕了原本屬於韓系、法系的市場份額。 WEY、領克、奇瑞Exeed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可是眼下這個歲末, 領克01尚未真正完成產能爬升, 據Exeed上市也還有一段時間, 只有WEY已經進入了穩定的銷售期。

▲WEY VV5

VV5、VV7在11月、12月雙雙破萬的銷售成績已經說明了市場的認可。 所以此次試車,

我一來是想看看WEY品牌到底為啥這麼牛, 二來, 也是想仔細體會下這對從設計到技術都高度相似的同胞兄弟到底有啥不一樣。 VV5旗艦型和VV7c豪華型之間只有4800元價差, 頂配車型之間也只差了2.58萬元。 相信不少感興趣的朋友都會在兩車之間有所糾結。

▲WEY VV7

外觀&設計

相同:驚豔, 但功能性為設計做出了犧牲

不同:VV5更動感, VV7更舒展

兩台車給人的第一印象都可謂驚豔。 直觀的說, 外觀有很強的存在感, 內飾則強調那種可感知的豪華。 在圖片裡, VV5和VV7看起來異常相似, 但想在路上區分它們其實並非難事。 VV7顯然更大,

4749毫米的長度比VV5足足長了28.7毫米。 其軸距和車身寬度甚至比漢蘭達更大, 體量可想而知。 事實上, 這也是兩車最核心的不同。 隨著尺寸的增加, VV7的尾部線條更為舒展一些, 而VV5則顯得短促有力。

就設計而言, WEY達到了中國品牌中的最高水準。 領克使用階梯式前臉的勇氣固然令人欽佩, 可論整體和諧度, WEY還是更勝一籌。 在高度家族化的面孔之下, VV5和VV7的整車比例、姿態都把握的極好, 有動感, 又亮眼。 但也許是為了儘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兩車的功能性都或多或少為造型做出了犧牲。 比如超大的輪圈就給燃油經濟性帶來了負擔, 而上揚的窗線和狹小的後窗又嚴重影響了後方視野,好在兩款車幾乎是將流媒體後視鏡作為標配提供,只有VV7入門版需要加價選裝。

內飾&配置

相同:工藝、材質極佳,高級感媲美BBA

不同:VV5能遠程啟動、VV7天窗可開啟

▲WEY VV5 內飾

內飾方面,兩車的家族化程度更高,設計高度統一。只是VV5的全景天窗不能像VV7那樣打開,而由於VV7推出較早,沒有裝配VV5上那套車聯網系統,不支援遠端啟動發動機和呼叫服務。論材質和工藝,VV5和VV7都達到了極高水準,可以碾壓同級別所有對手,高級感不輸奧迪Q5和賓士GLC。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排座椅,椅背寬大、柔軟、厚實,對肩部有很好的支撐,即便原樣移植到一款行政級轎車中也不會顯得寒酸。如果吹毛求疵的話,兩車的前排儲物空間都有些少,像保時捷那樣排布中控台兩側的功能按鍵使用起來也不夠方便,操作時很牽扯精力。

▲WEY VV7 內飾

在兩個旗艦型上,20萬以內難得一見的全液晶儀錶、360度全景攝像頭、Infinity音響,以及包括ACC自我調整巡航、碰撞預警、盲點監控在內的多種ADAS裝置一應俱全。以價格相近的VV5旗艦型和VV7c豪華型作比較,後者少了流媒體內後視鏡、外後視鏡加熱、折疊、空氣淨化器、帶記憶功能的真皮座椅、自動泊車和全景攝像頭等等,但可開啟的全景天窗、ACC自我調整巡航、全液晶儀錶、倒車影像等等均為標配。

