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600多分進“二本”,這些慘痛案例提醒家長切勿重蹈覆轍!

每年高考後, 常能看到因志願填報失誤導致考生落榜的新聞, 下面分享幾個案例, 用以提醒家長們提前準備志願填報的重要性,

小編也總結了幾個報志願的要點為大家提供參考。

案例1:高考600多分進“二本”

專家指導:等出分後再研究填志願太匆忙

2014年瀋陽有一名理科考生考了600多分, 但最終只進了一所二本公安院校。 高考之前這位考生的家長完全沒有瞭解過志願填報資訊, 出分後幾天亂選了幾所院校就填報了志願。 其實按這個分數, 完全可以報考中國刑警學院, 甚至可能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現在很多家長以為出分之後再開始研究報志願, 這是不對的。 家長們現在就要開始準備, 要選出20個左右的學校備選。 學生們自己也要有所打算, 先預估一下分數, 想學什麼專業、心儀哪些學校, “分合適, 不見得就是適合你的。 ”越早開始瞭解志願填報資訊,

高考結束後面對志願表越有底氣。

案例2:專業選錯 最終輟學複讀

專家指導:別為進名校胡亂選專業

曾經一名學生以挺高的分數考上天津大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但孩子不喜歡這個專業, 最終輟學複讀。


很多家長認為選專業只要考慮就業就好, 殊不知不考慮孩子興趣、性格就填報志願是把孩子往火坑裡推。 家長們高考之前必須搞清楚自己在志願填報上存在哪些誤區, 及時調整, 給孩子和自己最好的狀態。 孩子在學習, 家長也不能懈怠。

案例3:女生學工科 就業不樂觀

專家指導:女生儘量選有就業優勢的專業

在高校招聘會上發現, 很多工科專業女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 瀋陽某高校一名安全工程專業女生曾表示,

她所在班12名女生, 只有一個女生簽約成功, 還是借了男朋友的光。


建議家長在填報志願時, 一定要認清女性在一些職業上的優勢和長板, 在專業選擇上儘量選擇有就業優勢的專業。

案例4:只報北上廣 掉進“三批本”

專家指導:要結合成績報考適合院校

一名家長說:“兒子去年比本科一批控制線高了16分, 我們一心想讓孩子到北上廣, 本科一、二批次全部填了北京、上海、廣州的高校, 結果哪所院校也未投上檔。 最後孩子只好上了一所三本批次的獨立學院。 ”


對此專家表示, 不少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 熱衷於報考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或其他沿海開放地區院校, 其他城市的高校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從而使某一地區的高校錄取競爭更加激烈。 填報志願要理智, 要結合成績報考適合的院校。

以上都是真實案例!那麼, 現階段家長該做的就是了解志願填報的概念規則、認識所在省份的志願投檔方式、圈定孩子可考上的三個檔次的大學、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專業等。 小圈將從志願填報知識、選專業、選城市三方面介紹高考報考的正確思路。

從0開始學會志願填報

對於很多家長, 大概連報志願的基本規則和高考招錄方式都不瞭解, 這就很容易出現案例1的情況, 高考600多分進“二本”, 孩子辛苦學習這麼多年, 家長也不願看到最終栽在報考上吧?以下是志願填報需要瞭解的基本知識:

✦什麼是高考志願填報?

填報高考志願是指考生在選擇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與專業時,

按當地規定的形式向招生部門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決定所表達的書面意見, 一般採取填網上填報志願的形式。

✦高考志願填報的基本方式是什麼?

