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喝奶粉“上火”了,家長先別急著“滅”!

揚子晚報網1月14日訊新手爸媽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育兒問題, 最近, 軒軒的媽媽比較困惑, 在寶寶8個月體檢時, 她詢問醫生, “我一直奶水不好, 兩個月前開始混合餵養, 這一個月來基本上斷奶只喝奶粉, 最近總是兩三天才拉一次大便, 乾燥, 嘴巴總是臭臭的, 還會幹的起皮。 會不會是喝奶粉上火了?人工餵養的嬰兒是不是更容易上火?”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謝海虹介紹, 日常生活中寶寶“上火”比較常見, 通常表現為:便秘、大便幹結酸臭、小便黃而少、嗓子、咽部不適、腹脹、口氣、牙齦紅腫、眼屎多、食欲減退、不安焦躁等症狀, 小嬰兒還可能出現面部頻繁濕疹、吐奶、哭鬧, 睡不安穩等狀況。

謝主任解釋, 出現這種情況, 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主要是寶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體內消化酶不足造成食物代謝不完全, 存在一些沒有分解完全的代謝物質未能及時排出體外而致。

對於日常生活中也建議家長注意以下幾點:

第二, 飲食結構均衡。 到添加輔食時, 家長要注意膳食平衡, 可遵循“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簡單單一到複雜混合”添加原則, 增加新鮮蔬果攝入。 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 可以促進腸蠕動, 潤腸通便。 可以嘗試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 放入米粥內同煮, 做成菜粥給寶寶吃, 不要隨意服用市面上一些不明成分的清火的產品去“滅火”。

第三, 培養生活習慣。 家長應培養寶寶自幼養成正常排便的習慣, 排泄與進食一樣重要。 進食是為了寶寶生存和生長發育, 排泄使人體新陳代謝的廢物或有害物質及時排出, 免除機體損害。 例如每日定時讓年齡稍大一點的寶寶坐馬桶,

即使沒有大便也要讓寶寶坐個十來分鐘, 建立條件反射。

第四, 增強自身免疫力。 目前多數家長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相對衛生的生長環境, 特別是秋冬季節, 外出戶外活動少, 從而導致外界對寶寶機體的免疫刺激越來越小, 應當注意適當增加鍛煉活動時間, 加強免疫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