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女兒被欺負,我該批評別人家孩子嗎?專家說

家長和別人家孩子之間總是像有道天然屏障, 大家都默認千萬不要對別人家孩子指手畫腳, 批評別人家孩子更像是一個容易引起事端的敏感行為。

話雖這麼說, 我閨蜜最近還是沒忍住, 第一次“怒撕”了別人家孩子。

閨蜜的女兒西柚1歲半, 是個走路飛快的“女漢紙”, 平時見了院子裡的小朋友從來沒“慫”過。

上週末閨蜜帶她去商場裡的兒童樂園玩, 一個四歲多的小男孩成了西柚遊戲道路上的“攔路虎”,

擋著各種遊樂設施不讓西柚玩, 西柚想爬樓梯, 小男孩就擋成一道人牆, 嘴裡叫囂著:“這是我的你不許玩!”

護女心切的閨蜜看小男孩的家長對這種行為視而不見, 實在看不下去了, 趕緊過去嚴肅地對小男孩說:“你不能擋在這, 這是大家一起玩的, 你不能這麼自私!”

她憤怒地跟我描述這一切的時候, 我除了心疼西柚以外, 隱約也覺得這件事有哪裡不對勁——幸虧小男孩的家長沒有聽到閨蜜的話, 不然恐怕一場家長的爭執在所難免, 畢竟大部分人都不能容忍孩子被扣上“自私”的帽子。

自己孩子被欺負

我能批評別人家孩子嗎?

——————————

相信每個孩子都遇到過西柚這樣被欺負的狀況, 這種情況下, 父母是否應該參與進去、對其他寶寶進行管教, 要根據具體情況酌情而定。 比如, 取決於寶寶的年齡、危險或傷害的程度、對方家長是否在場等等。

處理這件事的大原則

⬇︎⬇︎⬇︎

一方面, 我們應該讓比較年幼的寶寶感受到有父母的保護、有基本的安全感, 同時也給他示範, 該如何去處理這樣的事件。 另一方面, 我們也要給寶寶留出充分的機會, 體驗交往中的各種挫敗, 鍛煉他自主回應的能力, 事後再鼓勵寶寶積極思考應對之策。

【如果是以大欺小】

首先你得讓大孩子知道, 你是這個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 通常這個舉動就足夠制止不良行為的繼續了。

如果這還不行, 用嚴厲但不帶攻擊性的語氣對他們說:“搶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 這樣容易傷害到別人。 ”你還可以讓他們知道, 你的孩子願意分享玩具, 但分享是相互的, 他們也得拿出自己的玩具。 如果對方實在太過分, 就離他們遠點吧!

除了批評別人家孩子,你也需要教自己家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應對:對於像西柚這樣一兩歲的寶寶,出來玩遇到類似的大孩子幾乎是很難避免的。父母有必要在孩子情緒平復以後,教給她,以後遇到類似情況,自己可以怎樣保護。

比如,告訴寶寶,發現對方伸手要來打時,要儘快躲避,同時看著對方,大聲呵斥。必要時,可以把對方的手扒拉開,並尋求大人幫助。父母可以在家裡跟寶寶稍微演練一下。

不過,父母也必須清楚,寶寶因性格原因,常常無法按照你教的方法去做。如果她做不到,千萬不能因此訓斥她。我們越是接納她,就越是在給她力量。責備的態度,只能讓她感到父母不支持自己,讓她變得更加膽怯。

【如果兩個孩子年齡相當】

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父母儘量少插手。如果有潛在的危險,比如,摔倒時容易磕在傢俱上碰傷,那麼父母應該指出,提醒寶寶在安全的地方玩,並注意玩鬧的尺度。

我們插手的目的,不是單純地解決這一次的爭執,而是要教會寶寶注意安全問題,學習交往技巧,例如在有衝突時,雙方可以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找到共贏之策。

想“出手”的時候

你應該怎麼做?

——————————

除了像西柚這種在外面玩欺負的情況,我身邊的媽媽們表示,下面這些情況她們也有點忍不住想批評別人家孩子,這時應該像劉歡老師一樣豪邁地“該出手時就出手”,還是控制住自己呢?

