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伍三嬢之墓和四大寨之行

重回安順的排程十分緊湊。 按照與安順市旅遊發展委顧新蔚主任、中國媒體旅遊記者聯盟商定的日程計畫, 到達安順後的第二天, 上午到安順旅遊界的寶貝——國家AAAAA級龍宮風景區參觀, 下午到平壩區天龍屯堡, 領略屯堡的歷史、文化、風情, 然後返回安順晚餐, 隨即啟程趕往紫雲自治縣住宿。 這樣的安排是因為紫雲這一天內容多, 路途遠且部分道路正在改造, 夜宿紫雲可以搶回二小時, 這樣基本上可以滿足四大寨、格凸河風景區參觀以及座談會的時間安排。

可能是1981年11月21日17時10分, 一輛貴州客車總站的客車載著53人,

在酸棗坡63公里+77米處與安順運輸公司貨車交會, 因車速過快墜下93米懸崖, 當場死亡35人、重傷13人、輕傷5人的重大交通事故影響依然存在的原因, 特別是受紫雲知青、上海《浦東教育》雜誌主編陳家昌教授的影響, 大家晚餐時明顯有點心不在焉, 連久經考驗的葉辛也明顯不在狀態。 原定晚上七點半出發, 從晚上六點過鐘開始晚餐, 儘管氣氛很好, 但坐在我一側的葉辛便一次一次地暗示我加快速度, 儘快結束“戰鬥”, 理由是路途較遠且正在修路, 不好走。 我理解作為此次活動的帶隊, 葉辛的責任十分重大, 他有壓力。 作為這個團隊負責人之一, 筆者當然知道安全第一的重要性。 不過筆者曾經長期在紫雲工作, 近期又來過紫雲,
加上中午時我已經與好幾個熟悉情況的朋友瞭解了路況, 知道從安順到紫雲的高速今年下半年通車, 而一級公路已於近期完工, 天險酸棗坡在前幾年已經降坡, 沒有當年和外界傳說的這麼危險, 道路狀況已經發生根本好轉。 要致富先修路, 道路建設速度的加快, 紫雲的脫貧速度也在加快。 但仍然經不起葉辛的催促, 晚上七點整我斷然結束所有話題, 過了5分鐘大巴車已經啟動, 離開安順, 向南駛去, 向大山駛去, 駛向紫雲。

披著夜色, 大巴車行駛在鋪著瀝青的安(順)紫(雲)公路上, 同車的媒體記者對此地沒有感覺, 反而心安理得, 談興甚濃, 其餘知青尤其是修文知青心情有些緊張, 紫雲知青陳家易和葉辛緊張情緒明顯。

不料大巴車一路前行, 相安無事, 一個半小時後, 車輛平平穩穩爬上酸棗坡, 我告訴大家, 再行駛上十裡左右, 我們將到達紫雲新城。 對此宣言, 全車除了資訊發佈者我以外幾乎無人相信, 但看我如此自信, 又不好反對。 議論之中, 大巴翻過一個小坡, 移步換景, 突然之間前方一片燈光, 紫雲縣城已然展現在眼前。

當年我離開紫雲時, 紫雲城區面積不超過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不到1.2萬人, 而現在城區面積已經達到10平方公里左右, 人口已經超過8萬人, 近幾年拔地而起的新城已綿延到10裡以外。 大家看到的這一片燈光是縣民族高級中學、縣體育館、縣政務中心、縣文化中心、紫雲公園、縣人民醫院等, 我們今晚入住的東紫門大酒店也在這個片區內。

而在大多數老知青離開紫雲時, 這一片區還是農村, 稱為青海公社海子生產大隊。 那時候的縣城供電、供水不正常, 半夜三更起床搶水洗衣服是平常事。 整個縣城只有一個所謂的大飯店, 但“房間的窗子只有木框而沒有玻璃”, 葉辛說。 縣政府招所房間裡沒有衛生間, 即便是省長, 半夜若要“方便”, 也得到四百米外、黑咕隆咚的縣政府公共廁所去解決問題。 在國家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精准扶貧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 貴州省已經實現縣縣通公路, 從貴陽到紫雲只要一個半小時, 而安順到紫雲的高速通車在即, 如今一個新城在紫雲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拔地而起。 葉辛抬手看看表說:“才一小時三十分,
實在出乎意料, 道路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 陳家昌資訊不准。 ”

其實葉辛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與他42年前那次紫雲之行有關。

當年葉辛下鄉的修文縣, 雖然也不富裕, 但自然條件比紫雲好多了。 上世紀70年代初, 葉辛完成了其第一部電影劇本《山寨火種》, 在北京修改稿子, 由於內容涉及苗族地區剿匪的事件, 需要瞭解當年與之有關情況, 正好紫雲的四大寨鄉過去有一個聞名省內外的苗王, 在貴州文聯建議下, 葉辛與電影導演謝飛一起, 到四大寨采風、體驗生活。 那一天, 早上七點從貴陽坐車直到傍晚才到達紫雲, 住進紫雲大飯店。 半夜醒來, 謝導說:“這房子窗戶上為什麼沒有玻璃?”葉辛靈機一動, 說:“可能打爛了買不到玻璃。 ”縣城如此,不通公路的苗族聚居地,位於大山裡的四大寨公社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用葉辛的話講,他和謝導幾乎是手腳並用才到達四大寨公社的。在那裡,白天他和謝導田野調查,採訪苗族農民,晚上就住在四面漏風的倉庫裡。整整七天,葉辛可謂百感交集,這一經歷也讓葉辛刻骨銘心,我就是在與之接觸的過程中聽他聊過此事。筆者對事件的記憶力極好,對於葉辛的故事及其中傳遞的資訊,筆者全部把它們存儲在頭腦中,尤其是他經歷過的紫雲之行中四大寨的往事當然全盤照收,藏於腦海中。因此,當此次顧新蔚來上海與葉辛和我商量如何利用滬昆高鐵“黃果樹號”宣傳推介安順,為安順的旅遊造聲勢時,我和葉辛同時想到了上海老知青。當年知青用了幾乎73個小時才完成了從上海到安順的旅程,如今高鐵朝發夕至,這種速度正體現了安順社會經濟的變化,高鐵縮短了安順與東南沿海地區的距離,而以上海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地區恰恰是我國最為重要的旅遊出發地和目的地,近年來出外旅遊已經成為上海居民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內容之一,倘若能夠吸引更多的江浙滬群眾來安順旅遊,對於推動安順旅遊事業和經濟發展必定好處多多。

