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母親失去打死兒子|“孩子走好,天堂沒有手機”

每天5分鐘

陪你自律, 伴你成長

文 | K 叔

1、

老婆發我一條新聞, 看標題就一陣心痛。

《男童弄丟手機被母親亂棍打死 鄰居:孩子終於解脫了》,

點開以後忍著難過看完了, 想寫點什麼, 卻總也也寫不下去。

不想再重述過程了, 只講兩個讓我淚崩的細節:

大雪天, 孩子發現用來和媽媽聯繫的手機丟了, 然後在雪地裡找啊找, 怎麼都找不到, 然後去找社區的保安爺爺一起找, 還是沒找到, 於是孩子在雪地裡崩潰大哭。

單純的孩子知道, 手機找不到媽媽一定會打罵他的。

孩子在社區裡找手機

孩子怕啊, 可手機到底去哪了, 你快出來啊, 我不想被媽媽打啊!

當天媽媽從下午6點開始用棍子打孩子明明(化名), 一直打到晚上11點, 幾乎沒有停歇。 或許是媽媽打累了,

或許是媽媽的憤怒發洩夠了, 媽媽扶著明明進了房間, 明明低沉地、疲憊地、甚至是絕望地說:

“媽媽, 我不想見到你。 ”

然後媽媽的怒火又要來了, 但這次可能忍住了, 自己回到臥室一人睡著了。

結果第二天早上醒來發現, 明明那瘦小的身體趴在冰冷的地板上, 睡著了, 永遠睡著了。

在孩子從床上爬到地下的時候, 他一定是在求助, 求助那個打了自己一晚上的母親, 那個動不動就拳打腳踢的母親, 同時也是和他相依為命的母親, 只是, 還未爬到門口, 孩子就閉上了眼睛。

寫到這裡, 又有點寫不下去了。

我在想, 明明在趴在地上找媽媽的那一刻, 該有多絕望。

生命源於你, 生命毀於你。

2、

人間悲劇, 無疑是人間悲劇。

有人心疼孩子,

說孩子終於解脫了;

有人譴責母親, 或者咒駡, 但我想此刻, 最痛苦的人應該就是這個媽媽吧。

孩子的父親從不歸家, 也不寄生活費, 母子倆相依為命。 本應是三口之家, 兩個人的重擔壓在了母親一人身上, 拮据的生活讓這個母親將所有的憤怒, 包括對丈夫、對生活的所有憤怒, 都一次次轉嫁給了自己的唯一——兒子明明身上。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同樣是男人出軌拋妻棄子, 母親一人拉扯兒子, 同樣是母親經常責打孩子, 只是沒有出現明明的悲劇。

孩子大了, 要結婚了, 母親卻患癌症躺在病床上。 奄奄一息的母親支開旁邊的未來兒媳和醫生護士, 然後把兒子叫到身邊, 握著兒子的手說:“對不起孩子, 媽媽年輕時候把所有對你爸爸的怨氣都發洩在你身上了,

對不起孩子!還有, 對不起孩子, 這句是媽替你爸爸說的, 不要怪你爸爸。 ”

母親撒手人寰, 兒子泣不成聲, 積攢了幾十年的怨恨此刻煙消雲散, 只剩下親情逝去的唏噓不已。

即使這位母親如此狠毒地將兒子活活打死, 但我依然堅定地認為, 她一定是愛孩子的, 深愛孩子的, 只是, 愛的越深, 傷的越重, 愛到畸形的時候, 一切都變了。

相信當她看到地上的兒子時, 一定是崩潰的, 怎麼辦?天塌了, 天塌了!我的孩子被我活活打死了!