【情形一:不友好的客人】

你把小朋友請到家裡來,和你的孩子一起玩,可是有個小朋友總是想控制他,霸佔所有的玩具,把屋子弄得亂糟糟的,還不收拾。

Parents建議:看看這個小朋友搗亂是不是因為當時心情不好,排除了這個可能之後,可以對他再重申一遍你家的規則,比如“在這裡,大家要輪流玩玩具”或者“弄髒了的地方得自己打掃乾淨”,接著可以用“獎勵”引誘他,比如“如果你收拾好了,就可以吃餅乾”。

如果這還是不管用,就把孩子們分開一段時間試試。還可以“威脅”他說,“要不給你媽媽打個電話?看她怎麼說?”一般,這招非常管用。

【情形二:不好的吃飯習慣】

當孩子的小夥伴來家裡吃飯時,那個小朋友總是用手抓吃的,不用餐具。

Parents建議:孩子不好的吃飯習慣可能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或者在那個階段他特別喜歡用手幹點什麼。你可以不管別人家孩子的吃飯習慣,但是最好和自己的孩子說清楚,好的餐桌禮儀還是必需的,特別是到別人家做客時,更要懂禮貌,當然這可以通過對他表揚來強化他善用餐具的好習慣。不過,當“用手吃飯”發展成“把飯當成打鬧的工具”時,那就肯定要制止了。

【情形三:說髒話】

你哥哥或者姐姐的孩子教你的女兒說髒話,而他的父母卻毫不在意。

Parents建議:用平和的語氣對他說:“你現在是大孩子了,要當妹妹的榜樣,這樣說髒話可不好。”這同時可以讓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等他們走了之後,對你的女兒說:“咱們家裡不那麼說話,說髒話會讓你交不到好朋友的。”

教育觀念不同

還做玩伴嗎?

——————————

對於本身屬於陌生人的家長來說,如果雙方父母觀念有太大的差異,難以溝通,那麼自然很難找到共同點,即使一起玩,也無樂趣可言。

但是,如果家長本來就是多年好友,想必友誼比較深、共同之處也一定還是很多的,雙方應該找機會好好溝通。父母都希望寶寶能更好地成長,這一點就是溝通的基礎。無論大人還是寶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不能永遠只跟那些同自己想法完全一致的人交往,我們的世界不可能那麼狹小!

每個人都有自己教養孩子的想法,所以,如果不是特別過分的情況,儘量尊重對方的教養觀念。如果事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那當然應該跟對方指明,提出我們的要求。我們大人努力學習相處之道,其實也是在給寶寶做示範,他們也會從中受益的!

你家孩子和你家閨蜜的孩子還是好朋友嗎?

本期主筆 | 你愛的瑤

投稿郵箱:li.shan@lingyac.cn

Parents 小編天團

注意,每個人都可以戳開~點點點

❤ ❤ ❤

老大★希:有天大的事,就打主編熱線

選品控★沙:讓世界充滿愛的水瓶座+4歲女兒的閨蜜媽

大叔控★園:沒毛病,給我吳秀波和高跟鞋就行

吐槽醬★敏:見過仙女兒嗎?我就是~

八卦臉★姍:你可以不主動,但我主動的時候你別一動不動

翻譯狗★端:充電10小時,待機5分鐘的文藝雙子女

綜藝咖★羽:工作上的強迫症,生活中的低能兒

專家迷★闖:放養大的射手座,擅長元神出竅

大總管★田:4歲女兒口中沒有背殼的大蝸牛

猛戳【閱讀原文】,冬季兒科護理全解答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權益均歸權利人所有,我們尊重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權益之爭議,請權利人及時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就離他們遠點吧!

除了批評別人家孩子,你也需要教自己家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應對:對於像西柚這樣一兩歲的寶寶,出來玩遇到類似的大孩子幾乎是很難避免的。父母有必要在孩子情緒平復以後,教給她,以後遇到類似情況,自己可以怎樣保護。

比如,告訴寶寶,發現對方伸手要來打時,要儘快躲避,同時看著對方,大聲呵斥。必要時,可以把對方的手扒拉開,並尋求大人幫助。父母可以在家裡跟寶寶稍微演練一下。

不過,父母也必須清楚,寶寶因性格原因,常常無法按照你教的方法去做。如果她做不到,千萬不能因此訓斥她。我們越是接納她,就越是在給她力量。責備的態度,只能讓她感到父母不支持自己,讓她變得更加膽怯。

【如果兩個孩子年齡相當】

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父母儘量少插手。如果有潛在的危險,比如,摔倒時容易磕在傢俱上碰傷,那麼父母應該指出,提醒寶寶在安全的地方玩,並注意玩鬧的尺度。

我們插手的目的,不是單純地解決這一次的爭執,而是要教會寶寶注意安全問題,學習交往技巧,例如在有衝突時,雙方可以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找到共贏之策。

想“出手”的時候

你應該怎麼做?

