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的另類臉譜:二十一條刪減後簽訂,袁世凱慚憤交集並非作秀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九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自從二十一條擺在袁世凱的辦公桌上, 這個自始至終對日軍都不服氣的權臣, 此時對於晚清廟堂中樞面對日本的不甘與無力開始感同身受, 因為他正作為新任掌舵人面對毫無勝算的亂局。 雖然通過浪人探知了對手的底牌, 但是他卻沒有與之抗衡的籌碼, 他要求段祺瑞緊急備戰, 近日來物資運輸徹夜不斷, 但是當日軍收買西方口徑捏造中德同盟, 煽動南方諸公扯旗放炮, 英方也建議接受傷害較小的最後通牒, 袁世凱清楚此刻除了妥協已無退路。

然而一直以來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 最初的二十一條主要為五大條款, 袁世凱所作出的努力產生了很大的效果, 在摸清日本底牌的情況下果斷爭取與刪減。

其後, 袁世凱逐句手批二十一條。 對於危害最大的第五大項條款, 多次強調“必須聲明不議”,

而關於土地租借的第四大項條款, 在顧維鈞與蔡延幹奔走於各大使館之後, 日本成為眾矢之的, 袁世凱果斷也將其否決, 至於前三項條款, 也均被大打折扣。 袁世凱曾對左右言道:“購地, 我叫他一寸也買不到;雜居, 我讓他出了附屬地就不安全;至於顧問, 每月支他幾錢便是, 至於顧不顧、問不問則在於我。 ”耿直的機要幕僚張一麟認為要麼簽約忠實履行, 要麼拒絕兵戎相見, 不應該做這種表面迎合, 暗中卻破壞的事情。 袁世凱斥責其是“書生之見”, 同時坦言:“諸事要是都能開誠佈公, 天下早就太平了。 ”曲善逢迎的手段, 在晚清宦海浮沉多年的袁世凱看來, 是對待臥榻之狼的最好方式。

但是, 袁世凱所做的不僅只是這些, 他還要在前三條涉及之地再給日本留下一根釘子, 這個人選不是別人, 正是江湖老炮兒張作霖。 在召見收攬張作霖之時, 袁世凱不僅囑咐機宜, 還贈送了珍藏的四塊金表, 袁世凱扶持下的張作霖異軍突起, 最終雄踞東北, 成為日軍數十年的扶桑惡夢。

然而二十一條儘管刪減諸多, 但是仍在袁世凱的手上與日本簽訂, 賣國之名袁世凱確實難辭其咎, 背後雖有二十五次交涉, 無所不用其極, 極大地牽制了日軍的陰謀, 最後袁世凱交由陸徽祥和曹汝霖赴使館遞交簽字文本, 兩人一路上心境淒涼, “若有親遞降表之感”。

最終, 袁世凱開始了外人眼中的作秀, 不僅將簽訂日定為國恥日, 還將交涉紀要印刷成冊, 以備日後公佈洗刷汙名, 所做的不過是讓羞愧憤恨的內心得到一份慰藉。 簽訂二十一條, 確實可以給袁世凱戴上賣國之名, 但是他盡了最大的努力, 慚憤交集只因為沒有任何有效反制籌碼, 換作任何一位時代強人, 誰又保證一定可以做到最好。 他的慚憤源於不甘而不是作秀, 麾下數十萬帶甲之士卻未可一戰, 只因不可戰而戰, 必以亡其國。 他也沒必要在簽訂二十一條之後作秀, 因為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知恥而後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