VV7的全景天窗開啟面積很大,VV5則是無法打開的所謂“天幕”天窗

VV5頂配才有全液晶儀錶,而VV7為標配

VV5的車機支持更多網聯功能,可以通過後視鏡上的按鈕呼叫客服下發導航地址

動力&操控

相同:2.0T+7擋雙離合,底盤極度偏重舒適性

不同:VV5發動機增壓器帶電控泄壓閥,VV7功率大37馬力

VV5和VV7均使用2.0T直噴發動機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組合,但調教和技術細節上稍有不同。VV7的高功率版4C20A發動機達到了234馬力、360牛·米,而VV5的4C20NT發動機只有197馬力。不過它的增壓器使用了電控泄壓閥,理論上能更精准、靈活的控制增壓器,減小渦輪遲滯。官方資料顯示,VV5的發動機在1000轉/分就可以輸出200牛·米扭矩,2000轉/分即可達到355牛·米的峰值。

儘管VV7的功率大了37馬力,但它在加速上並無優勢。其官方0-100公里/小時加速成績為9.8秒,而VV5只需要8.9秒。實際駕駛體驗與資料相符,VV5在起步和中途加速中都更輕快一些。畢竟VV7旗艦版的整備品質已達到1985公斤,比VV5旗艦版整整重了276公斤。

客觀的說,兩車的行駛表現都較為缺乏活力。左右止點之間近三圈的方向盤使操控感顯得比較持重。雙離合變速箱的平順性達到了同類產品中的上乘水準,應付日常駕駛毫無問題,但回應速度有些許犧牲。如果駕駛者刻意逗弄油門,或是故意激烈駕駛去考驗它,那麼頓挫和換擋的猶疑還是會有所暴露。底盤自然也是偏重舒適的調教,因此雖然兩車輪胎規格都很高,但仍然無法在多彎山路中給人充分的信心。

VV5旗艦版輪胎:245/45 R20 固特異 Eagle F1

VV7旗艦版輪胎:255/45 R21 佳通 GitiComfort 520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結論:VV7更值得推薦

VV7的後排空間、實用性完勝,而VV5在操控靈活性、油耗方面優勢不夠突出。

我對VV7的推崇遠多於VV5。這主要是由於VV7在後排空間和實用性方面的優勢。超長的軸距帶來了非常充裕的腿部空間,後排中央通道地台的高度和寬度也都很克制。反觀VV5,後排地板中央近1釐米高的長方形突起侵佔到了右側乘客腳下,高窗線帶來的壓抑感也比VV7明顯得多。另外,兩車的後備廂容積都不大。VV7只有306升,VV5只有261升。這意味著裝進嬰兒車之後余量已經很小了。

通常較小的體型可以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和操控上的靈便,而VV5在這兩個維度優勢並不明顯。按照工信部資料,VV5和VV7的百公里油耗分別為7.8升和8.0升。實際試駕的結果沒有這麼接近,但每百公里也不過是相差1升左右。因此在我看來入門款VV7遠比頂配VV5更值得一買——何況入門版的配置已經足夠豐富了。

上VV5、下VV7

兩車後備廂容積在同級中偏小,但有比較周到的錨點、網兜等裝備。

好的產品線,只有定位不同而沒有優劣之分。說個極端的例子,M2不是廉價版M3,它不是買不起M3的人的代替品,而是一台同樣優秀甚至更有趣的車。目前看來WEY還沒能做到這一點。

而上揚的窗線和狹小的後窗又嚴重影響了後方視野,好在兩款車幾乎是將流媒體後視鏡作為標配提供,只有VV7入門版需要加價選裝。

內飾&配置

相同:工藝、材質極佳,高級感媲美BBA

不同:VV5能遠程啟動、VV7天窗可開啟

▲WEY VV5 內飾

內飾方面,兩車的家族化程度更高,設計高度統一。只是VV5的全景天窗不能像VV7那樣打開,而由於VV7推出較早,沒有裝配VV5上那套車聯網系統,不支援遠端啟動發動機和呼叫服務。論材質和工藝,VV5和VV7都達到了極高水準,可以碾壓同級別所有對手,高級感不輸奧迪Q5和賓士GLC。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排座椅,椅背寬大、柔軟、厚實,對肩部有很好的支撐,即便原樣移植到一款行政級轎車中也不會顯得寒酸。如果吹毛求疵的話,兩車的前排儲物空間都有些少,像保時捷那樣排布中控台兩側的功能按鍵使用起來也不夠方便,操作時很牽扯精力。