我國高考志願填報的基本方式大致分為三種:高考前的猜分填報志願、高考後的估分填報志願、知分填報志願。

不過, 目前我國各省皆採用知分填報志願的方式, 所謂知分填報志願(有的地方將其稱之為看分填報、出分填報或據分填報), 是指填報高考志願的時間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 即高考考試分數已經知道, 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資訊也已經知道, 考生可以綜合考慮上述情況填報高考志願。

✦高考錄取批次

分批次錄取既有利於不同類型高校招生,也有利於增加考生錄取機會。錄取批次越靠後,批次線也逐批降低,只要正確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順序的志願之間的關係,前批次如果不能錄取,後批次仍有機會。

❶ 提前批次本科錄取院校志願:自主選拔錄取合格考生,包括港校、中外合作大學等)、藝術特長生及高水準運動員志願(有的地方沒有單列);

❷ 本科一批次錄取院校志願:重點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次徵集志願;

❸ 本科二批次錄取院校志願:普通本科批次;本科二批次徵集志願;

❹ 本科三批次錄取院校志願:獨立院校和民辦本科批次;本科三批次徵集志願;

❺ 高職高專錄取院校志願:高職專科批次;高職高專批次徵集志願等。

說明:徵集志願是指在每批次第一志願錄取完成後,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佈院校招生缺額的計畫。考生可根據缺額計畫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徵集志願”,這樣使得第一志願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願的機會。

✦報考必知的“4條線”

錄控線/批次線/省控線: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高考成績水準和招生計畫,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錄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

各批次、各科類的批次線都會不同,科類一般常分為文史類、理工類、藝術類和體育類等,文史類和理工類又通常分為第一批次(重點本科批次)、第二批次(一般本科批次)、第三批次(獨立院校和民辦本科院校)、第四批次(高職專科院校)。

投檔線/調檔線/提檔線:院校投檔分數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畫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畫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8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畫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電腦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院校錄取分數線:各高等院校實際錄取的最低分數線。由於高校錄取時是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因此錄取線常常會高於提檔線,也可能等於提檔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畫招生30人,已投檔36份。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這錄取的第30位元考生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也稱學校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

專業錄取分數線:每所學校都設置有若干個專業;少則有20~30個專業,一般也有40~50個專業,多則有70~80個專業,有的甚至超過100個專業。學校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考生,實際上就是將考生確定在某個專業上。由於每一個專業的錄取都會自然形成錄取最高分、錄取最低分,通常將某個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稱之為專業錄取分數線,簡稱專業線。也就是學校招生有多少個專業就有多少條專業線。因此在若干條專業線中同樣會有最高分的專業線,或最低分的專業線;而通常又將最低分的專業線定之為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

選專業除了看興趣 更要看就業

首先需要讀懂各所高校招生宣傳材料中的專業介紹,專業介紹一般會涵蓋專業開設時間、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就業方向等幾大要素,這些內容對瞭解這個專業的基本情況十分重要。

✦開設時間

一個專業的開設時間可以看出該專業是否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是新開設的專業。有的專業介紹中會拿出一大段介紹專業的歷史,這往往顯示該校的這個專業有較深厚的辦學底蘊和較高的學術知名度。如果這個專業對開設歷史的介紹一筆帶過,說明該專業開設時間較短,還處於培育期,選擇該專業時就更要全面地考慮了。當然專業的開設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有時開設時間悠久的專業也會顯得缺少創新,新開設的專業可能是這所高校學科新的增長點,投入的資源較多,這需要考生綜合考察。

✦培養目標

一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決定了這個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要求,可以看出這個專業培養的是重基礎理論的,還是重實際應用的;培養的是寬口徑人才,還是技能型人才。考生可從培養目標中可以看出自己的志趣與該專業是否一致。如果一個專業的培養目標越具體,說明這個專業培養體系相對成熟,培養手段相對豐富。我們也可以看到有的專業培養目標僅僅羅列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規定的基本培養目標,說明該專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培養特色,該專業還處在發展摸索階段。

✦課程設置

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現了這個專業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也能間接看出這個專業的師資力量。一般而言,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包含了公共基礎課程、專業主幹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等方面,專業主幹課程包含了教育部列出的必修課程,含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往往能體現出該專業的辦學優勢和特色,如有的專業介紹中會體現全英語專業課程開設情況,有的專業會寫明開設拓展專業知識的專業選修課程數量和種類,這往往能反映出該專業的師資力量是否強大。考生也可以從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大體看出該專業本科四年主要的學習內容和培養方向,進而可以判斷該專業與個人的興趣和能力是否契合。

