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慢閱讀:晚晴名臣張之洞的處世立業格言及其與李鴻章的趣聞

張之洞格言選:

張之洞的“為人之道”:

平生有三不爭:一不與俗人爭利, 二不與文人爭名, 三不與無謂人爭氣。

鄙人有見必吐, 有疑必爭,

有善必從, 有錯必改。

鄙人性情, 向來專作獨任其難之事, 尤專作費力不討好之事。

張之洞的“人才觀”:

駕馭人才之道, 患其無欲, 苟有所欲, 便有可用。

張之洞的“從政之道”:

鄙人立身立朝之道, 無台無閣, 無湘無淮, 無和無戰。 其人忠於國家者敬之, 蠹於國家者惡之, 其事忠於國家者助之, 害於國家者攻之。 中立而不倚, 論卑而易行。 當病而止, 而不為其太過, 奉公而不為身謀, 期有濟而不求名。 此則鄙人之學術也。

天下艱巨之事, 成效則俟之于天, 立志則操之在已民。 志定力堅, 自有成效可觀。

兵之於國家, 猶氣之於人身也。 人未有無氣而能生者, 國未有無兵而能存者。

張之洞的“文化論”:

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中學治身心, 西學應世事。 中學考古非要,

致用為要;西藝非要, 西政為要。

振興教育, 必先廣儲師範, 師資不敷, 學校何以興盛。

讀書不知要領, 勞而無功。

窮維古來世運之明晦, 人才之盛哀, 其表在政, 其裡在學。

張之洞的“產業論”:

生齒繁, 百物貴, 僅樹五穀, 利薄不足以為養。 古昔之農患惰, 今之農患拙。

勸農之要如何?曰講化學。

工為體, 商為用。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 號香濤、香岩, 又號壹公、無競居士, 晚年自號抱冰。 漢族, 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其提出的"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 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 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教育方面, 他創辦了自強學堂(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華中農業大學)、湖北武昌幼稚園(中國首個幼稚園)、湖北工藝學堂(武漢科技大學)、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等。 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 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

授翰林院編修, 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 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 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左為張之洞, 右為李鴻章

張之洞的兩段故事:

故事一:

張之洞與李鴻章的微妙關係:

張之洞在政壇上的發跡要晚于李鴻章, 兩人雖同為慈禧工作且重用, 但是兩人在政見及思想上不一致, 曾多有爭執, 但是從兩人的私交來看兩人既不是同黨也不是政敵;但從兩人對興辦洋務這一層, 這兩人是屬於同一戰線的。 李鴻章是洋務派的領頭羊, 張之洞是洋務殿軍。 從外交方面來看, 李鴻章是中法之戰, 中日甲午戰中主各, 張之洞則主戰。

從各個角度收到的資訊都是兩人關係不融洽, 兩人可以算的上是死對頭。 洋務運動前, 張之洞負責守內陸, 李鴻章主要海防。 從朝廷的角度更偏向于李鴻章, 到後期出面簽約都是李鴻章出面的。 後來洋務運動上, 張之洞負責重工業, 李鴻章負責北洋艦隊。 兩人功勞不相上下,地位不相上下,但是李鴻章更深得朝廷的心。然而張之洞有著一顆包容之心,張之洞先前任兩廣總督,後來被調為湖廣總督,這個兩廣總督之職就由李瀚章接替(李鴻章的哥哥)。在交接工作的時候,發現省庫有著200多萬兩的盈餘銀子,而張之洞則慷慨的讓李瀚章用,這讓他很是意外,此後不論是他還是他的弟弟李鴻章都對張之洞有所改觀,李瀚章還幫助張之洞度過了一次彈劾。

故事二:借錢買房

張之洞一輩子清廉,事例很多。早年在北京當官,過生日沒錢,妻子把衣服當了;他到四川當學政三年,離開時沒有盤纏,把書拿到當鋪抵押;在湖北,臘月三十沒錢過年,他把自己的皮袍拿到當鋪抵押;他從武漢到北京去,入閣拜相,要自己買房子住,沒錢,向漢冶萍公司借了銀子,打了借條。(摘自人民網)