▲WEY VV7 內飾

在兩個旗艦型上,20萬以內難得一見的全液晶儀錶、360度全景攝像頭、Infinity音響,以及包括ACC自我調整巡航、碰撞預警、盲點監控在內的多種ADAS裝置一應俱全。以價格相近的VV5旗艦型和VV7c豪華型作比較,後者少了流媒體內後視鏡、外後視鏡加熱、折疊、空氣淨化器、帶記憶功能的真皮座椅、自動泊車和全景攝像頭等等,但可開啟的全景天窗、ACC自我調整巡航、全液晶儀錶、倒車影像等等均為標配。

VV7的全景天窗開啟面積很大,VV5則是無法打開的所謂“天幕”天窗

VV5頂配才有全液晶儀錶,而VV7為標配

VV5的車機支持更多網聯功能,可以通過後視鏡上的按鈕呼叫客服下發導航地址

動力&操控

相同:2.0T+7擋雙離合,底盤極度偏重舒適性

不同:VV5發動機增壓器帶電控泄壓閥,VV7功率大37馬力

VV5和VV7均使用2.0T直噴發動機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組合,但調教和技術細節上稍有不同。VV7的高功率版4C20A發動機達到了234馬力、360牛·米,而VV5的4C20NT發動機只有197馬力。不過它的增壓器使用了電控泄壓閥,理論上能更精准、靈活的控制增壓器,減小渦輪遲滯。官方資料顯示,VV5的發動機在1000轉/分就可以輸出200牛·米扭矩,2000轉/分即可達到355牛·米的峰值。

儘管VV7的功率大了37馬力,但它在加速上並無優勢。其官方0-100公里/小時加速成績為9.8秒,而VV5只需要8.9秒。實際駕駛體驗與資料相符,VV5在起步和中途加速中都更輕快一些。畢竟VV7旗艦版的整備品質已達到1985公斤,比VV5旗艦版整整重了276公斤。

客觀的說,兩車的行駛表現都較為缺乏活力。左右止點之間近三圈的方向盤使操控感顯得比較持重。雙離合變速箱的平順性達到了同類產品中的上乘水準,應付日常駕駛毫無問題,但回應速度有些許犧牲。如果駕駛者刻意逗弄油門,或是故意激烈駕駛去考驗它,那麼頓挫和換擋的猶疑還是會有所暴露。底盤自然也是偏重舒適的調教,因此雖然兩車輪胎規格都很高,但仍然無法在多彎山路中給人充分的信心。

VV5旗艦版輪胎:245/45 R20 固特異 Eagle F1

VV7旗艦版輪胎:255/45 R21 佳通 GitiComfort 520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結論:VV7更值得推薦

VV7的後排空間、實用性完勝,而VV5在操控靈活性、油耗方面優勢不夠突出。

我對VV7的推崇遠多於VV5。這主要是由於VV7在後排空間和實用性方面的優勢。超長的軸距帶來了非常充裕的腿部空間,後排中央通道地台的高度和寬度也都很克制。反觀VV5,後排地板中央近1釐米高的長方形突起侵佔到了右側乘客腳下,高窗線帶來的壓抑感也比VV7明顯得多。另外,兩車的後備廂容積都不大。VV7只有306升,VV5只有261升。這意味著裝進嬰兒車之後余量已經很小了。

通常較小的體型可以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和操控上的靈便,而VV5在這兩個維度優勢並不明顯。按照工信部資料,VV5和VV7的百公里油耗分別為7.8升和8.0升。實際試駕的結果沒有這麼接近,但每百公里也不過是相差1升左右。因此在我看來入門款VV7遠比頂配VV5更值得一買——何況入門版的配置已經足夠豐富了。

上VV5、下VV7

兩車後備廂容積在同級中偏小,但有比較周到的錨點、網兜等裝備。

好的產品線,只有定位不同而沒有優劣之分。說個極端的例子,M2不是廉價版M3,它不是買不起M3的人的代替品,而是一台同樣優秀甚至更有趣的車。目前看來WEY還沒能做到這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