✦就業方向

一個專業的就業方向說明了該專業歷屆畢業生的就業品質和所從事職業的範圍。

如果考生選擇專業時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就業方向,這樣就能更快地明確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更好地適應職場生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專業由於一些高校重複開設、專業特色不鮮明等原因導致就業率較低,考生在選擇這類專業時就應三思後而行。有的專業介紹中顯示就業方向十分寬泛,畢業後繼續升學人數較多,甚至於絕大部分畢業生選擇了與本專業完全無關的職業,這些情況就值得考生和家長深思。

儘管有調查表明,目前某些地區畢業生找工作時專業對口率相對較低,但是如果一個專業的畢業生出現絕大部分“轉行”的現象,說明該專業培養的學生無法學以致用,市場已處於飽和狀態,這與該專業的培養目標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之外,考生和家長在閱讀專業介紹時還需留意該專業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情況、是否屬於重點學科、碩博士點的數量、招生人數的變化、授予學位門類、修業年限、是否高收費等情況,這些指標能客觀反映該專業的綜合實力,可以作為選擇專業的依據之一。尤其是有些專業介紹中會用百分比統計體現出來,兩相比較就可大致反映專業的建設水準。

中西部地區也有好學校

✦第1類城市:北京、上海。清華、北大超級穩,什麼榜單上基本都佔據前二。北京、上海兩座城市仍舊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巔峰,且優勢一直在擴大!在擴大!

✦第2類城市:在各種榜單中,中山大學後勁十足,蘇州大學各種黑馬!在江蘇、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的核心城市,這些城市財大氣粗,在高等教育發展上投入更多,自身城市對人才吸引力又極大。

✦第3類城市: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表現搶眼,作為西南人才最強吸引力的四川成都,已取代重慶,佔領西南高教絕對高地。

✦第4類城市:東北、西北曾經傳統教育強省,有衰落的趨勢。但這些城市的原985大學,傳統名校依舊可以持續關注。

✦高考錄取批次

分批次錄取既有利於不同類型高校招生,也有利於增加考生錄取機會。錄取批次越靠後,批次線也逐批降低,只要正確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順序的志願之間的關係,前批次如果不能錄取,後批次仍有機會。

❶ 提前批次本科錄取院校志願:自主選拔錄取合格考生,包括港校、中外合作大學等)、藝術特長生及高水準運動員志願(有的地方沒有單列);

❷ 本科一批次錄取院校志願:重點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次徵集志願;

❸ 本科二批次錄取院校志願:普通本科批次;本科二批次徵集志願;

❹ 本科三批次錄取院校志願:獨立院校和民辦本科批次;本科三批次徵集志願;

❺ 高職高專錄取院校志願:高職專科批次;高職高專批次徵集志願等。

說明:徵集志願是指在每批次第一志願錄取完成後,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佈院校招生缺額的計畫。考生可根據缺額計畫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徵集志願”,這樣使得第一志願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願的機會。

✦報考必知的“4條線”

錄控線/批次線/省控線: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高考成績水準和招生計畫,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錄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

各批次、各科類的批次線都會不同,科類一般常分為文史類、理工類、藝術類和體育類等,文史類和理工類又通常分為第一批次(重點本科批次)、第二批次(一般本科批次)、第三批次(獨立院校和民辦本科院校)、第四批次(高職專科院校)。

投檔線/調檔線/提檔線:院校投檔分數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畫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畫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8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畫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電腦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院校錄取分數線:各高等院校實際錄取的最低分數線。由於高校錄取時是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因此錄取線常常會高於提檔線,也可能等於提檔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畫招生30人,已投檔36份。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這錄取的第30位元考生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也稱學校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

專業錄取分數線:每所學校都設置有若干個專業;少則有20~30個專業,一般也有40~50個專業,多則有70~80個專業,有的甚至超過100個專業。學校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考生,實際上就是將考生確定在某個專業上。由於每一個專業的錄取都會自然形成錄取最高分、錄取最低分,通常將某個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稱之為專業錄取分數線,簡稱專業線。也就是學校招生有多少個專業就有多少條專業線。因此在若干條專業線中同樣會有最高分的專業線,或最低分的專業線;而通常又將最低分的專業線定之為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

