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斯坦德王茂林:深挖AGV價值,認知柔性製造與敏捷物流

【文/潘敏瑤】1月12日上午, 在以“新時代•新機會•新使命”為主題的2017高工機器人年會上, 斯坦德合夥人王茂林發表了題為《深挖AGV價值 認知柔性製造與敏捷物流》的演講。

王茂林認為, 製造業轉型的內在邏輯主要體現在消費端與供給側的矛盾, 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 其一, 消費方式被重構, 定制化、多品種特點明顯, 場景趨於多元化;其二, 產業模式升級, 朝著小批量、多批次的方向發展, 產品快速反覆運算;其三, ICT、大資料、機器人、人工智慧等技術突破創新加速。

隨後, 王茂林逐一分析了在DT時代, 製造業、工業物流、3C行業的痛點。

在製造業, 供給端和需求端的不對稱, 包括供應端並沒有有效適應需求端的改變, 導致產能過剩、不得不通過增加高庫存解決, 最後導致大家都沒有錢賺, 利潤非常低。 與此同時, 換線時間越來越長、產品壽命週期縮短、出貨週期越來越短, 產品同質化、全球化趨勢明顯。

在工業物流領域, 存在物流基礎設施資料化、資訊化;廠內物流需求趨於柔性化、敏捷化;初期物流投入要求輕資產、回報快;演算法應用場景需要標準化、可複製的痛點。 “在資料化和資訊化的時代, 資料只有流通才會產生價值, 而誰能負責採集和傳輸資料, 我們認為AGV是一個很好的資料載體。 ”王茂林解釋。

王茂林將3C行業自動化升級改造的工序按難易程度分為三個等級, 數值越高難度越大。 包裝、碼垛、噴塗屬於1級, 焊接、點膠、貼膜、搬運、打磨、上下料為2級, 鎖螺絲、檢測、裝配為3級。

目前日本汽車和3C行業工業機器人密度已經分別達到1276台/萬人和1180台/萬人, 國內汽車工業機器人密度也可達到392台/萬人, 而國內3C行業工業機器人密度僅僅20台/萬人,

作為一個佔據國際3C產能70%的國家來說, 發展潛力巨大。

王茂林認為, 各工序中1級已經為大紅海市場, 3級在技術產品成熟度上還有一段路要走, 2級是目前創業公司的機會。

工業物流與AGV的發展脈絡

“工業物流的發展脈絡需要從歷史中把握趨勢。 ”王茂林指出:“AGV發展脈絡正體現了業務場景在不斷改變和拉動技術的發展。 ”

AGV發源於上世紀50年代, 美國出現了第一台AGV。 這時候, 自動化處於機械搬運為主的1.0時代, 與其對應, AGV 1.0主要依靠空中導線導航。 自動化2.0時代進入了流程自動化, 此時的AGV主要依靠磁導軌導航。 如今, 自動化進入了以機器人和大資料為主的3.0時代, AGV 3.0時代也已經開始, 鐳射、視覺導航 SLAM將成為趨勢。

斯坦德機器人正是AGV 3.0時代的產物, 適用於動態大場景, 可一次性完成場景學習, 同時允許場景內有人員走動, 無需複雜場景的改造。

“斯坦德提供的AGV應用方案主要採取SLAM雷射雷達導航, 讓AGV可以靈活、自動採集資訊, 生成精確環境地圖, 定位精度為釐米級, 並支持繞行障礙。 這樣就能讓資訊真正在工廠裡流轉起來, 產生價值。 ”王茂林表示。

斯坦德+集成商:AGV應用+系統解決方案

斯坦德主要提供AGV應用中的調度系統和機器人整機, 基於此, 王茂林表示斯坦德非常渴望與系統集成商共同合作來開發一套完整的3C行業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 全面覆蓋原料、半成品、成品出入庫管理, 柔性生產線在製品流轉等。

在這過程中, 斯坦德提出了RaaS 模式,

RaaS表示Robots As a Service, 含義為機器人即服務。 “機器人不能為了替代人而去替代人, 它本質上和人一樣, 就是要解決需求。 只不過機器人在資訊採集終端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 就是機器人即服務。 ”王茂林說道, 截至目前, 斯坦德已經完成了幾個標準化的場景, 並經過了行業內大客戶的應用驗證。

他以蘋果手機舉例, 從2008年蘋果推出第一款手機開始, 至今基本上是一年實現一次反覆運算, 而且手機變化的幅度較大, 其生產工藝的變化也是製造商無法預測的, 所以3C行業的要求高, 對工業物流的要求多。

此外, 成效快、成本低, 工作柔性化、提高作業效率、降低成本、可複製、回報快、穩定可靠等合力推動製造商積極應對無軌AGV行業發展不及預期, 以及核心感測器國產化速度不及預期導致成本下降遲緩等風險。

斯坦德機器人的技術賦能

據統計,在3C行業大概有800萬產線工人,未來潛在市場規模在可達1500億人民幣,市場之大,要求斯坦德在未來的一年裡主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為機器人製造商賦能,斯坦德提供核心技術模組與開發支援。

第二,為系統集成商賦能,斯坦德提供標準移動機器人底盤與整機,通過“本機製造+系統集成”的策略,共同實現彎道超車。“需求存在且迫切,行業需要充分撬動市場的需求量。”

第三,為終端優秀客戶賦能,斯坦德實施機器人集群調度系統,讓生產管理資訊高效有序流通部署移動機器人作業,可靠執行調度指令,將管理資訊準確映射為生產作業。

“未來一年,斯坦德希望和行業內潛在的合作夥伴一起努力,共同促進3C行業的增長。這個蛋糕非常大,大家一起把它做得更大,一起分享這個果實。”王茂林最後說道。

以及核心感測器國產化速度不及預期導致成本下降遲緩等風險。

斯坦德機器人的技術賦能

據統計,在3C行業大概有800萬產線工人,未來潛在市場規模在可達1500億人民幣,市場之大,要求斯坦德在未來的一年裡主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為機器人製造商賦能,斯坦德提供核心技術模組與開發支援。

第二,為系統集成商賦能,斯坦德提供標準移動機器人底盤與整機,通過“本機製造+系統集成”的策略,共同實現彎道超車。“需求存在且迫切,行業需要充分撬動市場的需求量。”

第三,為終端優秀客戶賦能,斯坦德實施機器人集群調度系統,讓生產管理資訊高效有序流通部署移動機器人作業,可靠執行調度指令,將管理資訊準確映射為生產作業。

“未來一年,斯坦德希望和行業內潛在的合作夥伴一起努力,共同促進3C行業的增長。這個蛋糕非常大,大家一起把它做得更大,一起分享這個果實。”王茂林最後說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