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多點執業遇到院長這道坎

導讀:一則醫院通知引起醫療界熱議, 據介紹, 這是東部某三甲醫院發的內部通知。

近日, 一則醫院通知引起醫療界熱議, 據介紹, 這是某東部省份三甲醫院發的內部通知:

內容為:

在醫院近期即將出臺我院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規範前, 強調幾點:

1、嚴禁科主任、科副主任從事各類形式的多點執業。

2.嚴禁科主任未經醫院同意, 兼任包括醫療集團或醫療聯合體在內的其他任何醫療機構的科主任(中心主任)

3.在職醫師多點執業要經醫院知情同意, 醫師與醫院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 簽訂聘用(勞動)合同, 明確人事(勞動)關係和權利義務。

4.醫院與科室嚴格多點執業管理, 醫師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5.嚴禁在職醫師在非公立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6.嚴禁任何在職醫務人員, 以任何形式定向轉移病人或洩露病人醫療資訊, 凡發現醫院將嚴肅處理。

7.嚴禁科室、醫療團隊或個人,

未經醫院允許擅自與任何醫療機構開展業務合作。 所有醫療合作行為, 必須納入醫院框架下管理。

“這才是目前多點執業的真正局面!”上海一家共用醫療平臺創始人這樣評價道。

醫生多點執業阻力重重

實際上, 這不是醫生多點執業第一次遭遇公立醫院如此強烈的阻撓, 不少醫院發郵件、下通知禁止, 有的甚至還公開“威脅”。

“前不久, 有個地方兩家公立三甲醫院竟然在網站上公開提出, 誰去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合作, 就取消他的科主任職務。 ”在2017年12月23日 《看醫界》傳媒承辦的“中國醫生集團深圳發展論壇”上, 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透露, 目前有些公立醫院對於醫生們與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合作方面可以說是如臨大敵,

甚至出各種招數來阻止。

之前紹興市一家三級醫院醫務科也曾下發過一個關於醫生多點執業的通知, 明確規定:首先, 凡參與醫生多點執業(自由執業)的醫生必須在醫務科備案;其次, 院領導、科主任除了雙休日和節假日外, 一律不得多點執業;第三點特別亮:科室其他人員(包括退休留用人員)開展多點執業需經科主任同意!……

在北京, 以眼科聞名全國的某三甲醫院, 曾以兩名眼科主任未經批准多點執業, 並將患者介紹到民營醫院, 違反醫院工作紀律和制度為由, 對二人進行了嚴肅處理, 免去科主任職務, 取消2016年度優秀評選資格, 並扣罰10到12個月的獎金。 此外二人相關違反工作紀律和制度的問題還將送市衛計委醫政部門作出處理。

2017年3月, 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的精神科主任胡某, 因多點執業被醫院通報免去了科主任職務。 根據醫院通報, 胡某未經醫院允許到民營醫院兼職坐診, 違反了醫院《關於嚴禁在職職工擅自在外兼職的有關規定》。

而2017年底, 著名整形外科專家郭樹忠教授透露, 某公立醫院的院長動用紀檢力量對多點執業的醫生進行調查, 並施加壓力, 試圖阻止醫生進行多點執業。

“考慮到這所醫院為衛計委直屬醫院, 院長既是一名老黨員, 也是一名知名專家, 敢於公然違背中央的政策, 逆潮流而行, 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郭樹忠表示。

全國多點執業大軍已達6.6萬!

2015年, 一款移動醫療APP的一次網路調查顯示,

77%的受調查醫生想嘗試其他的執業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曾對多點執業政策表示, “我們現在把他限制在醫院內部, 不是照樣週末出來?反而會有一些灰色空間, 而且這種灰色空間更不利於病人安全。 不敢讓醫院知道, 做完手術就跑, 病人的安全怎麼辦?”

雖然屢屢遇阻, 不過最新的資料卻是, 全國已經有6.6萬名醫生實現多點執業。

這6.6萬名醫生都是到什麼樣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呢?據國家衛計委介紹, 其中到社會辦醫多點執業的占69.6%。 也就是說, 70%左右的多點執業醫生都是去了私立醫療機構。

之所以大多是去了私立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業內人士表示實為大勢所趨, 私立醫療機構長期缺少優質醫生資源, 如今政策放開,私立醫療機構無論是醫療服務定價還是給到醫生的報酬都更有吸引力,因此醫生們大多到私立醫療機構執業很正常。

那麼為啥還有30%到公立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呢?據瞭解,很大一部分是公立醫院醫聯體之間的多點執業,是醫院派過去的。

各種禁令出臺,是院長恐慌了!