故事二:張之洞為何被人稱為“香帥”

“香帥”是時人對於張之洞的一種稱呼,張之洞是晚清名臣,張之洞促進了整個國家的發展,在教育上創辦了多個新式學堂,其學堂涵蓋了各個方面,如有針對普通教育的,有針對軍事教育的,有針對實業教育的,有針對師範教育的,從不同層面培養專業人才。在政治上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政治主張;在工業上,創辦了鋼鐵廠,槍炮廠,煤礦廠,棉紡廠等多個企業促進發展。張之洞不管是在清朝還是在現在都是一位名人,而他有一個稱號更是讓人深深的記住了他,那就是“香帥”,張之洞為什麼被稱為香帥呢?張之洞號香濤,後任總督一職,總督又稱之為帥,所以將兩個一結合就有了香帥這一說法。

香帥這個稱呼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一部分學者認為香濤是號,而另外一撥則認為是張之洞的表,記載大不相同的,調查其原因研究者認為張之洞有好幾個字,一個是孝達,又字香濤;第二種說法是文獻記載者對於字型大小的看法與觀念不同,所以導致有所偏差。在《張文襄公傳家遺墨》中記載,香濤為張之洞早年時候使用,所以常以香濤,香帥,張香帥等稱呼稱之,還有人稱他為薌濤。不論怎樣,張香帥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名稱與成功的標誌。

圖文源自網路綜合編輯,部分故事摘錄自歷史趣聞網等。

兩人功勞不相上下,地位不相上下,但是李鴻章更深得朝廷的心。然而張之洞有著一顆包容之心,張之洞先前任兩廣總督,後來被調為湖廣總督,這個兩廣總督之職就由李瀚章接替(李鴻章的哥哥)。在交接工作的時候,發現省庫有著200多萬兩的盈餘銀子,而張之洞則慷慨的讓李瀚章用,這讓他很是意外,此後不論是他還是他的弟弟李鴻章都對張之洞有所改觀,李瀚章還幫助張之洞度過了一次彈劾。

故事二:借錢買房

張之洞一輩子清廉,事例很多。早年在北京當官,過生日沒錢,妻子把衣服當了;他到四川當學政三年,離開時沒有盤纏,把書拿到當鋪抵押;在湖北,臘月三十沒錢過年,他把自己的皮袍拿到當鋪抵押;他從武漢到北京去,入閣拜相,要自己買房子住,沒錢,向漢冶萍公司借了銀子,打了借條。(摘自人民網)

故事二:張之洞為何被人稱為“香帥”

“香帥”是時人對於張之洞的一種稱呼,張之洞是晚清名臣,張之洞促進了整個國家的發展,在教育上創辦了多個新式學堂,其學堂涵蓋了各個方面,如有針對普通教育的,有針對軍事教育的,有針對實業教育的,有針對師範教育的,從不同層面培養專業人才。在政治上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政治主張;在工業上,創辦了鋼鐵廠,槍炮廠,煤礦廠,棉紡廠等多個企業促進發展。張之洞不管是在清朝還是在現在都是一位名人,而他有一個稱號更是讓人深深的記住了他,那就是“香帥”,張之洞為什麼被稱為香帥呢?張之洞號香濤,後任總督一職,總督又稱之為帥,所以將兩個一結合就有了香帥這一說法。

香帥這個稱呼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一部分學者認為香濤是號,而另外一撥則認為是張之洞的表,記載大不相同的,調查其原因研究者認為張之洞有好幾個字,一個是孝達,又字香濤;第二種說法是文獻記載者對於字型大小的看法與觀念不同,所以導致有所偏差。在《張文襄公傳家遺墨》中記載,香濤為張之洞早年時候使用,所以常以香濤,香帥,張香帥等稱呼稱之,還有人稱他為薌濤。不論怎樣,張香帥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名稱與成功的標誌。

圖文源自網路綜合編輯,部分故事摘錄自歷史趣聞網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