選專業除了看興趣 更要看就業

首先需要讀懂各所高校招生宣傳材料中的專業介紹,專業介紹一般會涵蓋專業開設時間、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就業方向等幾大要素,這些內容對瞭解這個專業的基本情況十分重要。

✦開設時間

一個專業的開設時間可以看出該專業是否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是新開設的專業。有的專業介紹中會拿出一大段介紹專業的歷史,這往往顯示該校的這個專業有較深厚的辦學底蘊和較高的學術知名度。如果這個專業對開設歷史的介紹一筆帶過,說明該專業開設時間較短,還處於培育期,選擇該專業時就更要全面地考慮了。當然專業的開設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有時開設時間悠久的專業也會顯得缺少創新,新開設的專業可能是這所高校學科新的增長點,投入的資源較多,這需要考生綜合考察。

✦培養目標

一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決定了這個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要求,可以看出這個專業培養的是重基礎理論的,還是重實際應用的;培養的是寬口徑人才,還是技能型人才。考生可從培養目標中可以看出自己的志趣與該專業是否一致。如果一個專業的培養目標越具體,說明這個專業培養體系相對成熟,培養手段相對豐富。我們也可以看到有的專業培養目標僅僅羅列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規定的基本培養目標,說明該專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培養特色,該專業還處在發展摸索階段。

✦課程設置

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現了這個專業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也能間接看出這個專業的師資力量。一般而言,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包含了公共基礎課程、專業主幹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等方面,專業主幹課程包含了教育部列出的必修課程,含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往往能體現出該專業的辦學優勢和特色,如有的專業介紹中會體現全英語專業課程開設情況,有的專業會寫明開設拓展專業知識的專業選修課程數量和種類,這往往能反映出該專業的師資力量是否強大。考生也可以從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大體看出該專業本科四年主要的學習內容和培養方向,進而可以判斷該專業與個人的興趣和能力是否契合。

✦就業方向

一個專業的就業方向說明了該專業歷屆畢業生的就業品質和所從事職業的範圍。

如果考生選擇專業時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就業方向,這樣就能更快地明確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更好地適應職場生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專業由於一些高校重複開設、專業特色不鮮明等原因導致就業率較低,考生在選擇這類專業時就應三思後而行。有的專業介紹中顯示就業方向十分寬泛,畢業後繼續升學人數較多,甚至於絕大部分畢業生選擇了與本專業完全無關的職業,這些情況就值得考生和家長深思。

儘管有調查表明,目前某些地區畢業生找工作時專業對口率相對較低,但是如果一個專業的畢業生出現絕大部分“轉行”的現象,說明該專業培養的學生無法學以致用,市場已處於飽和狀態,這與該專業的培養目標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之外,考生和家長在閱讀專業介紹時還需留意該專業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情況、是否屬於重點學科、碩博士點的數量、招生人數的變化、授予學位門類、修業年限、是否高收費等情況,這些指標能客觀反映該專業的綜合實力,可以作為選擇專業的依據之一。尤其是有些專業介紹中會用百分比統計體現出來,兩相比較就可大致反映專業的建設水準。

中西部地區也有好學校

✦第1類城市:北京、上海。清華、北大超級穩,什麼榜單上基本都佔據前二。北京、上海兩座城市仍舊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巔峰,且優勢一直在擴大!在擴大!

✦第2類城市:在各種榜單中,中山大學後勁十足,蘇州大學各種黑馬!在江蘇、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的核心城市,這些城市財大氣粗,在高等教育發展上投入更多,自身城市對人才吸引力又極大。

✦第3類城市: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表現搶眼,作為西南人才最強吸引力的四川成都,已取代重慶,佔領西南高教絕對高地。

✦第4類城市:東北、西北曾經傳統教育強省,有衰落的趨勢。但這些城市的原985大學,傳統名校依舊可以持續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