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我們花了200億造車,還是要造SUV

最近國內的新車話題都是電動 SUV 。 去年年末, 威馬 SUV 概念車發佈, 蔚來 7 座 SUV ES8 上市, 已經給業界造成了轟動性的效應, 特別是關於 ES8 的爭論已有刷屏之勢, 單就其關注程度而已, 恐怕已經有點前無來者的味道。

蔚來電動 SUV ES8

新年剛過, 在大洋彼岸的拉斯維加斯, FMC 旗下的電動車品牌拜騰(BYTON)借著 CES 的東風, 發佈了自己的第一款概念車。 不錯, 又是一款電動 SUV 。

拜騰 SUV 概念車

看來相對於其他車型而言, 很多新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們都覺得 SUV 是電動汽車可以迅速攻佔的領域。

因為 SUV 的燃油車是如此的成功。

SUV 的輝煌之旅

要徹底追溯 SUV 的起源的話, 恐怕是非常早的了。

不過比較普遍的觀點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吉普(Jeep)推出的吉普切諾基(Jeep Cherokee)為真正意義上的 SUV 。

在這款車推出之後, SUV(Sport Utility Vehicle)這個詞被創造了出來, 隨後各大汽車品牌紛紛開始推出自己的 SUV 系列, 這些品牌和車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

90 後的代表有著雪佛蘭 Tahoe , 三菱帕傑羅(Pajero), 豐田 RAV4 , 寶馬 X5 和賓士 ML 。

00 後的代表就非常多了, 豐田漢蘭達 (Highlander), 富豪 XC90 , 本田 CR-V , 大眾途銳(Touareg), 奧迪 Q7 , 寶馬 X6 , 等等。

而在 2010 年後, 隨著特斯拉 Model X 的上市, 電動 SUV 開始登臺了。

誕生在八十年代, 成長於九十年代, 在新的世紀裡開始輝煌之旅直到現在。 無數據無真相,

我們來看看國內近年來佐證 SUV 輝煌之旅的銷售資料。

由圖可見, 國內 SUV 前幾年的銷量增長速度堪稱飛上雲霄之勢, 即便在去年的增速有所放緩, 但是銷售所占份額已經逼近轎車。

SUV 不是只得中國車主寵愛, 來看看第二汽車大國美國這幾年的銷售資料:

從去年開始, 美國的 SUV 銷售已經超過轎車。 不僅僅是這兩個汽車大國, 在歐洲和全球其他地區, 在這幾年裡, SUV 也是銷售增長最快的車型。 看來全球的車主近年來都偏愛 SUV 。 不少新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們瞄準了這偏愛, 將自己的首款量產車型確立為 SUV 。

車主選擇之路——SUV 力壓轎車

成功的汽車製造商們是能夠敏銳嗅出消費者欲望的。

自 SUV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面世之後, 迅速得到了一部分消費者的青睞,

很快, 幾乎所有知名的汽車品牌都開始打造自己的 SUV 系列, 並隨著市場佔有率的不斷提升而對 SUV 系列進行升級擴張。

從非承載式車身到承載式車身, 從卡車底盤到轎車底盤, 從小型車到豪華車, 從兩座到 7 座, 從推崇越野駕駛到主打城市行車, 時至今日, SUV 的選擇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也正是這樣, SUV 憑藉自身的特質, 在“選轎車還是 SUV ”這個普及性的問題中, 占了上風。 車內空間, 安全性, 視野開闊, 外形炫酷, 這些成了 SUV 的標籤。

不過, SUV 力壓轎車的依據還是在於我們在前面所曬出的資料。 根據這幾年的發展趨勢, SUV 顯然是在不斷蠶食轎車的份額。

在電動汽車領域, 會上演和燃油車領域同樣的劇本麼?

SUV 的閃耀明星

SUV 的發展歷程中, 有幾款里程碑式的車型值得手書一筆。 吉普切諾基(Jeep Cherokee)的成功讓眾多汽車生產製造商開始著手研發 SUV 。

吉普切諾基 Jeep Cherokee

第一代豐田 RAV4 為“接近轎車的 SUV ”提供了榜樣。

第一代豐田 RAV4

第一代寶馬 X5 成為第一款和轎車(寶馬5系)共用底盤的 SUV 。

第一代寶馬 X5

第一代豐田漢蘭達(Highlander),首款 7 座SUV,為 SUV 敞開新的大門。

第一代豐田漢蘭達(Highlander)

第一代富豪 XC90 ,雖然比豐田漢蘭達晚一年發佈,但這款 7 座 SUV 讓富豪名揚四海。

第一代富豪 XC90

第三代本田 CR-V ,這款轎車底盤的 SUV 在中美兩個汽車大國大獲成功。至今仍是 SUV 銷售排行榜 TOP 1 的常客。

第三代本田 CR-V

特斯拉 Model X,第一款電動 SUV ,鷹翼門,夾帶特斯拉各種黑科技。

特斯拉 Model X

另外還有一些特別的 SUV 。比如 MINI Countryman 和菲亞特 500X 。

MINI Countryman

菲亞特 500X

已經沒有機會做第一輛電動 SUV 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們想複製哪款里程碑?亦或是再創造一款里程碑?