如果愛, 請深愛, 如果深愛, 請克制地愛。

3、

想起了自己小學時的一個老師的悲劇。

一位隔壁班的語文老師, 她身材微胖, 永遠一副嚴肅的表情, 也經常會看到她在講臺上發飆的樣子, 隔著門窗,聲音都是震顫的。

後來,聽他們班同學說,大家都在傳,趙老師有一段痛苦的過去。

趙老師女兒已經上初中,但其實她曾經還有一個兒子,如果沒有離世當時應該要上高中了。當年,趙老師不光對自己的學生極度嚴厲,對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兒子也很爭氣,每次考試都是全校第一,但即使成績這樣好,趙老師依然動不動就會責打他,而且從來不讓他出去玩。

有年元宵節,趙老師出門關燈,卻依然把門鎖上,留下兒子在家裡寫作業。

兒子也很想去看燈市,把作業做完之後,就想著怎麼能偷偷出去。於是,他開始試著翻牆溜出去。

悲劇來了,一個不慎,他從牆上掉下來剛好撞到旁邊的一片殘牆上……死了。

再多的細節就不知道了,但是過去已經十幾年了,我對這個故事依然印象深刻。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這位趙老師雖然對學習依然嚴厲,但是對自己的女兒卻非常和藹,從不責駡。或者說,自從那件事之後,她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世上沒有後悔藥,兒子已經離去,留下女兒就盡力補償,但那種痛苦一定是相伴一生的。人間悲劇,人間悲劇啊!

4、

看過一句話:

“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是因為自己又累又窮。”

我和老婆經常會反思,對孩子發的脾氣到底是因為孩子做錯了,還是因為我們的耐心不夠了。

有一種落後的想法,就是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我給你生命,你就要聽我的。

相信絕大多數人已經不再有這種荼毒思想了,但是,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尤其是被工作、生活弄得精疲力盡的時候,孩子的一個不太聽話就變成了我們家長情緒爆發的導火索。

瞬間,將所有的憤怒都發洩在了孩子身上,而且這種憤怒的出口會一點點放大,直至徹底失控。

真的是孩子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值得這麼發火嗎?

不是,絕對不是。

孩子畢竟還是孩子。打孩子這件事雖然我從來不做,但我能理解那些適當用手來懲戒孩子的父母,不下狠手,只是讓孩子漲點記性。

可是,如果把對生活的抱怨一股腦甩到孩子身上,對於孩子來說太不公平。或許只是一點點小錯誤,卻換來了瘋狂的毆打體罰,單純的孩子不懂,原來一點小錯的代價如此之大。這也就有了上面明明在雪地裡大哭的場景,因為母親的毆打是家常便飯,他知道丟了手機就是大罪,才會如此崩潰害怕。

5、

老大每週都會去學拳擊課,他也是所有學員裡最小的一個。

今天聽老婆說,她發現經常會有一些比兒子大的小男孩,無緣無故地推搡或者戲弄兒子,兒子雖然很生氣,但是也只是大喊一句“我快氣瘋了!”而那些大孩子們不管,繼續欺負他。

我在想,或許欺負弱小就是一種人類的天性吧?一種惡的天性。

就像那個母親對孩子的態度一樣,鄰居都說她為人很和氣,但卻對自己的孩子易燃易爆,弱小的孩子成了她生活的發洩口。

下午,我和老婆一起和老大聊天,提到這件事,兒子說,他很不喜歡那些哥哥推她。

然後我們特別認真地和他說:

“兒子,以後有類似的情況,你要很嚴肅地和那些小哥哥說,請不要這樣,我非常不喜歡這樣。如果你們再這樣,我會和教練說,如果教練不管,我會和我的爸爸媽媽說。最後再說一句,以後請不要這樣,這是最後一次警告。”

兒子聽了,愣了三秒鐘,然後舉起雙手開始歡呼,張開雙臂緊緊地抱著我們,“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寫到這裡,我又想到了明明,他在離開的那一刻,心中對他的媽媽是愛多一點呢,還是恨多一點呢?

我想,一定是愛吧。

只是,這份愛太重了。

孩子,天堂走好。

可能錯過的K叔文章

黃磊:中國很多父母的教育都是"混蛋"邏輯

沒時間

我認識的兩個創業者,一個出家了,一個抑鬱了

我是Kris

有書共讀簽約作者、LinkedIn中國專欄作者

85後/二胎爸爸/會計在讀博士/500強央企/減肥達人/馬拉松跑者

三年陪孩子讀了300本書/半年10個500強offer/2個月考博/1個月瘦了20斤

「點個贊,和K叔說聲晚安~」

隔著門窗,聲音都是震顫的。

後來,聽他們班同學說,大家都在傳,趙老師有一段痛苦的過去。

趙老師女兒已經上初中,但其實她曾經還有一個兒子,如果沒有離世當時應該要上高中了。當年,趙老師不光對自己的學生極度嚴厲,對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兒子也很爭氣,每次考試都是全校第一,但即使成績這樣好,趙老師依然動不動就會責打他,而且從來不讓他出去玩。