對於一些體制內醫生腳踏兩隻船,而且還不經醫院同意,出去多點執業、兼職,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難以認同,認為這樣的醫生缺乏契約精神,應該和本院簽訂協定,約定權利義務,不能拿著全職的工資,幹著兼職的活。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直言,這樣的協定目前還處於理想狀態,道理很簡單,如果是大牛,根本不受醫院的所謂禁令約束,院長也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是普通醫生,想和醫院談多點執業,往往門都沒有,試問有幾個公立醫院院長願意和本院醫生欠這樣的協議?普通醫生面臨的選擇更多是:要麼全職,要麼走人。

因此該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樣的所謂遵守契約精神的協議,可能還並沒有誕生,至少可以說絕大多數多點執業醫生都尚未簽訂類似協議。如果僅僅以契約精神的道德大棒來譴責多點執業醫生,並不公平。

道理很簡單,中國醫生的週末走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週末機場的飛刀醫生並不少見,醫院禁止醫生飛刀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但從未有效禁止過。

“很多醫院多點執業禁令的出臺,實際上是院長對於國家層面放開多點執業潮的恐慌性緊急舉措,看著嚇人,實際上是走走形式,不然就等於默認了,如果默認那醫生們就都敢出來了,對於公立醫院來說,短時間內將難以招架。”

醫生自由執業是大趨勢!

長期以來,我國的醫生沒有自由執業的權利,大多數被牢牢地禁錮在公立醫院,值得欣慰的是,國家層面正在醫療行業推進簡政放權,推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推進醫生自由執業權的落實。

不僅如此,禁錮醫生留在體制內的兩道藩籬也正在被拆除,一個是編制,一個是養老金。

早在2013年,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就已經啟動,事業編都要自己交養老保險了,編制最大的一塊福利開始被逐步剝離。

此外,去除醫生事業單位編制的改革預期也十分明朗,目前不少地方已經在搞公立醫院不再納入編制管理,新入職的醫生更將是和編制無緣了。

更值得欣慰的是,一群勇敢的醫生率先走出體制,去追求自由執業的權利、探索自由執業的道路,並有力地推動了國家政策的逐步放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政策的解放,以及醫生自我解放意識的逐步覺醒,會有越來越多的醫生選擇多點執業甚至自由執業。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中國醫生多點執業的規模遠不止現在的情況,或將達到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級別。

如今政策放開,私立醫療機構無論是醫療服務定價還是給到醫生的報酬都更有吸引力,因此醫生們大多到私立醫療機構執業很正常。

那麼為啥還有30%到公立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呢?據瞭解,很大一部分是公立醫院醫聯體之間的多點執業,是醫院派過去的。

各種禁令出臺,是院長恐慌了!

對於一些體制內醫生腳踏兩隻船,而且還不經醫院同意,出去多點執業、兼職,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難以認同,認為這樣的醫生缺乏契約精神,應該和本院簽訂協定,約定權利義務,不能拿著全職的工資,幹著兼職的活。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直言,這樣的協定目前還處於理想狀態,道理很簡單,如果是大牛,根本不受醫院的所謂禁令約束,院長也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是普通醫生,想和醫院談多點執業,往往門都沒有,試問有幾個公立醫院院長願意和本院醫生欠這樣的協議?普通醫生面臨的選擇更多是:要麼全職,要麼走人。

因此該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樣的所謂遵守契約精神的協議,可能還並沒有誕生,至少可以說絕大多數多點執業醫生都尚未簽訂類似協議。如果僅僅以契約精神的道德大棒來譴責多點執業醫生,並不公平。

道理很簡單,中國醫生的週末走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週末機場的飛刀醫生並不少見,醫院禁止醫生飛刀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但從未有效禁止過。

“很多醫院多點執業禁令的出臺,實際上是院長對於國家層面放開多點執業潮的恐慌性緊急舉措,看著嚇人,實際上是走走形式,不然就等於默認了,如果默認那醫生們就都敢出來了,對於公立醫院來說,短時間內將難以招架。”

醫生自由執業是大趨勢!

長期以來,我國的醫生沒有自由執業的權利,大多數被牢牢地禁錮在公立醫院,值得欣慰的是,國家層面正在醫療行業推進簡政放權,推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推進醫生自由執業權的落實。

不僅如此,禁錮醫生留在體制內的兩道藩籬也正在被拆除,一個是編制,一個是養老金。

早在2013年,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就已經啟動,事業編都要自己交養老保險了,編制最大的一塊福利開始被逐步剝離。

此外,去除醫生事業單位編制的改革預期也十分明朗,目前不少地方已經在搞公立醫院不再納入編制管理,新入職的醫生更將是和編制無緣了。

更值得欣慰的是,一群勇敢的醫生率先走出體制,去追求自由執業的權利、探索自由執業的道路,並有力地推動了國家政策的逐步放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政策的解放,以及醫生自我解放意識的逐步覺醒,會有越來越多的醫生選擇多點執業甚至自由執業。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中國醫生多點執業的規模遠不止現在的情況,或將達到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級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