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中國流行的“佛系”難道是重蹈日本“低欲望社會”的覆轍?

可以說, 最近社會上廣泛流傳了一個名詞, 叫做“佛系”, 有些網路和媒體將其直指90後群體, 認為其群體在生活中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

我們知道, 早在2014年, 日本就出現了關於“佛系”的說法, 而廣泛佛系的表現也帶來了日本的低欲望社會, 但是你知道嗎?“佛系”的真正理解不過是一種委婉而美妙的說法罷了。

這種毫無競爭力的“佛系”青年, 說白了就是一種在激烈社會競爭下的副產品。 專業名詞叫做“爬騷現象”。

根據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的研究, 在日本, 社會結構多是一種縱向結構社會, 和中國古代的三綱五常一樣, 具有嚴格的上下屬關係。 而在傳統的日本社會, 如果想要進入或者融入某一個群體, 只能通過自己上司的推薦和提拔才能實現。

所以, 和我國封建社會很像, 在日本的很多地方, 下級是不能批判和反駁上級說法的,

只能附和和繼承, 如果有相反意見只能私下裡進行。

同樣, 在社會中, 也是這樣, 例如在日本, 一些大型雜誌社一般都會不使用作者自薦發來的稿件, 而是多採用名人約稿的情況。 如果你想得到文學上的地位, 只能通過參加一些“文學獎項”來獲得,

比如“文學新人”等等。 通過了自然就有文社向你約稿了。 說白了, 沒有權威人士向你點頭, 你是沒辦法向前走的。 所以, 很多人會在發展中碰的頭破血流。

這裡就不得不說爬騷現象了。 跳蚤是自然界中跳躍能力最強的生物, 能夠達到自身100倍的身高, 相當於一個人兩步就跳上東京塔。 但是, 科學家在跳蚤的上面蓋一個玻璃蓋子, 跳蚤每次跳躍都會碰到玻璃蓋子。 而無數次的碰壁不得不使跳蚤改變了自己的跳躍方式。 即使最後拿掉玻璃罩子, 跳蚤也不敢跳高了, 並不是它沒有了跳高的能力, 而是它不敢了。 就算試也不敢再試了。

而對於我們國家出現的“佛系”, 還和日本不太一樣, 我們社會要比日本社會上升空間大得多。 而我們“佛系”的出現主要還是因為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競爭關係, 或者說擁擠的競爭關係有關。

面對各種“相對”不公平的競爭方式, 很多人覺得就算自己再努力, 也根本就沒什麼上升的空間。 所以也就適應了“還有很多人不如我呢”的說法。 就像那只可憐的跳蚤,

哪怕給他機會, 也不想再爭取了, 因為他覺得——累了。

而這種勇氣的喪失並不是能力的喪失, 而是多次嘗試失敗帶來的社會競爭副產品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