——————————

除了像西柚這種在外面玩欺負的情況,我身邊的媽媽們表示,下面這些情況她們也有點忍不住想批評別人家孩子,這時應該像劉歡老師一樣豪邁地“該出手時就出手”,還是控制住自己呢?

【情形一:不友好的客人】

你把小朋友請到家裡來,和你的孩子一起玩,可是有個小朋友總是想控制他,霸佔所有的玩具,把屋子弄得亂糟糟的,還不收拾。

Parents建議:看看這個小朋友搗亂是不是因為當時心情不好,排除了這個可能之後,可以對他再重申一遍你家的規則,比如“在這裡,大家要輪流玩玩具”或者“弄髒了的地方得自己打掃乾淨”,接著可以用“獎勵”引誘他,比如“如果你收拾好了,就可以吃餅乾”。

如果這還是不管用,就把孩子們分開一段時間試試。還可以“威脅”他說,“要不給你媽媽打個電話?看她怎麼說?”一般,這招非常管用。

【情形二:不好的吃飯習慣】

當孩子的小夥伴來家裡吃飯時,那個小朋友總是用手抓吃的,不用餐具。

Parents建議:孩子不好的吃飯習慣可能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或者在那個階段他特別喜歡用手幹點什麼。你可以不管別人家孩子的吃飯習慣,但是最好和自己的孩子說清楚,好的餐桌禮儀還是必需的,特別是到別人家做客時,更要懂禮貌,當然這可以通過對他表揚來強化他善用餐具的好習慣。不過,當“用手吃飯”發展成“把飯當成打鬧的工具”時,那就肯定要制止了。

【情形三:說髒話】

你哥哥或者姐姐的孩子教你的女兒說髒話,而他的父母卻毫不在意。

Parents建議:用平和的語氣對他說:“你現在是大孩子了,要當妹妹的榜樣,這樣說髒話可不好。”這同時可以讓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等他們走了之後,對你的女兒說:“咱們家裡不那麼說話,說髒話會讓你交不到好朋友的。”

教育觀念不同

還做玩伴嗎?

——————————

對於本身屬於陌生人的家長來說,如果雙方父母觀念有太大的差異,難以溝通,那麼自然很難找到共同點,即使一起玩,也無樂趣可言。

但是,如果家長本來就是多年好友,想必友誼比較深、共同之處也一定還是很多的,雙方應該找機會好好溝通。父母都希望寶寶能更好地成長,這一點就是溝通的基礎。無論大人還是寶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不能永遠只跟那些同自己想法完全一致的人交往,我們的世界不可能那麼狹小!

每個人都有自己教養孩子的想法,所以,如果不是特別過分的情況,儘量尊重對方的教養觀念。如果事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那當然應該跟對方指明,提出我們的要求。我們大人努力學習相處之道,其實也是在給寶寶做示範,他們也會從中受益的!

你家孩子和你家閨蜜的孩子還是好朋友嗎?

本期主筆 | 你愛的瑤

投稿郵箱:li.shan@lingyac.cn

Parents 小編天團

注意,每個人都可以戳開~點點點

❤ ❤ ❤

老大★希:有天大的事,就打主編熱線

選品控★沙:讓世界充滿愛的水瓶座+4歲女兒的閨蜜媽

大叔控★園:沒毛病,給我吳秀波和高跟鞋就行

吐槽醬★敏:見過仙女兒嗎?我就是~

八卦臉★姍:你可以不主動,但我主動的時候你別一動不動

翻譯狗★端:充電10小時,待機5分鐘的文藝雙子女

綜藝咖★羽:工作上的強迫症,生活中的低能兒

專家迷★闖:放養大的射手座,擅長元神出竅

大總管★田:4歲女兒口中沒有背殼的大蝸牛

猛戳【閱讀原文】,冬季兒科護理全解答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權益均歸權利人所有,我們尊重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權益之爭議,請權利人及時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