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那年那月」楊強娃:他用生命守護祖國邊防

又到了一年的退伍季, 看著年輕的戰友淚水漣漣、依依不捨的場景, 就想起我當兵的一幕幕。 接兵連長楊福江的形象就躍然眼前, 相識、相熟、相知的一幕幕如電影一般在眼前浮現。

楊福江一家

如今, 用生命守護祖國邊防的楊福江大哥離我而去已經14個年頭了, 作為我的啟蒙老師、好大哥、部隊的好領導, 他的光輝形象始終是我學習的榜樣, 鞭策我奮發圖強。 他生前被武警新疆邊防總隊評為“基層幹部的楷模”, 這也是他戎馬一生的光輝寫照。

1990年12月18日, 我到達新兵連後, 那個臉龐黑中透紅的接兵連長楊福江就回到他所在的部隊去了。 那時通訊不暢, 不知什麼時間再次相見, 這成為我心中小小的遺憾。 來年4月1日, 新兵下連, 我被分配到昭蘇縣邊防大隊當炊事員, 聽說楊福江就在昭蘇縣76團邊防派出所, 我心裡一陣激動。 畢竟, 他是我到部隊認識的第一人,

雖然還不是太熟悉, 可能是我們倆都姓楊, 無形之中有了一種親切感。 他魁梧、高大, 快人快語, 性格耿直, 給我這個初入軍營的新兵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楊福江生前照片

初春的昭蘇草原乍暖還寒, 融化的雪水伴著陣陣寒意奔湧著, 不斷沖刷著河道兩側剛露出綠色的小草。

那天, 一股水流沖到了昭蘇縣邊防大隊的院子。 由於營區處於低窪地帶, 雪水裹挾著泥土, 在院子裡到處衝撞, 十多個官兵揮動鎬頭、鐵鍬, 硬是在大隊院子捅開了一個豁口, 避免了一場洪災。 時近中午, 大家都感覺又累又餓, 分管炊事班的指導員老岳說:“今天是古爾邦節, 就不做飯了, 大家到我家裡去吃飯。 ”我們幾個人隨老指導員去了大隊家屬院, 在路過一處院子時, 班長小周告訴我, 這個院子就是楊福江家。 透過低矮的院牆, 我看到院內僅有一條小道能清晰地通到房子裡, 滿院乾枯的蒿草, 讓我感覺這裡好久沒有人住過一樣。 小周告訴我:“楊福江在距家130多公里的76團派出所當所長, 由於是進兵所,
平日很忙, 基本是以所為家, 難得回來一趟, 嫂子在中醫院工作, 他們經常是聚少離多。 嫂子操持家務, 接送女兒楊柳上學, 很是辛苦。 ”

聽著小周的話語, 我對楊福江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層, 我想, 這樣的好領導, 我應該為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呀。 第二天,

恰逢週末, 中午我快快收拾了廚房衛生, 扛了一把鐵鍬, 敲開了楊福江的家門。 嫂子常虹第一次見我, 她顯得異常驚訝。 當我告訴她我想幫她整理一下院落時, 她一個勁推辭, 最終扭不過我的執著, 將我讓進了院子。 在老家就經常幹農活, 這點活對我並不算什麼, 我揮動鐵鍬, 一會兒就將滿院雜草鏟成一堆, 一把火燒成了灰燼。 然後, 我將那些廢棄的磚塊, 收拾起來, 鋪了一個人行道。 嫂子也過來與我一起鋪磚,還問我的情況, 講了許多楊福江為了派出所建設和服務當地群眾的事情, 因為工作忙很少顧及家裡。 幹過農活的我, 半個下午, 就將院子收拾得整整齊齊了, 還給散養的雞壘出了一個雞窩。

邊境山口

轉眼幾個星期過去了,看到其他派出所的所長每週都回家團聚,可我始終沒有見到楊福江回來。直到我到大隊一月後的一個星期天中午,班長小周告訴我,楊福江回來了,請你去他家一趟。雖然急切想見到他,但官兵之間的距離,讓我的心裡一陣忐忑。

