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了凡四訓》六句金言,智慧改變人生 !

一切福田, 不離方寸;從心而覓, 感無不通。

人只要從內心自求, 力行仁義道德, 自然能夠贏得他人的敬重, 而引來身外的功名富貴。 作為一個人, 若不知反躬內省, 從心而求, 而只好高騖遠, 祈求身外名利, 就算用盡心機, 也是兩頭落空。 佛說嗔、貪、癡都是禍, 只有放下這一切才是福。

聞謗而怒, 雖巧心力辯, 如春蠶作繭, 自取纏綿。

聞謗要若無其事。 要知道, 兩個人愈罵愈起勁。 如果一個人罵, 一個人不吭氣, 到最後他罵累了, 自然就不罵了。 旁觀的人會說:“某人有修養, 某人風度很差。 ”所以, 哪個人高, 哪個人低, 不就很清楚了。 不要跟人爭, 要保持好的友誼, 幫助別人, 成就自己, 這是做人的道理。 一切讒言, 愈辯愈黑, 不辯駁自然化解。

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我們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 如果總是用自己所擅長的能力讓別人不自在、不舒服, 甚至產生自卑、失去了不斷向上的勇氣和力量, 這就是“以己之長而蓋人”了.我們對他人的小善要多多鼓勵, 不要用自己的善良讓別人顯得不善良。 善行不能比較, 當我們用自己所謂的大善去比別人的小善時, 就已經不善了, 因為這樣的舉動讓別人的善心發揮不出來。

有的人可能能力比較強, 但不能因此讓別人感到難過、自慚形穢。

地之穢者多生物, 水之清者常無魚;餘好潔, 宜無子者一。

大地的確髒亂博雜的,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能生長出植物, 生長出五穀雜糧,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能夠給植物的生長提供養分,

如果大地是乾乾淨淨的, 那麼萬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等東西又從哪裡來呢?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 否則, 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 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人不改過, 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
不用遲疑, 不煩等待。

人在犯過之後不能夠改正, 大都因為得過且過, 退墮畏縮, 不能振作精神, 向上奮發的緣故。 了凡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兒, 了凡知道勇猛心的好處, 所以力勸兒子, 必須要把勇猛心生髮出來, 這樣改過才可能成功。

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恥,是人培養德行的基礎。人因聞過而耳赤面熱,故從耳,因羞愧乃心有所慚,故從心。倘若人一有惡念便生恥心;一行惡事就有愧感,又恥又恐,必會停止惡念惡行。知恥,人方區別於禽獸。

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恥,是人培養德行的基礎。人因聞過而耳赤面熱,故從耳,因羞愧乃心有所慚,故從心。倘若人一有惡念便生恥心;一行惡事就有愧感,又恥又恐,必會停止惡念惡行。知恥,人方區別於禽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