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年產銷破10萬輛 2025北汽新能源要進入全球前三?

年銷量103,199輛、不限購單補城市占36%的份額、參與建設4.6萬個公共電樁、投放運營106座換電站、5,000台換電車輛……

“一系列重大突破, 讓北汽新能源走出了傳統汽車發展的慣有思維、模式和市場, 推動了純電動汽車在各行業各市場的普及, 也讓北汽新能源成為中國純電動汽車的領航者。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行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在北汽新能源全球業績發佈會上表示, 但是相比2017年, 2018年的形勢將更加嚴峻, 這也將是考驗北汽新能源能否繼續領跑市場的一年。

去年, 在政策與車企戰略的共同推動下, 我國新能源市場迎來高速增長期。 根據乘聯會公佈的資料, 2017年1-11月, 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45.8萬輛, 同比增長59%。 作為佔據市場總銷量近1/4的自主品牌, 北汽新能源緣何能領跑電動車市場?高速增長的背後, 對其他新能源車企又有哪些借鑒意義?今年北京新能源還將有哪些新動作?

產銷僅次特斯拉, 北汽新能源戰略思維值得借鑒

2017年銷量突破10萬輛, 連續五年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 根據北汽新能源官方公佈的銷量資料顯示, 2017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售10.3萬輛, 同比增長98%, 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10萬輛的純電動車企。 按照全球新能源汽車前11月的銷量資料, 北汽新能源在純電動領域銷量僅次於特斯拉。

當然, 對於新能源車來說, 整體的銷量並不能完全反映出消費者的接納度。 政策扶植、城市限購是助力新能源車增長的因素。 但也是不少新能源車企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新能源市場向限購城市明顯傾斜的環境下, 我們注意到北汽新能源區域間發展相對全面, 不僅在限購雙補城市占比43%, 而且在不限購的單補城市占比也已達到36%, 銷量超過37,000輛。

實現區域間的平衡發展, 是北汽新能源產品力、配套設施、產品佈局日益完善的結果。

一直以來, 電動汽車如何提升電池技術、化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 是新能源車企提升產品力最為有效但也最困難的途徑。

在解決里程痛點方面, 我們看到北汽新能源一方面在提升車輛的續航里程, 也在加大充電、換電投入。 截止2017年底, 北汽新能源參與建設4.6萬個公共電樁並自建3.2萬個私人樁。 同時, 推出換電模式, 投放運營106座換電站、5,000台換電車輛。

目前,

A00級小型電動車EC180是北汽新能源的主力車型, 2017年銷售近4.7萬輛, 占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近一半。 在北汽新能源的戰略佈局中, 北汽新能源分為BJEV品牌和ARCFOX全新的品牌, 前者定位是大眾化的中端和經濟車型, 後者則是北汽新能源推出的中高端品牌, 計畫在2020年推出系列產品。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北汽新能源去年上市的ARCFOX-1的量產版車型LITE,可以說,完全顛覆了北汽新能源一貫的設計風格,不難看出北汽新能源迎合年輕市場的決心。秉承了ARCFOX的設計、科技、樂趣的品牌基因,更加突出個性。可以看出其產品定位,瞄準了當下年輕消費者的需求,產品補貼後售價為8.68萬-9.68萬元。

從產品戰略佈局的角度上看,北汽新能源的節奏步伐值得參考。作為自主品牌來說,目前佔據相對大的市場份額主要是因為投入較早,具有一定的存量優勢與價格優勢。但隨著當下合資品牌的陸續入場,如果急於強樹高端化產品對自主品牌來說風險較大。在產品、品牌完全成熟之前,依靠入門級細分市場贏得更多市場份額、打響口碑,才是未來實現向上的資本。

2018看點:產品組合拳+無人駕駛+資本市場

雖然佔據先發優勢,我國新能源車消費體量全球居首,但事實是,我們不能陶醉在新能源銷量世界第一的數字裡。

對於未來的發展前景,北汽新能源有著較為冷靜、客觀的認識。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提出“全國第一,全球第三”的目標。那麼,為何不是世界第一?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表示:“中國傳統汽車產業與國際汽車產業之間仍然存在技術上的鴻溝,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汽車產業有機會與國際汽車產業實現並跑,最終成為領跑者。不過,汽車行業的壁壘仍然很高,全球化的特徵很明顯。在短期內由中國第一進入全球第一的地位仍需要謹慎看待,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能進入到全球前三就是突破性的進步。”

此外,在新能源的發展過程中,電動技術的完善與市場接納度需要相當程度的沉澱與積累,多元化的產品供給戰略或許更為穩妥。鄭剛表示:“在公司的戰略中,我們堅決地貫徹和執行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這個戰略的要求,以純電動汽車為主突破口,不放棄混合動力,緊密跟蹤燃料電池,密切地掌握下一代先進的電動汽車技術創新,希望集成三股力量,來實現我們的戰略突破。”