新的選擇——電動 SUV 的未來

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汽車製造商們都在 SUV 上下了重注。根據國內各大汽車製造商們透露的今年新車計畫中,108 款新車中 SUV 占 58%。我仿佛看到了今年國內的 SUV 銷量已經蓋過了轎車。

有所不同的是,自主品牌選擇在緊湊型 SUV 上進行深耕,而合資品牌則計畫在小型 SUV 上進行開拓。

小貼士:根據車身長度進行的車型劃分:3.7米以下為微型車,3.7 米~4.3 米為小型車,4.3 米~4.6 米為緊湊型車,4.6 米~4.9 米為中型車,4.9 米~5.1 米為中大型車,5.1 米以上為豪華車

看完各位汽車製造商們的 SUV 新年計畫後是否覺得,電動車這風吹的這麼高,這麼猛,結果大家還是默默的埋頭造燃油車?

自主品牌的 30 款 SUV 新車計畫中,純電和插混僅有 6 款,合資品牌的 20 款 SUV 新車計畫中,純電和插混僅有 5 款。

看來時機的確尚未成熟。

在沒有限購的城市裡,人們依然愉快的開著燃油車,日常生活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石油儲存,頂多吐槽一下燃油車的保養費用有些高。石油雖然不可再生,但是每日幾千萬桶的石油產量以及不斷新探測出的油田可保全球石油幾十年無憂(具體幾十年,那是專家都說不清楚的話題,反正現在,明年,再過五年十年都不缺油)。

相對于燃油車,續航里程是目前電動汽車的致命短板。不可否認,消費者們對汽車製造商們提供的續航里程持保留態度的頗多。擔心續航里程太短,顧慮充電樁不夠普及,其實,電動汽車一直都沒有走的像傳說中那麼順暢。

不過,也許電動 SUV 能夠讓這條路的荊棘減少一些。 憑藉大家對 SUV 的偏愛,即便是電動的,那好感度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在上述的汽車製造商今年的新車計畫中,有 6 款混合動力轎車,而純電動轎車僅有兩款。其他諸如像寶沃,奇點,小鵬,還有我們開篇提及的蔚來,威馬,拜騰,都寄希望用 SUV 一搏中國汽車市場。

放眼海外,能在這兩年排上量產計畫的電動車也寥寥無幾,不過在這掰著手指頭都能數的出來的車型裡,SUV 依然獨佔噱頭,比如重量級的捷豹 I-PACE 和奧迪 e-tron quattro 。

看來 SUV 的確是全球汽車製造商們心中的藍海。這已經成為傳統汽車製造商和新興汽車製造商們的共識。因為燃油 SUV 在每個車型級別,每個城市級別,每個國家區域,都太過成功,屢試不爽。

最重要的是,眼下它依然是時代的寵兒,銷量年年攀增,風頭正勁。消費者們樂意為它買單。不管是家庭的第一輛車還是第二輛車,在偏愛它的人們來看,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 SUV 。不管是小型的,緊湊型的,大型 7 座的,仿佛都能夠在生活中遊刃有餘的找到合適的位置,讓人們覺得 SUV 物有所值,平添逼格。

也正是這種偏好下的需求激增,讓汽車製造商們的電動規劃藍圖裡,將 SUV 放在了衝鋒陷陣的位置上。誰不想讓自己的首款電動車一鳴驚人。更進一步,如果這幾年續航里程的提升有所突破,那麼電動 SUV 是有披荊斬棘的實力的。占儘先機者自然最為得利。

且看磨刀霍霍 200 億的汽車製造商們如何把握這個 SUV 的時代吧!

