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讓套利者無利可圖,讓違法者得到懲處!”銀監會:明年重點整治8大領域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放棄幻想, 回歸本源, 服務實體。 ”一位股份行同業業務負責人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交流時表示。

“原來想的是, 以往的同業擦邊球業務是不是監管整頓過後還會有機會做。 現在看不可能了。 ”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

曾剛表示, “三三四十”專項治理一方面面臨跨市場、跨機構業務的穿透難點, 另一方面要防止在處置風險中引爆“炸彈”, 將潛在風險變為現實風險。 “目前來看, 這個政策節奏和力度把握是比較好的。 ”

另一方面, 2017年前11個月, 銀行業新增貸款13.3萬億元, 貸款增速自2015年以來首次超過同期資產增速。 製造業貸款增速較2016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 小微、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礎設施行業信貸增速高於貸款平均增速。

回歸“監管姓監”定位本源

2017年年末, 在農行票據案、民生銀行航太橋支行理財案千萬級罰單之後,

銀監會對廣發銀行“僑興案”中暴露出的系列違規擔保行為進行處罰, 對廣發銀行單家罰沒金額達到7.22億元。

“一整個業務條線的利潤都沒了。 ”一位元銀行機構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在市場震驚之餘, 銀監會又對其中的通道機構罰款515萬元, 出資機構罰沒13.41億元, 僅該案涉案罰沒總金額達到20.68億元, 占全年罰沒金額的七成。

“合規是金融機構最基本的要求, 即便短期可能還未出現系統性風險, 但經營混亂之下, 長此以往會出現大問題。 如果金融機構連基本的合規經營都沒做好的話, 還談何創新?廣發案只是嚴處罰的一個開頭, 如果再出現基本經營問題的話, 監管部門會繼續重罰。 ”郭田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讓套利者無利可圖, 讓違法違規者得到應有懲處。 才能讓銀行樹‘立合規創造效益’的理念。 ”一位監管部門人士表示。 “過去監管部門考慮行業發展較多, 當下發展品質的要求超過規模的需要, 監管部門也在回歸‘監管姓監’的本來定位。 ”

銀監會在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指出, 努力培育恪盡職守、敢於監管、精於監管、嚴格問責的監管精神, 在全系統真正形成有風險沒有及時發現就是失職、發現風險沒有及時提示和處置就是瀆職的嚴肅監管氛圍。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 銀監會連發三大檔, 劍指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委託貸款和大額風險暴露, 進一步補齊監管制度短板。

郭田勇還表示, 監管不能缺位, 但也不能僅依靠高壓政策,

讓監管取代經營, 要讓金融機構樹立經營合規的理念, 調動金融機構業務創新和支援實體的積極性, 構建金融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監管部門權威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未來將增強監管之間的協調性、穩定性, 不僅有一行三會的協調, 還有與財政部、審計署等機構的協調;更加突出全面監管、行為監管以提升監管的有效性, 加強對網路技術、雲技術的監管, 同時向科技要監管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