在今年的產品佈局與市場投放方面,北汽新能源的產品規劃值得關注。李一秀介紹,2018 年北汽新能源將著力打好產品組合拳:在對私市場上,以全新EC+全新EX 形成“國民車”組合,重點強化三四線市場普及;以強調長續航、產品設計、感官品質、智慧科技引領同級市場的全新EU轎車+ET系列SUV “雙子星”組合,重點進入一二線市場;另將以一款400公里以上的跨界精品,打造新的業內爆款。同時,還將以換電版、分時版、網約版、物流專用車等產品進軍專用車市場。

此外,鄭剛透露,2018年北汽新能源將下線L2-L2.5自動駕駛准量產車,2019年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將成為選配配置供消費者選擇,未來數月北汽新能源還將在北京亦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相關技術。

眾所周知,汽車是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其中資本在整個汽車工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其上市進程也備受關注。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連慶鋒說:“通過資本市場,把一個企業做大做強,同時提升企業的治理水準,這是每一個企業必須要完成的一項工作。這些工作目前我們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一些公告中有些披露,現在不方便說太多,之後會公佈具體的細節。” 若北汽新能源能成功上市,它也將成為首家進入國內資本市場的新能源整車企業。

結語

記得上月中旬,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宣佈:北汽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自主品牌燃油車。並明確指出:既然已經說出來了,就一定能做到。再看到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市場取得的成績,以及對未來細分市場的戰略規劃,確實讓我們看到了北汽新能源的信心和底氣。

接下來,隨著合資品牌紛紛進場新能源,自主品牌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作為北汽新能源能源來說,能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是需要回歸到產品,全面瞭解消費者回饋,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就是未來產品力提升的方向。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北汽新能源去年上市的ARCFOX-1的量產版車型LITE,可以說,完全顛覆了北汽新能源一貫的設計風格,不難看出北汽新能源迎合年輕市場的決心。秉承了ARCFOX的設計、科技、樂趣的品牌基因,更加突出個性。可以看出其產品定位,瞄準了當下年輕消費者的需求,產品補貼後售價為8.68萬-9.68萬元。

從產品戰略佈局的角度上看,北汽新能源的節奏步伐值得參考。作為自主品牌來說,目前佔據相對大的市場份額主要是因為投入較早,具有一定的存量優勢與價格優勢。但隨著當下合資品牌的陸續入場,如果急於強樹高端化產品對自主品牌來說風險較大。在產品、品牌完全成熟之前,依靠入門級細分市場贏得更多市場份額、打響口碑,才是未來實現向上的資本。

2018看點:產品組合拳+無人駕駛+資本市場

雖然佔據先發優勢,我國新能源車消費體量全球居首,但事實是,我們不能陶醉在新能源銷量世界第一的數字裡。

對於未來的發展前景,北汽新能源有著較為冷靜、客觀的認識。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提出“全國第一,全球第三”的目標。那麼,為何不是世界第一?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表示:“中國傳統汽車產業與國際汽車產業之間仍然存在技術上的鴻溝,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汽車產業有機會與國際汽車產業實現並跑,最終成為領跑者。不過,汽車行業的壁壘仍然很高,全球化的特徵很明顯。在短期內由中國第一進入全球第一的地位仍需要謹慎看待,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能進入到全球前三就是突破性的進步。”

此外,在新能源的發展過程中,電動技術的完善與市場接納度需要相當程度的沉澱與積累,多元化的產品供給戰略或許更為穩妥。鄭剛表示:“在公司的戰略中,我們堅決地貫徹和執行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這個戰略的要求,以純電動汽車為主突破口,不放棄混合動力,緊密跟蹤燃料電池,密切地掌握下一代先進的電動汽車技術創新,希望集成三股力量,來實現我們的戰略突破。”

在今年的產品佈局與市場投放方面,北汽新能源的產品規劃值得關注。李一秀介紹,2018 年北汽新能源將著力打好產品組合拳:在對私市場上,以全新EC+全新EX 形成“國民車”組合,重點強化三四線市場普及;以強調長續航、產品設計、感官品質、智慧科技引領同級市場的全新EU轎車+ET系列SUV “雙子星”組合,重點進入一二線市場;另將以一款400公里以上的跨界精品,打造新的業內爆款。同時,還將以換電版、分時版、網約版、物流專用車等產品進軍專用車市場。

此外,鄭剛透露,2018年北汽新能源將下線L2-L2.5自動駕駛准量產車,2019年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將成為選配配置供消費者選擇,未來數月北汽新能源還將在北京亦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相關技術。

眾所周知,汽車是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其中資本在整個汽車工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其上市進程也備受關注。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連慶鋒說:“通過資本市場,把一個企業做大做強,同時提升企業的治理水準,這是每一個企業必須要完成的一項工作。這些工作目前我們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一些公告中有些披露,現在不方便說太多,之後會公佈具體的細節。” 若北汽新能源能成功上市,它也將成為首家進入國內資本市場的新能源整車企業。

結語

記得上月中旬,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宣佈:北汽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自主品牌燃油車。並明確指出:既然已經說出來了,就一定能做到。再看到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市場取得的成績,以及對未來細分市場的戰略規劃,確實讓我們看到了北汽新能源的信心和底氣。

接下來,隨著合資品牌紛紛進場新能源,自主品牌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作為北汽新能源能源來說,能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是需要回歸到產品,全面瞭解消費者回饋,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就是未來產品力提升的方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