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簽署27項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健康共同體起航

1月9日, 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大會上,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香港食衛局、澳門衛生局三方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

據悉,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後, 粵港澳三地醫療衛生與健康產業界首次交流合作大會。 此次簽約專案的落地將推進粵港澳醫療衛生領域合作。

廣東省副省長鄧海光指出,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並要求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為重點, 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這種規模的大會以後每年都將舉辦。

21世紀經濟報導獲悉, 為共建健康大灣區,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健康共同體, 粵港澳三地衛生行政及有關部門協商決定, 計畫自2018年開始, 每年舉辦一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大會”, 打造既具本土特色又具示範效應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醫療合作品牌。

而此次大會是為粵港澳三地衛生行政部門以及醫藥衛生與健康產業界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推動醫療衛生官方政策銜接、大會有關單位組成戰略合作關係、醫教研產結合、彙聚全球優質醫療資源。

根據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香港食衛局、澳門衛生局共同簽署的《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 三方約定多項合作發展計畫, 其中人才培養成為一大重點。

如建立醫學人才進修、培訓基地, 促進港、澳青年專家來內地交流、執業;建設港澳醫療衛生從業人員創業就業基地, 規劃創建醫學園區(醫療中心), 鼓勵港澳服務提供者來粵獨資辦醫, 或引入港澳資本、港澳知名醫學院校與內地法人合作辦醫。

在資訊化和互聯網+層面, 將開展互聯網+醫療及中醫藥醫療、科研、教育、產業等合作, 推動中醫藥產品繁榮發展;加強資訊互通,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和重大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治、傳染性疾病等防控合作和衛生應急聯動機制, 健全大灣區聯合救援和病人轉送等機制, 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事業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共建共用,

打造世界一流健康大灣區。

另外還包括組建醫養結合戰略合作聯盟, 鼓勵社會力量創辦粵港澳大灣區醫養結合機構, 為粵港澳居民在內地養老就醫提供更加便利條件;拓展粵港澳健康產業發展空間;開展衛生與健康領域的法治交流合作。

此外, 大會現場還進行了粵港澳三地其他26個合作專案的簽約文本交換, 同時大會特聘29名專家為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專家顧問。

值得注意是, 粵港澳三地合作交流已有多年。 如每年舉辦粵港澳三地傳染病防控聯席會議, 目前已舉辦了17次會議, 以及探討便利粵港澳人士緊急就醫以及跨境運送轉診安排、三地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鼓勵港澳資本進入廣東高端醫療服務領域等。

據統計, 截至2017年12月31日, 港澳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申辦的醫療機構共46家, 其中獨資44家, 合資2家;醫院3家, 診所6家, 醫學檢驗所1家, 門診部36家;港資41家, 澳資5家, 基本分佈在珠三角城市。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