PS:200 億人民幣,業內流傳的造車資金“及格線”。

第一代豐田 RAV4

第一代寶馬 X5 成為第一款和轎車(寶馬5系)共用底盤的 SUV 。

第一代寶馬 X5

第一代豐田漢蘭達(Highlander),首款 7 座SUV,為 SUV 敞開新的大門。

第一代豐田漢蘭達(Highlander)

第一代富豪 XC90 ,雖然比豐田漢蘭達晚一年發佈,但這款 7 座 SUV 讓富豪名揚四海。

第一代富豪 XC90

第三代本田 CR-V ,這款轎車底盤的 SUV 在中美兩個汽車大國大獲成功。至今仍是 SUV 銷售排行榜 TOP 1 的常客。

第三代本田 CR-V

特斯拉 Model X,第一款電動 SUV ,鷹翼門,夾帶特斯拉各種黑科技。

特斯拉 Model X

另外還有一些特別的 SUV 。比如 MINI Countryman 和菲亞特 500X 。

MINI Countryman

菲亞特 500X

已經沒有機會做第一輛電動 SUV 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們想複製哪款里程碑?亦或是再創造一款里程碑?

新的選擇——電動 SUV 的未來

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汽車製造商們都在 SUV 上下了重注。根據國內各大汽車製造商們透露的今年新車計畫中,108 款新車中 SUV 占 58%。我仿佛看到了今年國內的 SUV 銷量已經蓋過了轎車。

有所不同的是,自主品牌選擇在緊湊型 SUV 上進行深耕,而合資品牌則計畫在小型 SUV 上進行開拓。

小貼士:根據車身長度進行的車型劃分:3.7米以下為微型車,3.7 米~4.3 米為小型車,4.3 米~4.6 米為緊湊型車,4.6 米~4.9 米為中型車,4.9 米~5.1 米為中大型車,5.1 米以上為豪華車

看完各位汽車製造商們的 SUV 新年計畫後是否覺得,電動車這風吹的這麼高,這麼猛,結果大家還是默默的埋頭造燃油車?

自主品牌的 30 款 SUV 新車計畫中,純電和插混僅有 6 款,合資品牌的 20 款 SUV 新車計畫中,純電和插混僅有 5 款。

看來時機的確尚未成熟。

在沒有限購的城市裡,人們依然愉快的開著燃油車,日常生活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石油儲存,頂多吐槽一下燃油車的保養費用有些高。石油雖然不可再生,但是每日幾千萬桶的石油產量以及不斷新探測出的油田可保全球石油幾十年無憂(具體幾十年,那是專家都說不清楚的話題,反正現在,明年,再過五年十年都不缺油)。

相對于燃油車,續航里程是目前電動汽車的致命短板。不可否認,消費者們對汽車製造商們提供的續航里程持保留態度的頗多。擔心續航里程太短,顧慮充電樁不夠普及,其實,電動汽車一直都沒有走的像傳說中那麼順暢。

不過,也許電動 SUV 能夠讓這條路的荊棘減少一些。 憑藉大家對 SUV 的偏愛,即便是電動的,那好感度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在上述的汽車製造商今年的新車計畫中,有 6 款混合動力轎車,而純電動轎車僅有兩款。其他諸如像寶沃,奇點,小鵬,還有我們開篇提及的蔚來,威馬,拜騰,都寄希望用 SUV 一搏中國汽車市場。

放眼海外,能在這兩年排上量產計畫的電動車也寥寥無幾,不過在這掰著手指頭都能數的出來的車型裡,SUV 依然獨佔噱頭,比如重量級的捷豹 I-PACE 和奧迪 e-tron quattro 。

看來 SUV 的確是全球汽車製造商們心中的藍海。這已經成為傳統汽車製造商和新興汽車製造商們的共識。因為燃油 SUV 在每個車型級別,每個城市級別,每個國家區域,都太過成功,屢試不爽。

最重要的是,眼下它依然是時代的寵兒,銷量年年攀增,風頭正勁。消費者們樂意為它買單。不管是家庭的第一輛車還是第二輛車,在偏愛它的人們來看,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 SUV 。不管是小型的,緊湊型的,大型 7 座的,仿佛都能夠在生活中遊刃有餘的找到合適的位置,讓人們覺得 SUV 物有所值,平添逼格。

也正是這種偏好下的需求激增,讓汽車製造商們的電動規劃藍圖裡,將 SUV 放在了衝鋒陷陣的位置上。誰不想讓自己的首款電動車一鳴驚人。更進一步,如果這幾年續航里程的提升有所突破,那麼電動 SUV 是有披荊斬棘的實力的。占儘先機者自然最為得利。

且看磨刀霍霍 200 億的汽車製造商們如何把握這個 SUV 的時代吧!

PS:200 億人民幣,業內流傳的造車資金“及格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