聽到敲門聲,楊福江爽朗的笑聲就傳出來了,“強娃來了,快進來!”他熱情地握住我的手,將我一把拽進房子裡,“你們那些戰友都羡慕你留在了大隊機關。聽他們說,你文化基礎好,還喜歡寫文章!”他一邊讓座一邊對著我說。一旁的常虹嫂子也顯得異常熱情,“你看看,你接來的兵很能幹呀。一下午院子就變樣了。”一邊說一邊熱情地為我遞水果。我原以為,他對我沒什麼印象,沒想到,他不但認出了我,還從我分配到派出所的戰友處聽說了我的好多事。“現在你們這批兵進所了,管理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沒顧上家裡的事。你將院子收拾的這麼整齊,進家門我還以為是別人家裡呢!”他不停地表示感謝,一個勁給我遞水果。他這樣熱情,倒讓我誠惶誠恐起來,我說:“您將我們從陝西接來,一路對我很照顧,我還沒說謝謝,您這樣倒讓我不好意思了。我有的是力氣,以後家裡有什麼體力活,您只管告訴我好了。”他們夫妻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那天,他給我講了很多部隊的趣事,臨走還鼓勵我多複習文化課,爭取考個軍校。後來,小周在院外喊我去做飯,我才意識到時間竟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作者楊強娃歷史圖片

這次之後,我們之間慢慢熟絡起來,走動相對也就多了,接送上學的楊柳自然就成了我的業餘工作。每天,等大家開始吃飯了,我就騎著自行車,用10多分鐘時間送孩子去學校,放學時再去接回來,為辛勤工作的嫂子爭取一點點時間,緩解一下她的情緒。我也從分配到派出所的戰友處中聽說了他的許多故事,他耿直的性格、以身作則的品格贏得了我的戰友們的高度讚揚,聽戰友們說,外出訓練、打馬草,他都親歷親為,示範帶領。

這樣的日子並不長久,半年之後,我就調入支隊總機班工作了。雖然距離遠了,但彼此之間的感情在不斷的升溫,每次楊福江來支隊開會,都要來看看我這個小兵,讓我小激動一下。嫂子常虹來伊寧市,也會給我帶點小吃。工作之餘,我也偶爾來點總機“特權”,給他們掛個電話,問候問候。

在楊福江及嫂子常虹的支援和鼓勵下,我考上了北京的中國人民警官大學,開始了兩年的院校生活。在此期間,也常收到他們的書信,關心關懷之情溢滿字裡行間,我也常常向他們用書信彙報學習進展情況。

轉瞬間,兩年的警校生活結束了,畢業後我被分配到霍爾果斯邊防檢查站工作。參加工作之後,利用週末,我專門坐公共汽車,行程近300公里,去昭蘇看望他們。由於派出所從連級升格為營級,楊福江在所長位置一干就是近十年。我畢業不久,他任昭蘇邊防大隊大隊長,利用到伊寧市出差的機會,楊福江專程去霍爾果斯口岸看我。我們的關係也由以前的領導下屬的關係成了兄弟情誼,且隨著時間的發展,感情越來越深厚。

退役軍人楊強娃著軍裝照片

後來,我調總隊機關工作,遠離了伊寧市,只是在大哥楊福江榮升副支隊長後,每次來新疆邊防總隊開會時,與他能見上一面。我幾次三番約請他吃飯,以示感恩,也表尊重,可執拗的大哥,總是以各種理由,推卻了我的盛情。再次見到楊福江,是在總隊的表彰大會上,聽著大哥的事蹟,一個以所為家的領導幹部再次出現在我的眼前,他的事蹟,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官兵。聽他的事蹟,我的靈魂在震顫,分享大哥榮耀的同時,我也深深地為大哥的身體擔憂,因多年固守在高海拔的昭蘇草原,他的身體透支嚴重,病魔已在無情地吞噬著他的身體。

