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薛顛的龍形

細活小手是五行拳關鍵。 有李存義支系的傳人來訪, 其演示五行拳細活, 實則不非如此。 只是在傳承中各代傳人根據自己的特點所作的增改。 形意練不得法易出偏差, 萬萬不可自以為是擅自改動拳架。 練拳不當受的傷是醫家都束手無策的。

張師說:“咱這東西一輩子都用不上才好呢, 說明這一生你是太平的。 ”現在是法制社會, 打傷人要賠錢, 打死人要償命。 我曾多次因此賠錢, 無奈之舉。 高手每一拳都是致命的。 張師煉拳從不發勁, 既使教我勁法時, 也相當柔順。 只有一次, 我嘗到了張師的勁道, 那滋味真是回味終生。

柔勁過關方可入明勁。 薛顛的功架勢勢含有舒筋收筋, 旋筋擰骨, 潤筋養骨等多種功用, 如此煉功才有進鏡。

眾多習武者對司空見慣的“松”理解不夠, 有不明者, 有心知身不知者。 “松”是大學問, 千萬不要忽略。 “自以為是”是習武大忌, 要親自到過來人身上摸, 在明白人身上試, 才能真正將“松”功煉上身, 受其益。

樁功是密傳, 只有拜師才能學到。 張師教過一個煉功要竅, 可貫穿所有壯功與功架當中。 人剛躺下要睡覺時, 身體會自覺調整幾下。 同樣, 站樁也要周身內外微微調整, 達到非常舒適得勁的狀態, 如此站下去即可享受樁功。 打拳過程中也有這個微調, 只是一個在動態, 一個在靜態。 薛派武學傳播很少, 有人從此受益也算將薛派武學發揚光大了。

煉拳得時常有新鮮感, 不斷有提高才行。 我現在的拳學理解比兩年前要深入, 這裡沒有對錯, 都要經歷這個過程。

因習武而交的朋友感情會更深。 以前朋友要照片, 我就拿外出遊玩的留影給大家看, 有的說好, 這是朋友捧場, 真煉拳不會是這個樣子。

林師爺只繼承了薛顛的武功與丹道, 中醫方面略通梗概即因變故離開薛顛。 張師是祖傳中醫, 尤擅骨傷科, 如此也算三藝齊備, 沒有留下遺憾。 我隨張師學拳時, 他已退出武術圈多年, 在家自娛自樂, 至今還有不見外人的老習慣。 要不是兩家的交情, 我也無緣得此脈傳承。

隨師期間, 時常有人來拜師, 都是熟人介紹, 張師未收也指點了他們。 來人都有層次,

不是來學拳的, 只想請張師把自己的東西串起來得以昇華。 這不比串腕子, 是拔高的東西, 必須拜師才能受教。 張師為了不撥熟人面子, 略微點撥他們也有提高。

學拳到一定時候要找明白人把自己的東西串起來才行, 否則始終是小成就, 登不了大雅之堂。

薛傳形意起勢是面向正前方, 落勢是猴蹲身。 猴蹲身是樁法, 可激增周身氣血運行, 充實丹田, 達到神合, 意合, 精氣合的目的。

猴蹲身功架精義是三並兩合。 腳尖並, 腳跟並, 膝蓋並;肩要合住, 胯要合住。 脊背拔直, 不可弓彎。 兩臂團成圓。 如此才可形正, 氣順, 勁整。 站此樁時要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地煉, 能松脊柱生活力。

張師並非先教劈拳, 而是教的龍形。 薛顛管熊鷹合演叫“小形”,

龍形兩腳不離地, 是狸貓上樹接熊鷹合演的功架。 龍虎二形通任開督, 是入道修德法門。

薛顛得靈空師傳授後, 將重點放在龍虎二形上, 這不是姬際可的體系, 是形意的別傳。 龍形精義在於眼睛與手的配合, 眼注視隨手走是關鍵。 象形術的龍象有六法, 但把縮骨, 抖甲二勢煉通, 其餘皆不煉自明。 龍形狸貓上樹與龍象縮骨是束, 熊鷹合演與抖甲是展, 猴形也一直在束展上做文章。

象形術對筋骨功夫要求極高, 沒有過關練了也無收穫, 還會傷到身體。 這也算高起點高要求高成就吧。

五行拳的劈, 崩, 鑽, 炮, 橫各有它的妙處, 十二形每一形都有它的功用。 “全會則精”, 全部學到了, 自然融會貫通。 形意拳必須系統全面的學, 這樣才能一出手什麼都有。

未學完備也就帶不出來, 一輩子是上不了道的門外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