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滸傳》之濟州,是濟寧嗎?

《水滸傳》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濟州地區, 那麼北宋時期的濟州, 是什麼地方呢, 是濟寧, 還是菏澤?當然, 肯定跟韓國濟州沒有關係。

濟州, 據《辭海·濟州》釋, 為州名, 北魏泰常八年(西元423年)置, 治所在碻磝(音qiāo áo )城(今山東茌平西南), 轄境相當於今河南范縣、山東聊城、東阿、肥城、陽谷、高唐等縣間地, 隋開皇初廢。 唐武德四年(西元621年), 濟州複置, 天寶元年(西元742年), 改濟州為濟陽郡, 盧、平陰、長清、東阿、陽穀、昌城等縣。

五代周廣順二年(952年), 析鄆州巨野、鄆城2縣與兗州任城、金鄉2縣置濟州, 此時濟州與隋唐濟州地域沒有任何重合, 只是同名而已。

北宋時期, 濟州沿襲後周區劃, 下轄巨野、鄆城、任城、金鄉四縣, 州治巨野(今屬菏澤)。 《水滸傳》之濟州就為此濟州, 梁山泊主要就在濟州境內,

巨野之名就來源於梁山泊(原名大野澤、巨野澤)。

金天德二年(1150年), 黃河潰堤淹沒巨野, 濟州州治遷到任城(今山東濟寧市)。 至元六年(1269年), 恢復巨野縣, 濟州還治巨野, 1271年, 濟州升為濟寧府。 1272年, 移濟甯府治于任城, 恢復濟州, 州治巨野, 同年末,

移府治於巨野, 州治為任城。 西元1279年, 升濟寧府為濟甯路, 轄兗州、濟州、單州。 西元1348年, 黃河大決, 淹沒巨野城, 遷濟甯路於濟州(今濟甯任城), 濟州廢。

濟州, 歷史上幾經變遷, 五代複設後, 州域變化不大, 基本在現菏澤、濟寧地域內, 州治由於黃河氾濫, 在任城、巨野之間幾經遷移。

水滸故事發生在北宋時期, 濟州下轄巨野、鄆城、任城、金鄉四縣, 州治巨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