部隊給了大哥很高的榮譽,新疆各大報紙報導了他的事蹟,在榮譽面前,他感到無形的壓力,不願因病情影響部隊建設。春節臨近,他依舊是拚命三郎一般,帶病出差,沒成想最終累倒在他為之奮鬥一生的邊防線上,被送進醫院救治。而我卻消息閉塞,沒能到醫院探望。2003年11月21日,大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時年45歲。沒能與大哥最後道別,一直讓我愧疚不已。

事後,戰友老魏和我談起大哥楊福江,也一臉的崇拜和不解,“楊福江幹起工作真不要命,組織批了他三個月靜養,他休息一個月就去上班了,還親自帶工作組去高海拔的昭蘇縣檢查指導工作,沒想到感冒引發肝病惡化。我去醫院看他,問他在哪兒?他還說在車上。問他去哪兒?他說去昭蘇。去幹什麼?他說去檢查工作。現在想想,躺在醫院還滿腦子工作,這樣的幹部哪裡去找呀!”是呀,大哥軍旅生涯大部分在昭蘇縣的邊防派出所度過,他的足跡踏遍了中哈伊犁州的邊境線。相信他的魂魄,依然守衛著他熟悉的祖國邊防!我雖然沒有在大哥的麾下幹過一天,但他依然是我心中的好領導,是我敬愛的大哥!

數年後,我再度調回伊犁邊防支隊工作。在大哥的祭日,我陪嫂子一起掃墓,倒上一杯醇酒,為遠在天堂的大哥祈福!

如今,我轉業在新疆民政廳工作,還參加了民政廳駐阿瓦提縣訪惠聚工作隊。但我一直以楊福江大哥為榜樣,在本職工作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工作的奮鬥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用實際行動推動脫貧攻堅任務的圓滿完成。

作者:楊強娃 編輯:走軍營去擁軍韓廣寧

邊境山口

轉眼幾個星期過去了,看到其他派出所的所長每週都回家團聚,可我始終沒有見到楊福江回來。直到我到大隊一月後的一個星期天中午,班長小周告訴我,楊福江回來了,請你去他家一趟。雖然急切想見到他,但官兵之間的距離,讓我的心裡一陣忐忑。

聽到敲門聲,楊福江爽朗的笑聲就傳出來了,“強娃來了,快進來!”他熱情地握住我的手,將我一把拽進房子裡,“你們那些戰友都羡慕你留在了大隊機關。聽他們說,你文化基礎好,還喜歡寫文章!”他一邊讓座一邊對著我說。一旁的常虹嫂子也顯得異常熱情,“你看看,你接來的兵很能幹呀。一下午院子就變樣了。”一邊說一邊熱情地為我遞水果。我原以為,他對我沒什麼印象,沒想到,他不但認出了我,還從我分配到派出所的戰友處聽說了我的好多事。“現在你們這批兵進所了,管理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沒顧上家裡的事。你將院子收拾的這麼整齊,進家門我還以為是別人家裡呢!”他不停地表示感謝,一個勁給我遞水果。他這樣熱情,倒讓我誠惶誠恐起來,我說:“您將我們從陝西接來,一路對我很照顧,我還沒說謝謝,您這樣倒讓我不好意思了。我有的是力氣,以後家裡有什麼體力活,您只管告訴我好了。”他們夫妻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那天,他給我講了很多部隊的趣事,臨走還鼓勵我多複習文化課,爭取考個軍校。後來,小周在院外喊我去做飯,我才意識到時間竟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作者楊強娃歷史圖片

這次之後,我們之間慢慢熟絡起來,走動相對也就多了,接送上學的楊柳自然就成了我的業餘工作。每天,等大家開始吃飯了,我就騎著自行車,用10多分鐘時間送孩子去學校,放學時再去接回來,為辛勤工作的嫂子爭取一點點時間,緩解一下她的情緒。我也從分配到派出所的戰友處中聽說了他的許多故事,他耿直的性格、以身作則的品格贏得了我的戰友們的高度讚揚,聽戰友們說,外出訓練、打馬草,他都親歷親為,示範帶領。