有年元宵節,趙老師出門關燈,卻依然把門鎖上,留下兒子在家裡寫作業。

兒子也很想去看燈市,把作業做完之後,就想著怎麼能偷偷出去。於是,他開始試著翻牆溜出去。

悲劇來了,一個不慎,他從牆上掉下來剛好撞到旁邊的一片殘牆上……死了。

再多的細節就不知道了,但是過去已經十幾年了,我對這個故事依然印象深刻。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這位趙老師雖然對學習依然嚴厲,但是對自己的女兒卻非常和藹,從不責駡。或者說,自從那件事之後,她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世上沒有後悔藥,兒子已經離去,留下女兒就盡力補償,但那種痛苦一定是相伴一生的。人間悲劇,人間悲劇啊!

4、

看過一句話:

“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是因為自己又累又窮。”

我和老婆經常會反思,對孩子發的脾氣到底是因為孩子做錯了,還是因為我們的耐心不夠了。

有一種落後的想法,就是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我給你生命,你就要聽我的。

相信絕大多數人已經不再有這種荼毒思想了,但是,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尤其是被工作、生活弄得精疲力盡的時候,孩子的一個不太聽話就變成了我們家長情緒爆發的導火索。

瞬間,將所有的憤怒都發洩在了孩子身上,而且這種憤怒的出口會一點點放大,直至徹底失控。

真的是孩子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值得這麼發火嗎?

不是,絕對不是。

孩子畢竟還是孩子。打孩子這件事雖然我從來不做,但我能理解那些適當用手來懲戒孩子的父母,不下狠手,只是讓孩子漲點記性。

可是,如果把對生活的抱怨一股腦甩到孩子身上,對於孩子來說太不公平。或許只是一點點小錯誤,卻換來了瘋狂的毆打體罰,單純的孩子不懂,原來一點小錯的代價如此之大。這也就有了上面明明在雪地裡大哭的場景,因為母親的毆打是家常便飯,他知道丟了手機就是大罪,才會如此崩潰害怕。

5、

老大每週都會去學拳擊課,他也是所有學員裡最小的一個。

今天聽老婆說,她發現經常會有一些比兒子大的小男孩,無緣無故地推搡或者戲弄兒子,兒子雖然很生氣,但是也只是大喊一句“我快氣瘋了!”而那些大孩子們不管,繼續欺負他。

我在想,或許欺負弱小就是一種人類的天性吧?一種惡的天性。

就像那個母親對孩子的態度一樣,鄰居都說她為人很和氣,但卻對自己的孩子易燃易爆,弱小的孩子成了她生活的發洩口。

下午,我和老婆一起和老大聊天,提到這件事,兒子說,他很不喜歡那些哥哥推她。

然後我們特別認真地和他說:

“兒子,以後有類似的情況,你要很嚴肅地和那些小哥哥說,請不要這樣,我非常不喜歡這樣。如果你們再這樣,我會和教練說,如果教練不管,我會和我的爸爸媽媽說。最後再說一句,以後請不要這樣,這是最後一次警告。”

兒子聽了,愣了三秒鐘,然後舉起雙手開始歡呼,張開雙臂緊緊地抱著我們,“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寫到這裡,我又想到了明明,他在離開的那一刻,心中對他的媽媽是愛多一點呢,還是恨多一點呢?

我想,一定是愛吧。

只是,這份愛太重了。

孩子,天堂走好。

可能錯過的K叔文章

黃磊:中國很多父母的教育都是"混蛋"邏輯

沒時間

我認識的兩個創業者,一個出家了,一個抑鬱了

我是Kris

有書共讀簽約作者、LinkedIn中國專欄作者

85後/二胎爸爸/會計在讀博士/500強央企/減肥達人/馬拉松跑者

三年陪孩子讀了300本書/半年10個500強offer/2個月考博/1個月瘦了20斤

「點個贊,和K叔說聲晚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