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熙明明打了大勝仗,卻簽條約被割了地,大清怎麼就這麼軟弱

導語: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 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因此我們對他還是比較熟悉的, 這個王朝的爭議實在是太大了, 最大原因就是他幹了很多丟人的事情, 比如幹的最多的就是簽署條約, 不僅賠錢還割了不少的地, 導致喪權辱國, 大多數印象中應該都是打輸了要被人家欺負, 但是實際上清朝打勝仗的時候也這樣。

地圖

先說說被割的這個地方貝加爾湖以東, 這個地方歷史上在西漢的時候還是匈奴的地盤, 不過呢這裡換了不少的主人, 比如東突厥, 柔然等族都統治過這個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 當時他是在北海邊放了十九年的羊, 那麼這個北海又是哪裡呢?就是貝加爾湖, 東突厥控制此地的時候曾把這改名為北海, 不管怎麼說這裡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地方, 可惜到了清朝的時候易主了。


康熙

俄羅斯從伊凡四世開始就開始了殖民的過程, 後來過了外興安嶺和大清朝起了衝突, 當時他們還建了個雅克薩城尼布楚城, 康熙平定完三藩之亂之後就派人開始攻打雅克薩, 這一打就是幾個月, 連他們的首領都直接讓清軍給擊斃了,

最後實在沒轍了就派了個大使來談判, 康熙的內心肯定是開心的, 於是立即同意了, 也就停止了繼續攻打, 這裡面有個小插曲就是第一次談判的時候碰到了噶爾丹帶兵攻打喀爾喀蒙古, 清朝這邊的特使就沒過去, 後來又改去了尼布楚談判, 索額圖等人再次出發。

索額圖等大臣的打算是把尼布楚作為邊界, 這邊是我國那邊是沙俄, 在談判的時候他們是要求沙俄的人全部退到色楞格河以西, 但是人家沒同意, 結果就是步步退讓他們的胃口卻越來越大, 最後的結果就是清政府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尼布楚之地給了他們。 其實康熙這樣做, 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噶爾丹的入侵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於是他不得不做出了巨大的讓步,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方不弱, 只是兵力在其他地方作戰而已。

塑像

如果客觀的說其實這片地清朝從未有效的統治過, 因此換一種說法就是康熙割了這裡他是一點都不心疼的, 歷史上各國對這份條約的評價都是不同的,

不過大多都是認為這是不平等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個條約其實對清朝有很大的利, 因為他保障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與安定, 對康乾盛世的出現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 請多包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