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上海把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聯體 藍十字腦科醫院進入閔行醫聯

簽約儀式

吳方偉報導 一直處於醫聯體創新模式探索中的上海閔行, 又再一次走在了前面, 今天上午(1月11日), 在“閔行區區域醫療聯合體—社會辦醫療機構簽約儀式”上,

閔行醫聯體首次迎來了4家社會辦醫療機構成員: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上海新起點康復醫院、上海千麥博米樂醫學檢驗所、上海閔寶兒科門診部。

首次納入社會辦醫療機構

據悉, 閔行區是於2012年開始探索區域醫聯體建設, 經過6年不懈努力, 目前已建成“中山醫院-閔行”、“龍華醫院-閔行”、“復旦兒科(閔行協作網)”、“華山醫院-五院-閔行”、“仁濟南院-浦江閔行”、“腫瘤醫院-閔行”、“岳陽醫院-閔行”、“眼耳鼻喉科醫院-閔行”8大醫聯體以及口腔、中風120兩大專科聯盟, 數量是上海之最。

然而, 從已經納入的醫療機構來看, 閔行醫聯體其主要聚焦在公立醫院上, “我們醫聯體之前都是在公立醫院這一塊做探索, 那麼,

今天比較創新的是, 我們把社會辦醫療機構也納入進來。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 社會辦醫療機構在規模、服務上, 也能夠很好發展。 ”閔行區衛計委副主任程佳說。

閔行區衛計委主任杭文權

當天, 閔行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上海新起點康復醫院、上海千麥博米樂醫學檢驗所、上海閔寶兒科門診部簽訂了協定,

正式將4家機構納入到醫聯體中, 這也意味著, 在閔行區醫聯體這個“大家庭”中, 首次出現社會辦醫療機構的身影。

遴選機構都是具有代表性

“新納入的4所社會辦醫療機構都是經過審慎遴選, 它們整體運行模式成熟, 甚至兼具代表性, 並又能夠與公立醫療良性互動、互補。 ”閔行區衛計委主任杭文權說。

實際上, 近年來, 在新醫改環境下, 公立醫院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因此, 需要更多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進來。 而閔行區在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 不斷鼓勵和發展社會辦醫療機構, 也形成了有一定規模、一定社會影響以及一定品牌特色的社會辦醫療機構。

閔行區衛計委副主任程佳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2016年被閔行區政府視為重點項目引進到七寶, “這麼大規模的醫療機構, 在閔行區歷史上從未有過。 但藍十字發展至今, 醫院定位、運營都已步入了規範化發展的正軌。

”杭文權說。

而此前, 閔行區衛計委主任杭文權、副主任程佳也曾到藍十字腦科醫院考察調研。 當天, 藍十字腦科醫院院長項耀鈞也表示, 醫院一直以“大專科、小綜合”為載體, 力求將醫院打造成一所“國際化、現代化、專業化”腦科專科醫院, 為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

去年9月, 上海市唯一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劉建民醫生團隊工作室”也在藍十字腦科醫院正式掛牌, 將通過建立腦卒中防治網路, 在全市形成區域防治體系。

平臺建立起來, 如何做?

當天, 在簽約儀式結束之後, 閔行區衛計委領導也分別對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上海新起點康復醫院、上海千麥博米樂醫學檢驗所、上海閔寶兒科門診部4家社會辦醫療機構進行面對面調研, 探討下一步的合作體系。

“很多社會辦醫療機構真的做得不錯,對於閔行衛計委來說,這是很好的起點,‘朋友圈’已經建立起來了,打開了這個平臺,以後也會有更多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進來。”閔行區衛計委主任杭文權說。

藍十字腦科醫院院長項耀鈞

據悉,接下來,這些新成員將按照“業務相關、優勢互補、雙向選擇、持續發展”的要求形成區域合作關係,充分發揮特色優勢,以特色專科技術力量為支撐,形成補位元發展模式,重點提升區域內康復醫療、護理、預防保健等能力建設,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

另外,閔行區衛計委還將利用資訊化手段促進資源縱向流動,通過遠端醫療、遠端教學、遠端培訓等服務,逐步實現醫療品質同質化管理,促進醫聯體建設與預防、保健相銜接,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藍十字腦科醫院院長項耀鈞表示,閔行區區域醫療聯合體——社會辦醫療機構的成立,既是政府主管部門的突破,也是藍十字腦科醫院的突破。“加入醫聯體,我們也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並在醫療技術上、學科建設上、人才培養上等各個方面以更高的要求。”

探討下一步的合作體系。

“很多社會辦醫療機構真的做得不錯,對於閔行衛計委來說,這是很好的起點,‘朋友圈’已經建立起來了,打開了這個平臺,以後也會有更多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進來。”閔行區衛計委主任杭文權說。

藍十字腦科醫院院長項耀鈞

據悉,接下來,這些新成員將按照“業務相關、優勢互補、雙向選擇、持續發展”的要求形成區域合作關係,充分發揮特色優勢,以特色專科技術力量為支撐,形成補位元發展模式,重點提升區域內康復醫療、護理、預防保健等能力建設,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

另外,閔行區衛計委還將利用資訊化手段促進資源縱向流動,通過遠端醫療、遠端教學、遠端培訓等服務,逐步實現醫療品質同質化管理,促進醫聯體建設與預防、保健相銜接,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藍十字腦科醫院院長項耀鈞表示,閔行區區域醫療聯合體——社會辦醫療機構的成立,既是政府主管部門的突破,也是藍十字腦科醫院的突破。“加入醫聯體,我們也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並在醫療技術上、學科建設上、人才培養上等各個方面以更高的要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