把眼光放在老知青身上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葉辛。他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知青文學的傑出代表,他到哪裡那裡就有新聞。但是他是個大忙人,同時當年落戶的修文縣已經劃給貴陽市,因此要動員他去紫雲一次很不容易。於是當年他去過四大寨采風的資訊被啟動了,葉辛去紫雲的理由理論上成立。於是我說了我的意見,葉辛笑著回答我,四大寨現在仍然很落後,情況基本上沒有很大變化,去的吸引力不大。我腦海裡與四大寨公社有關的資訊再次發揮了作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還是縣教育局副局長時,曾經多次到過四大寨公社,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且至今不能從記憶中抹去。於是我向葉辛介紹在他到過的四大寨公社附近,有一座很有意思的墓,這裡埋著一位百餘年前因病去世的法國女傳教士,她什麼時候到,做過什麼事,一切都無從考查。時至今日,四大寨仍然艱難異常,一百多年前她能在那裡生存,應該不是一件易事,客死他鄉,當地群眾是用最好的石頭為她堆砌了那一方最好的墓,並為她刻了石碑,透過歷史風塵,日曬雨淋,現在石碑上隱隱約約還能看到當年雕刻的字體“伍三嬢之墓”。葉辛一聽,當場拍板說:“去四大寨”,不過我得為他準備材料。四大寨之行成為事實,葉辛重返安順的內容變得豐滿起來。

老知青走進紫雲,葉辛再次來到紫雲、來到四大寨,來到國家AAAA級格凸河風景名勝區,重溫知青生活,我相信,隨著他對紫雲的進一步瞭解,進一步與當地群眾和幹部接觸,感情昇華,以他的能力、影響力和智慧,安順之戀——知青重返安順可能引起的關注和宣傳效應已經可以預料。

”縣城如此,不通公路的苗族聚居地,位於大山裡的四大寨公社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用葉辛的話講,他和謝導幾乎是手腳並用才到達四大寨公社的。在那裡,白天他和謝導田野調查,採訪苗族農民,晚上就住在四面漏風的倉庫裡。整整七天,葉辛可謂百感交集,這一經歷也讓葉辛刻骨銘心,我就是在與之接觸的過程中聽他聊過此事。筆者對事件的記憶力極好,對於葉辛的故事及其中傳遞的資訊,筆者全部把它們存儲在頭腦中,尤其是他經歷過的紫雲之行中四大寨的往事當然全盤照收,藏於腦海中。因此,當此次顧新蔚來上海與葉辛和我商量如何利用滬昆高鐵“黃果樹號”宣傳推介安順,為安順的旅遊造聲勢時,我和葉辛同時想到了上海老知青。當年知青用了幾乎73個小時才完成了從上海到安順的旅程,如今高鐵朝發夕至,這種速度正體現了安順社會經濟的變化,高鐵縮短了安順與東南沿海地區的距離,而以上海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地區恰恰是我國最為重要的旅遊出發地和目的地,近年來出外旅遊已經成為上海居民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內容之一,倘若能夠吸引更多的江浙滬群眾來安順旅遊,對於推動安順旅遊事業和經濟發展必定好處多多。

把眼光放在老知青身上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葉辛。他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知青文學的傑出代表,他到哪裡那裡就有新聞。但是他是個大忙人,同時當年落戶的修文縣已經劃給貴陽市,因此要動員他去紫雲一次很不容易。於是當年他去過四大寨采風的資訊被啟動了,葉辛去紫雲的理由理論上成立。於是我說了我的意見,葉辛笑著回答我,四大寨現在仍然很落後,情況基本上沒有很大變化,去的吸引力不大。我腦海裡與四大寨公社有關的資訊再次發揮了作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還是縣教育局副局長時,曾經多次到過四大寨公社,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且至今不能從記憶中抹去。於是我向葉辛介紹在他到過的四大寨公社附近,有一座很有意思的墓,這裡埋著一位百餘年前因病去世的法國女傳教士,她什麼時候到,做過什麼事,一切都無從考查。時至今日,四大寨仍然艱難異常,一百多年前她能在那裡生存,應該不是一件易事,客死他鄉,當地群眾是用最好的石頭為她堆砌了那一方最好的墓,並為她刻了石碑,透過歷史風塵,日曬雨淋,現在石碑上隱隱約約還能看到當年雕刻的字體“伍三嬢之墓”。葉辛一聽,當場拍板說:“去四大寨”,不過我得為他準備材料。四大寨之行成為事實,葉辛重返安順的內容變得豐滿起來。

老知青走進紫雲,葉辛再次來到紫雲、來到四大寨,來到國家AAAA級格凸河風景名勝區,重溫知青生活,我相信,隨著他對紫雲的進一步瞭解,進一步與當地群眾和幹部接觸,感情昇華,以他的能力、影響力和智慧,安順之戀——知青重返安順可能引起的關注和宣傳效應已經可以預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