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號稱美國“密碼之父”,抗戰時期為中國密碼破譯做出了巨大貢獻

說起抗戰時期的國際友人, 首先想到的是白求恩、陳納德、史迪威等人, 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貢獻。 在抗戰的隱蔽戰線裡, 還有一人, 知道的人不多, 但同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個人就是赫伯特.雅德利。 1889年雅德利出生於美國印第安那州沃辛頓, 青年時期就顯露出數學方面的天才, 23歲時雅德利通過考試當上了美國國務院的機要員, 負責抄收和破譯一些密碼和檔, 隨著工作的深入, 雅德利漸漸地迷戀上了這份關於密碼的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雅德利向美國國務院建議聘用50名密碼專家和機要員, 成立一個密碼組織。 美國最早的密碼破譯機關——“美國黑室”從此建立, 他在1917年至1929年之間, 領導“美國黑室”用純手工的辦法成功破譯了4.5萬封其他國家的密碼電報。 1929年, 由於美國國務卿的反對, 美國黑室關閉。 失業後的雅德利靠寫作維持生計,

1931年他出版了詳細敘述破譯小組工作的《美國黑室》一書, 美國政府以危害國家安全罪起訴雅德利。 雖然證據不足而沒有告倒雅德利, 卻使雅德利成為轟動一時的名人。

二戰爆發後, 重慶作為陪都, 日本為了動搖中國人民的抗戰決心, 從1938年開始, 對重慶進行了持續數年的轟炸。 在轟炸初期, 日軍的飛機總是能準確找到政府首腦的官邸, 同時, 軍統下屬的密電組多次截獲潛伏在重慶的日軍間諜發送的電報, 電報以日文字母呈現, 破譯工作毫無頭緒。 戴笠在得知雅德利此人後, 以年薪一萬美元為條件, 聘請雅德利來華説明破解日軍密碼。

1938年, 化名“羅伯特·奧斯本”的雅德利經香港抵達中國戰時陪都重慶, 雅德利被授以少校軍銜, 並安排30多名留日學生, 組成專職破譯小組。 這個破譯小組在雅德利的帶領下, 很快破譯了日軍間諜的電報密碼並揪出了不少日本間諜, 使得日軍在以後的轟炸中不得不受制于重慶的天氣和稍後改進的防空炮火, 從而有所收斂。

1940年, 鑒於他幫助中國的情報部門破譯日軍密電, 被日本人抓住會有生命之危, 因此他被通知回國。 在這兩年時間裡, 破譯小組培養了許多技偵人員。 1940年4月1日, 蔣介石正式下令, 將分散在各部門的相關機構合併, 對內稱“中國黑室”。 這些專業人員破譯出日本空軍的一些密碼, 通過監聽得到的軍事信號而得出的情報表明, 日本正在準備偷襲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 可惜美國人沒有相信。

電視劇《重慶諜戰》中的雅德利

回到美國的雅德利在他的家鄉開了一家飯館, 但生意慘澹, 他無心打理, 主要靠寫小說為生。 1958年8月7日, 在嚴重中風一個星期後, 雅德利不幸病逝。 《紐約時報》在訃聞中稱雅德利為美國密碼之父。

由於種種原因, 雅德利鮮為人知。 直到2006年, 大家才從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探索發現》抗日戰爭系列《密碼疑案》中知道了雅德利的名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