這樣的日子並不長久,半年之後,我就調入支隊總機班工作了。雖然距離遠了,但彼此之間的感情在不斷的升溫,每次楊福江來支隊開會,都要來看看我這個小兵,讓我小激動一下。嫂子常虹來伊寧市,也會給我帶點小吃。工作之餘,我也偶爾來點總機“特權”,給他們掛個電話,問候問候。

在楊福江及嫂子常虹的支援和鼓勵下,我考上了北京的中國人民警官大學,開始了兩年的院校生活。在此期間,也常收到他們的書信,關心關懷之情溢滿字裡行間,我也常常向他們用書信彙報學習進展情況。

轉瞬間,兩年的警校生活結束了,畢業後我被分配到霍爾果斯邊防檢查站工作。參加工作之後,利用週末,我專門坐公共汽車,行程近300公里,去昭蘇看望他們。由於派出所從連級升格為營級,楊福江在所長位置一干就是近十年。我畢業不久,他任昭蘇邊防大隊大隊長,利用到伊寧市出差的機會,楊福江專程去霍爾果斯口岸看我。我們的關係也由以前的領導下屬的關係成了兄弟情誼,且隨著時間的發展,感情越來越深厚。

退役軍人楊強娃著軍裝照片

後來,我調總隊機關工作,遠離了伊寧市,只是在大哥楊福江榮升副支隊長後,每次來新疆邊防總隊開會時,與他能見上一面。我幾次三番約請他吃飯,以示感恩,也表尊重,可執拗的大哥,總是以各種理由,推卻了我的盛情。再次見到楊福江,是在總隊的表彰大會上,聽著大哥的事蹟,一個以所為家的領導幹部再次出現在我的眼前,他的事蹟,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官兵。聽他的事蹟,我的靈魂在震顫,分享大哥榮耀的同時,我也深深地為大哥的身體擔憂,因多年固守在高海拔的昭蘇草原,他的身體透支嚴重,病魔已在無情地吞噬著他的身體。

部隊給了大哥很高的榮譽,新疆各大報紙報導了他的事蹟,在榮譽面前,他感到無形的壓力,不願因病情影響部隊建設。春節臨近,他依舊是拚命三郎一般,帶病出差,沒成想最終累倒在他為之奮鬥一生的邊防線上,被送進醫院救治。而我卻消息閉塞,沒能到醫院探望。2003年11月21日,大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時年45歲。沒能與大哥最後道別,一直讓我愧疚不已。

事後,戰友老魏和我談起大哥楊福江,也一臉的崇拜和不解,“楊福江幹起工作真不要命,組織批了他三個月靜養,他休息一個月就去上班了,還親自帶工作組去高海拔的昭蘇縣檢查指導工作,沒想到感冒引發肝病惡化。我去醫院看他,問他在哪兒?他還說在車上。問他去哪兒?他說去昭蘇。去幹什麼?他說去檢查工作。現在想想,躺在醫院還滿腦子工作,這樣的幹部哪裡去找呀!”是呀,大哥軍旅生涯大部分在昭蘇縣的邊防派出所度過,他的足跡踏遍了中哈伊犁州的邊境線。相信他的魂魄,依然守衛著他熟悉的祖國邊防!我雖然沒有在大哥的麾下幹過一天,但他依然是我心中的好領導,是我敬愛的大哥!

數年後,我再度調回伊犁邊防支隊工作。在大哥的祭日,我陪嫂子一起掃墓,倒上一杯醇酒,為遠在天堂的大哥祈福!

如今,我轉業在新疆民政廳工作,還參加了民政廳駐阿瓦提縣訪惠聚工作隊。但我一直以楊福江大哥為榜樣,在本職工作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工作的奮鬥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用實際行動推動脫貧攻堅任務的圓滿完成。

作者:楊強娃 編輯:走軍營去擁軍韓廣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