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趣說北京|關於隆福寺你只知道大火?它的另一件寶物也會讓你震撼不已!

點擊上方“首都之窗”可以訂閱哦!

提到隆福寺, 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那場大火。 一場大火過後, 這個在京城“火”了幾百年的著名商圈從此一蹶不振。

△ 隆福大廈被燒

現在的隆福寺, 除了地名還剩下些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 還要到北京古建築博物館裡去尋找答案。

在北京古建築博物館的太歲殿裡有一口精美的藻井, 它是國家一級文物, 也是古建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它並不是這裡原來的物件兒, 而是來自那座已經消失了隆福寺。

△ 清末時期的隆福寺

△ 東四人民市場售貨員列隊跑步

隆福寺始建於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時候, 隆福寺整個寺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後被拆除。 當時的一些文物工作者認為這個藻井的價值很高, 必須把它“落架保護”, 於是便將藻井拆了下來, 由於藻井體量巨大且安裝不便, 只得已構件的形式存放在北京西黃寺。

這一放就是十五年, 直到1991年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時, 這個藻井才得以重見天日。

藻井最下麵兩層懸吊於佛像所佔用的那間天花板之下, 而在一、二、三、五層上佈置有瓊樓玉宇的天上宮闕, 天宮下為彩繪的二十八星宿神像(即第四層與第二層壁板、天花), 宮闕裡有仙人天女, 都是精雕細琢而成, 表情神態極為細膩, 有和善安詳的, 有怒目圓瞪的, 有頷首微笑的, 有閉目養神的, 惟妙惟肖。

藻井的最上方是一幅星象圖, 存星1400顆, 據傳此圖是參照唐代一幅星象圖繪製。 在藻井週邊, 與室內天花板及藻井一、二層相平的為一正方形井枋, 其上彩雲繚繞中立著一個個神像, 而此間天花下(即藻井第三層四角)又有木雕四大天王支撐。

什麼沒看清?往下(上)看!

△ 正中圓形為藻井,其外為新作

△ 露出天花部分有兩層

△ 內部結構

△ 隆福寺萬善正覺殿藻井老照片,內側彩畫還保留完整,兩側雲托上還有供養人

△ 同角度對比,結構沒有變化

△ 藻井平面圖

頂部為古天文圖,天文圖兩側八塊隔板裡的彩畫已經消失。

這口藻井除了精美絕倫的木作工藝,位於頂部的天文圖則是另一大看點。

這幅星象圖成於明景泰四年(西元1453年)。天文圖用傳統蓋天畫法畫在正八角的藻井天花板上。板為正八角形,每邊長75.5釐米。板上裱糊一層粗布底襯,表面塗深藍色油膝。星象和有關聯線以及宮次、文字等用瀝粉貼金。圖中以半徑不等的幾個同心圓分別為示內、中、外規和重規,還有聯接內外和二十八宿距星的二十八條赤經線,但未標出黃道。最外輪廓線的半徑為八十七釐米,畫面稍有殘缺,現存星數一千四百二十七顆,屬《步天歌》系統。

經綜合分析,天文圖所據母本當是一份不晚于唐代的星圖,其中直書秦分野(古雍州)為京兆的,尚屬初見。

隆福寺天文圖作為一幅古老的星象抄本,十分珍貴,現藏北京天文館。

什麼沒看清?往下(上)看!

△ 正中圓形為藻井,其外為新作

△ 露出天花部分有兩層

△ 內部結構

△ 隆福寺萬善正覺殿藻井老照片,內側彩畫還保留完整,兩側雲托上還有供養人

△ 同角度對比,結構沒有變化

△ 藻井平面圖

頂部為古天文圖,天文圖兩側八塊隔板裡的彩畫已經消失。

這口藻井除了精美絕倫的木作工藝,位於頂部的天文圖則是另一大看點。

這幅星象圖成於明景泰四年(西元1453年)。天文圖用傳統蓋天畫法畫在正八角的藻井天花板上。板為正八角形,每邊長75.5釐米。板上裱糊一層粗布底襯,表面塗深藍色油膝。星象和有關聯線以及宮次、文字等用瀝粉貼金。圖中以半徑不等的幾個同心圓分別為示內、中、外規和重規,還有聯接內外和二十八宿距星的二十八條赤經線,但未標出黃道。最外輪廓線的半徑為八十七釐米,畫面稍有殘缺,現存星數一千四百二十七顆,屬《步天歌》系統。

經綜合分析,天文圖所據母本當是一份不晚于唐代的星圖,其中直書秦分野(古雍州)為京兆的,尚屬初見。

隆福寺天文圖作為一幅古老的星象抄本,十分珍貴,現藏北京天文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